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的合理用药
模块五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
妊娠期妇女的药动学特点
1.吸收
➢妊娠反应、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口服药物吸收减少
➢受孕激素、雌激素的影响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弱酸性药物如水杨酸类等的吸收减少,弱碱性药物的吸收增加;➢肠蠕动减慢、减弱口服药物的吸收减慢,达峰时间延长,生物利用度下降
➢肺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增加吸入性药物的吸收增加
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明显增加
药物经胎盘向胎儿分布
血浆容积增加血浆蛋白生理性低下
蛋白结合部位被占据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给药后血药浓度低于非妊娠妇女游离药物浓度增加
孕激素浓度增加肝微粒体酶活性增强某些药物在肝脏的代谢增加
心排血量和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药物经肾脏的排出加快(尤其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或其代谢产物)
妊娠晚期和妊娠高血压患者肾血流量减少药物经肾排泄减慢减少,在体内蓄积
胎儿的药动学特点
1.吸收
➢胎盘屏障(大多数药物)
➢羊水肠道循环(药物由羊膜转运进入羊水,胎儿吞饮羊水吸收药物;从胎尿排入羊水的药物和代谢产物,也可随胎儿吞饮羊水重吸收)
➢药物较多分布至肝脏具有肝脏毒性的药物影响明显
➢脑组织尚未成熟,血脑屏障功能差药物透过性高中枢神经系统易受影响
➢胎儿血浆蛋白结合率明显低于母体游离型药物相对增多,药物作用增强
药酶活性低对药物代谢能力较差某些药物在胎儿体内的血药浓度高于母体
➢主要通过将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经胎盘返运回母体,由母体消除。
➢药物在体内代谢形成极性大的水溶性物质,较难通过胎盘屏障,而在胎儿体内蓄积引起中毒。
药物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分级标准
妊娠期妇女用药原则
➢1. 妊娠期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和适应症尽量避免妊娠早期(妊娠3个月)用药,并提醒孕妇不要自行用药。
➢2. 根据孕周大小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尽量单一、小剂量用药,避免联合用药和长期大量用药;优先选择疗效确切、对孕妇及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慎用新药;参照FDA药物危险等级分类,避免使用C、D类药物。
➢3. 应用可能对胎儿有害的药物时,应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用药需采取前瞻性预防措施,若病情急需应用对胎儿肯定有危害的药物,应先终止妊娠后再用药。
哺乳期用药原则
➢1. 权衡利弊,慎重选药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母亲和婴儿危害和影响小的药物。
疗程不宜过长、剂量不宜过大,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2. 防止蓄积,适时哺乳避免在乳母血药浓度高峰期间哺乳,可在乳母用药前、血药浓度较低时段哺乳。
避免使用长效药物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尽量选用短效药物,以单剂量疗法代替多剂量疗法。
➢3. 药物有害时应暂停哺乳
思考
➢整理总结临床常用药物的妊娠危险性等级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