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素质练习题一至三章(答案版):1.“师者,人之楷模也”,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鲜明的示范性B.独特的复杂性C.特殊的复杂性D.显效的长期性2.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A.只在本校适用B.只在本地区适用C.在全国范围适用D.在外国也适用3.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

A.爱国守法B.教书育人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4.我国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应该是( )。

A.实现自我价值B.发展素质C.提高能力D.以人为本5.教师职业道德和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的区别标志是( )。

A.敬业爱业B.清正廉洁C.为人师表D.团结协作6.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崇尚科学精神,潜心钻研业务,用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这说明教师要树立的职业道德是()。

A.终身学习B.爱岗就业C.为人师表D.教书育人7.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

A.爱学生B.爱工作C.爱学校D.爱教育事业8.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

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9.学校是否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A.可以B.不可以C.特别情况可以D.经批准可以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根据该纲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B.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C.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惠普性,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D.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11.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

A.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C.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12.因校舍使用不当或失修,造成房屋倒塌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应追究()。

A.刑事法律责任B.民事法律责任C.行政法律责任D.违宪法律责任13.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B.生命健康权C.人格尊严权D.受教育权14.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

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15.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

A.以人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B. 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主体C. 以升学为最终目的 D. 升学是为了就业1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B. 交往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17.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我国制定了义务教育法,制定该法的根据是()。

A. 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B.宪法和教育法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18.某县要修水电站,县政府下发文件要求每个公职人员都要参加电站集资。

某镇学校校长按照文件要求,在发工资之前,从每位教职工的工资中扣除了文件规定上交的集资款。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校长违反了国家要求的不得对学校和教师乱摊派的规定B.校长侵犯了教职工的获取劳动报酬权C.校长办事积极果断,工作能力强D.校长侵犯了教职工的个人财产自主权19.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关注()。

A.每一位学生B.单亲家庭学生C. 优秀学生D.智障学生20.教师的师德修养,要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必须付诸于()。

A.实践B.交往C.思考D. 学习21.下列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的是()。

A.学校应当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C.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D.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22.我国《教育法》第10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这体现了教育法的()。

A.平等性原则B. 方向性原则C.公益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对象是()。

A.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B.中小学学生班主任和管理人员C.民办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D.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24.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A.中等教育B.幼儿教育C.高等教育D.义务教育2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8周岁的公民B.未满16周岁的公民C.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公民D.未满14周岁的公民26. 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

A.《宪法》B. 《义务教育法》C.《教师法》D.《教育法》27.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时间是()。

A.1985年B. 1993年C.1995年D.1999年28.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是()。

A.职业道德素养B. 能力素养C.知识素养D.学历素养29.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法律保证是()。

A.《义务教育法》B.《教育法》C.《宪法》D.《职业教育法》30.我国的《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C.1993 年D.1999年3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主体性、示范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 复杂性、创造性32.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具有的特征是()。

A.强制性B.普遍性C. 广泛性D.全民性33.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缺点,私拆学生信件等,这是因为学生享有()。

A.隐私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 身心健康权34.陶行知先生有一个著名的教育信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它体现了教师的素养是()。

A. 崇高的职业道德B.文化科学知识C.过硬的教学基本功D. 教育理论知识35.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

A. 听说能力B.读写能力C.创新能力D.交往能力36.下列不属于学生的受教育权的是()。

A.隐私权B.学习权C. 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D.公正评价权37.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A.公正评价权B.名誉权和荣誉权C.隐私权D. 人格尊严权38.唐代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

这说明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以身作则,为人师表C.师爱D.职业信念39.不属于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A.严谨治学B.爱岗敬业C.热爱学生D.依法执教40.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义务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终身教育41.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D.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42. 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法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教师资格条例》43.教师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A.授业解惑者角色B.示范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44.学校不得让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

A.身心健康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隐私权45.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A.教育教学权B.管理学生权C.科研活动权D.参加进修权46.终身教育是( )。

A.古代教育的特点B.中世纪教育的特点C.近代教育的特点D.现代教育的特点47.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基础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专业教育48.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是()。

A.受教育权B. 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49.素质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A.情感发展B.认识发展C.个性发展D.意志发展50.下列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A.选举权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身D.人身自由权二、材料分析题1.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准时到校参加早读。

某班班主任教师在班级中强调了该纪律,可是第二天仍有许多学生迟到,看到这一情况,班主任下令让迟到的学生在走廊罚站,次日,再也没有一个学生迟到。

还有一次,一位男同学老是不肯做作业,每次问他为什么,总都有原因,上次他说忘了,这次又说没买,下次他会说作业本没带。

这样几个星期下来,班主任发火了,不仅让学生在办公室反思了一小时,还要学生写下保证书,最后对学生说:“下次再不交作业,甭来上课。

”该学生这才有所收敛。

问题:请从有关师德要求分析该班主任的做法,并提出合理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

【参考答案】本材料反映了以罚代教的教育方法。

这明显违反了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中关于“对待学生”的相应规定,即规则层面,如不准以任何借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加罚与违反纪律无关的任务等。

这位教师的做法在我们的身边也常有出现。

面对那些顽皮学生,教师们无计可施。

只得用“罚站”、“威胁”来对付他们。

取得的效果看似有效,其实学生并非真正地接受,他们是敢怒而不敢言。

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位教师的处理方法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背道而驰。

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要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师应该采用“说理”教育来对待那些顽皮学生。

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心平气和地找那些学生谈心。

尊重学生的人格。

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多付出一点爱,多花时间在他们身上。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时,他们会改正缺点,努力做得更好。

2.某初中学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邻座学习,班主任老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遂联系其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

因此,班主任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学生选择了自动退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