进出口业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进出口业务英文名称:ImportandExportTradeOperation学时与学分:72学时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外贸英语函电适应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进出口业务,也称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国际货物买卖过程的实际业务,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综合应用专业基础课程,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国际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的综合运用。
进出口业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目标,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贸易适用的有关法律与惯例和国际货物买卖过程的各种实际运作,总结进出口贸易实践中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习惯和做法,学会在进出口业务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贸易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做到与国际接轨。
二、课程基本要求1.要理论联系实际。
要以国际贸易基本原理和国家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思想,将先行课程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在本课程中加以具体运用,以便将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2.要注意业务同法律及惯例的联系。
必须注意有选择地学习国内外有关的法律法规、国际条约以及国际贸易惯例。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和步骤,而履行合同既是一种商业行为,又是一种法律行为,处理1履约当中的争议实际上是解决法律纠纷问题。
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求从实践和法律两个侧面来研究与教学本课程的内容。
3.要与国际接轨。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相继制定了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各种规则,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托收统一规则》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这些规则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公认的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它被人们普遍接受和经常使用,并成为国际贸易界从业人员遵守的行为准则。
在学习本课程时,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并学会灵活运用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方式和习惯做法,以利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
4.要坚持与时俱进。
国际政治、经济与贸易形势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特别是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做法必须与国际接轨。
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当前国际贸易的运作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前国际贸易实务的最新做法和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的最新发展,不断地更新和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使之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客观需要相适应。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为保证教学效果,可以结合实例讲解。
在教学形式建议上,可以采用自学、小组学习、面授辅导、答疑、讨论、课程研讨等。
四、教学时数安排本课程总时数为72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下表。
章节课程内容课时分配理论案例或小计实训导论学科概述22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8412第二章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426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448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448第五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426第六章国际货款的收付6612第七章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426仲裁第八章交易磋商和合同的订立4 4 8第九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2 2 4共计4230 72五、教学内容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教学目标]贸易术语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国际商会《2000通则》解释的13种贸易术语、特别是一些主要贸易术语的含义、特点及其运用。
[教学重点]《2000通则》的适用范围;FOB、CFR、CIF、FCA、CPT、CIP的含义;装运合同;象征性交货;贸易术语的变形。
[教学难点]FOB、CFR、CIF的异同点以及与FCA、CPT、CIP的区别;各组贸易术语的总结;贸易术语的选用。
[教学内容]国际货物买卖适用的法律和惯例、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货物买卖的一般程序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贸易术语的含义和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讲述贸易术语的含义与作用;与贸易术语有关的三种国际贸易惯例,重点讲述《2000通则》。
第二节六种主要的国际贸易术语讲述适用于海上运输或内河运输的贸易术语:FOB、CFR、CIF的含义以及使用时注意的问题;讲述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的贸易术语:FCA、CPT、CIP的含义以及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其他贸易术语学习国际商会《2000通则》解释的EXW、FAS、DAF、DES、DEQ、DDU、DDP等七种贸易术语的含义以及注意问题。
第四节贸易术语的运用在实际业务中,买卖双方都希望选用对自身有利的贸易术语。
因此,要根据形势、任务和政策的要求,结合我方的经营意图,充分考虑运输条件和货源情况,运价动态、港口因素与风险程度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
第二章合同的品名、品质、数量与包装[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买卖合同中订立品质条款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掌握数量条款的订立方法,学习包装条款包含的基本内容,从总体上把握关于商品的一般描述。
[教学重点]表示品质方法的合理选用、运输标志、溢短装条款、中性包装。
[教学难点]《公约》对数量条款的相关规定。
[教学内容]第一节合同的品名列明合同标的物的意义、品名条款、注意事项。
第二节商品的质量表示品质的方法、品质条款的规定、注意事项。
第三节商品的数量数量条款的意义、计量单位与方法、数量条款、注意事项。
第四节商品的包装包装的意义、运输包装、销售包装、中性包装、包装条款、注意事项。
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教学目标]本章主要讲述国际货物运输采用的几种运输方式,合同中的装运条款如何拟订,以及如何运用好有关装运单据,重点讲述海洋运输方式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海运方式及其有关单据、条款;班轮运费的计算。
[教学难点]海运提单的性质、种类、《UCP500》对分批装运和装运的规定。
[教学内容]第一节:运输方式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和大陆桥运输、其他运输。
第二节:装运条款装运时间、装运港/目的港、分批装运和转运、装运通知、滞期速遣条款、OCP条款。
第三节:运输单据海运提单、海运单、铁路运输单据、航空运单、多式联运单据、邮政收据。
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教学目标]本章主要讲述海运货物保险承保的范围,我国海运货物保险的险别与条款及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实务等内容。
[教学重点] 海运货物保险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保险金额的确定;保险险别的选择。
[教学内容]第一节:保险概述保险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海运货物保险承保的范围保障的风险、损失和费用。
第三节: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基本险别(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附加险别(一般附加险别、特殊附加险别)、仓至仓条款。
5第四节:伦敦保险协会海运货物保险条款伦敦保险协会海运货物保险条款的种类,其中重点学习ICC(A)、ICC(B)、ICC(C)。
第五节:其他运输方式下的货运保险陆运货物险、空运货物险、邮包运输险。
第六节: 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实务投保险别的选择、保险金额的确定、保险费的计算、保险单的填制、赔偿金额的计算和保险条款的拟订。
第五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掌握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基本原则、计价货币的选用和买卖合同中价格条款的规定方法以及佣金、折扣的计价和支付等知识。
[教学重点]加强成本核算的几个指标的计算、价格换算、佣金和折扣的计算。
[教学难点]计价货币的选择。
[教学内容]第一节:价格的掌握作价原则、影响价格的因素、成本核算指标、价格换算。
第二节:作价方法固定作价法、非固定作价法、价格调整条款。
第三节:计价货币的选择第四节:佣金和折扣的运用佣金和折扣的定义、表示方法、计算方法、支付方法。
第五节:价格条款单价条款的四部分内容、拟订价格条款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国际货款的收付[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货款收付的各种方式及其特点与做法以及货款结算方面的基本知识。
学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支付条款的规定方法。
[教学重点]汇票、信用证、国际保理、各种支付方式的结合使用。
[教学难点]可转让信用证、信用证的三个重要期限之间的关系、假远期信用证。
[教学内容]第一节:支付工具汇票、本票、支票。
第二节:汇付与托收含义、当事人、种类、特点、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合同相应条款、相关惯例。
第三节:信用证定义、作用、特点、当事人、主要内容、开立形式、种类、相关惯例、信用证支付条款。
第四节:银行保函含义、性质、当事人、主要内容、种类。
第五节:国际保理含义、当事人、基本程序和特点。
第六节:各种支付方式的选用信用证与汇付结合、信用证与托收结合、托收与备用信用证或银行保证书结合、汇付、托收、信用证三结合、分期付款、延期付款及其区别。
第七章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的规定方法和有关的知识。
[教学重点]检验时间和地点的选择、索赔对象的确定、索赔条款的拟订、不可抗力事件的判断、仲裁协议的形式和作用、仲裁裁决的效力。
[教学难点]不可抗力的界定。
[教学内容]第一节货物的检验检验的意义、合同检验条款(检验时间地点、检验机构、检验证书、检验标准)。
第二节索赔索赔的意义、合同索赔条款(异议与索赔条款、罚金或违约金条款)。
第三节不可抗力不可抗力的含义、不可抗力条款(性质与范围、不可抗力事件处理、不可抗力事件的通知和证明)。
第四节仲裁解决争议的方式、仲裁协议的形式和作用、仲裁条款(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仲裁规则、仲裁裁决效力、仲裁费用负担)。
第八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订[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般交易磋商的主要环节及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教学重点]发盘和接受环节的构成要件、生效时间、能否撤回或撤销。
[教学难点]《公约》对发盘和接受的相关规定。
[教学内容]第一节:交易磋商与谈判交易磋商的形式、内容、原则、方法。
第二节: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步骤询盘、发盘、还盘、接受。
第三节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合同生效的要件合同成立的时间、合同生效的要件。
第四节合同的形式及其基本内容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基本内容。
第九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本章教学掌握进出口合同履行的各环节的内容和做法;主要结汇单据的缮制。
[教学重点]信用证的审核要点、修改信用证的注意事项、出口结汇的几种做法、主要结汇单据的制作。
[教学难点]信用证金额的审核、出口押汇。
[教学内容]第一节:出口合同的履行备货、报验、催证、审证、改证、办理货运、报关、投保、信用证项下制单结汇。
第二节:进口合同的履行开立信用证、派船接运货物、投保货运险、审单和付汇、报关、纳税、验收和拨交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