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二)大市场理论 大市场理论,是分析共同市场成立与效益的理论。共同市场的目
的就是要把那些被保护主义分割的小市场统一起来,结成一个大市场 。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大批量生产等方面的利益。其核心 为:共同市场导致大市场扩大,促进成员竞争,达到资源合理配置, 获得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大众消费增加,社会福利水平 提高。
2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3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国 家或地区之间,为实现彼此在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 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而达成的逐步取消有关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协定,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起松 散的超国家经济联合体或紧密的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即将单独(一国 )的经济体整合为较大(多国联合)的经济体的一种状态或过程。
(四)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是研究和分析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一体化时应该考虑
的政治、经济、机构等因素的理论。
1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五)整体验证论 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 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同时也引起世界经济学家的关注, 他们总结现有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成绩与问题,并提出验证地区经济一体化 的成效方法。主要包括:地区经济一体化中的实绩与存在的问题;检验地 区经济一体化协议是否成功的方法。
(4)其他效果(Other Effect)。它是从其他不同角度分析关税同盟给参与 者所带来的效应。包括:减少行政支出、抑制走私、增强与同盟国对外谈判 的实力。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2、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又称次级效果(Secondary Effect),主要是指关 税同盟对成员国就业、产出、国民收入、国际收支和物价水平等方面的 积极影响。
7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与形式
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它壁垒,同 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起对外的统一关税率。这无疑意味着各国在 制订关税过程中要让渡出一部分国家主权,但这种形式简化了同盟内部的商品流 通,并使同盟在国际关税谈判中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来与其他国家讨价还价,从而开 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成员国之间对生产要素流动限制,使得不仅 商品可以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而且生产要素也可以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这就发展到了共同市场这一层次。
27
各大洲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6 、 拉 丁 美 洲 经 济 体 系 (Latin American Economic System, LAES/ SELA),有成员国28个:阿根廷、巴巴多斯、巴哈马、巴拉圭、巴拿马、 伯利兹、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哥斯 达黎加、格林纳达、古巴、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 、萨尔瓦多、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危地马拉、委内瑞拉、乌拉圭 、牙买加和智利。1975年10月17日组成。
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与形式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 1、联盟(Union);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 3、集团(Group); 4、共同体(Community) ; 5、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 6、经济同盟(Economic Market) ; 7、组织(Organization) ; 8、协定(Agreement) ; 9、协会(Association) ; 10、理事会(council) ; 11、紧密关系(Closer Economic Relations)
1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三)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两个(或多个)国家的资本、劳动禀赋比率没有多大差别
,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协议分工的对象商品在哪个国家都能 生产的情况下,在成本递减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经济一体化的大市场来 实现规模经济,在相互竞争的各国之间扩大分工和贸易,也能达到贸易创造效 果的目标。
22
有重大影响的区域经贸集团
四、东盟共同体 东盟共同体是在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马来西亚 、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 和柬埔寨10国组成。
23
各大洲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24
各大洲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欧洲的区域贸易协定 1、比荷卢经济联盟 (Union Economic Benelux) ,成员:比利时、荷兰和 卢森堡3国,1960年11月1日成立。 2、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EFTA),成员有4个 :冰岛、挪威、瑞士和列支敦士登,1960年1月4日设立。 3、波罗的海国家(Baltic Countries),成员: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1991年组建。 4、维谢格拉德集团(Visegrad Group),成员为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 牙利,1991年2月15日成立。
8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与形式
5、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 所谓经济同盟,是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成员国之间逐步废除经济政策上 的差异,制订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向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 段迈进。 6 、 政 治 经 济 同 盟 (Political and Economic Union) 或 完 全 经 济 一 体 化 (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 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成员国建立起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 完全统一各国的财政、货币和经济政策,使用共同货币,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 取同一立场,如欧盟。
16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静动态态效理果论
静 动态效 理果 论
17
第四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二节 有重大影响的 区域经贸集团(一)
18
有重大影响的区域经贸集团
19
有重大影响的区域经贸集团
一、澳新更紧密经济关系贸易协定
《澳新更紧密经济关系贸易协定》(Australia New Zealand Closer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Agreement,简称ANZCERTA 或CER)是澳大 利亚和新西兰签定的协定,于1983年1月1日 生效。它是在1965年《澳新 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后经多次修订和补充,基本实现了 货物、服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促使两国经济逐步走上一体化道路 。《澳新紧密经济关系协定》也被誉为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双边自由贸 易协定。
第四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 式;有重大影响的区域经贸集团
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发展模式与趋势 、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 贸易的影响。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有重大影响的区域经贸集团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及与WTO的关系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2)贸易转移效果(Trade Diverting Effect)。它是指关税同盟建立前,关 税同盟国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建立 后,关税同盟国该项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
(3)贸易扩大效果(Trade Expansion Effect)。关税同盟成立后,关税同盟 各国的产品价格均比成立前低,因此,产品的需求弹性大,对产品的需求就 会增加,这种需求的增加能使关税同盟国产品进口数量增加。
25
各大洲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美洲的区域贸易协定 1、安第斯共同体 (Andean Community),成员: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 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成立于1969年5月,原名安第斯集团。 2、南方共同市场(South American Common Market,MERCOSUR)又称为 南锥体共同市场,成员: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4国,1995年1月1日 成立。 3、南美国家共同体(South American Community of Nations,CSN),由5 个安第斯共同体成员国和4个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以及智利、圭亚那和苏里 南共12个南美国家于2004年12月8日组成。
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与形式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6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与形式
1、优惠性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 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在优惠性贸易安排各成员 国间,通过协定或其它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优惠关税。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它是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 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实行区内商品的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它对自由 贸易区以外其他国家的贸易限制,象征国家经济主权的海关也依然存在。
28
各大洲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7 、 加勒 比共同体和 共 同 市 场 (Caribbean Community and Common Market,CARICOM)成员共15个: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 伯利兹、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圭亚那、圣卢西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 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蒙特塞拉特、苏里南、海地、 牙买加。1973年8月1日正式建立。
9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与形式
10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一)关税同盟理论 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 (1)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on Effect)。它是指关税同盟建立后,在比 较优势基础上使生产更加专门化,某个成员的一些国内生产品被其他生产成本 更低的产品所取代,由于区域贸易安排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成员国企 业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配置资源,享受规范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更好地发挥 比较优势,从而获得分工深化带来的效率提高,区内贸易将由此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