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施工组织总体规划及安排1.1 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1.1.1编制说明1.1.1.1编制依据⑴xx站房工程总承包管理及土建、水电安装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招标答疑文件;⑵xx站房工程地质勘探报告;⑶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对工程施工提出的有关要求;⑷我国现行的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及质量评定标准;⑸施工图中有关规定及选用的标准图;⑹国家、铁道部、湖北省、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现行的有关规定;⑺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准要求和规定;⑻有关的各项技术性文件;⑼我国现行的有关机具设备和材料的施工要求和标准;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⑾《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⑿《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1.1.2编制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针对xx站房施工特点,慎重安排施工方案,加强施工安全控制,确保施工安全。
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积极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强过程控制,进行目标管理,确保创优质工程。
综合考虑各工点工程规模、施工条件及各专业工程施工的特点,合理安排工期,尽量减少气候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工期目标。
统筹兼顾各专业工程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
优化施工网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坚持永临结合原则,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
1.1.2工程概况1.1.2.1工程说明xx站为一个综合工程,主要包括主站房,无站台柱雨棚,还包括上述区间内路基、桥梁,动车段及相关配套工程。
xx站及其相关工程是武广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主要承担起京广客运专线A、B类列车始发终到通过作业,泸汉蓉快速通道(麻城方向)部分B类列车始发终到,泸汉蓉快速通道与长沙方向A、B类列车通过作业,以及郑州九江方向普通列车通过作业和市郊列车作业。
xx站为新建铁路客运站,位于xx市青山区杨春湖东侧容家下咀附近。
xx站东侧紧靠城市三环快速路、西距城市内环线徐东路7.5km、南距中北路(规划)0.85km、北距武青三干道1.4km,至xx三镇中心分别为距汉口循礼门17km、距武昌洪山广场12km、距汉阳钟家村22km。
设专线、普速两个车场,客运专线车场南端设有衔接九江方向的跨线车联络线及衔接xx动车段的动车组行车线,xx站接客车到发线20条(含兼作到发线的4条正线)、站台11座,其中客运专线车场设到发线15条,(有效长700m)、旅客站台8座,普通车场设到发线5条(有效长度650)、旅客站台3座。
xx站总用地面积1270亩,建筑设计实施主站房建筑面积94771m2,无站台柱雨棚面积107124m2。
xx站站场轨顶设计标高31.25m,站台层与广场之间有10米左右的高差,车站站场采用了全高架形式。
结合站场的高架布置形式,采取“上进下出”和“下进下出”相结合的设计构思,将车站分为高架层、站台层、地面层三个层面。
站台层距地面层10.25米,距高架层楼面8米左右。
(1)+18.000m——高架层设有进站厅,服务区及候车厅。
站房内部功能围绕中央核心空间层层展开,高架层为客运专线旅客的入口层,围绕30多米净高的中央大厅,依次设置绿色进站通道、服务空间、候车大厅和走道空间。
两侧视野开阔,直达湖面景区。
在该层局部之上(+24.000标高)还设有少量餐饮和商业服务空间。
(2)+10.250m——站台层该层位于地面与高架层的之间,东西基本站台两侧设有售票、贵宾候车室,同时与西侧的斜坡广场相连。
在广场上巧妙地化解站房与广场的较大的落差,旅客可以轻松通过斜坡广场到达站台层。
贵宾车辆也可直接到达基本站台。
(3)3.500—快速进站通和贵宾专用通道层:此层平时为部分持票的地铁人流和地面人流的快速进站通道,旅客从地面层上至3.5米标高处,通过楼扶梯到达专线车场的各个站台。
需要时可封闭其中一个通道的地面入口,作为贵宾进出站的专用通道。
(4)±0.000—地面层:到达厅及去往城市交通与区域交通的换乘区。
旅客从站台层下到出站厅,检票后进入出站广场,从这里可以便捷地到达公交、长途车站,搭乘出租车,换乘地铁,或前往社会车辆停车场。
(5)-6.000 —地铁站台层:地铁4号、5号线站台出站广场中部为地铁站厅,地铁站台层设于-6.00m的地下一层。
地铁车站采用侧岛侧式站台方案,站台有效长均为100m,4号线进站与5号线出站共同使用中央岛式站台,4号线出站、5号线进站分别使用南北两侧式站台。
4号线与5号线两线之间的换乘客流较小,主要换乘客流是与铁路之间的换乘客流。
5号线下行客流与4号线上行客流换乘客流通过岛式站台实现同站台换乘,其它换乘客流通过共用地面站厅进行换乘。
(6)+24.00——夹层:为旅客提供方便服务和供旅客休闲,观景的区域。
(7)充分利用高架层与大屋顶之间的空间,在两者之间设局部夹层,主要功能为快餐厅,咖啡厅,茶座,以及一些休闲娱乐设施。
并且为旅客提供了一个眺望观景的平台。
同时丰富了中央大厅的空间层次。
1.1.2.2建筑设计说明:针对发展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的要求, xx站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及玻璃维护结构。
(1)外墙:根据位置不同分别采用金属饰面板和石材墙面。
玻璃幕墙一般采用中空LOW-E玻璃,局部可采用夹胶和镀膜玻璃,幕墙形式根据站房立面分别为明框、半隐框、隐框和点式玻璃幕墙。
(2)内墙:大空间内的隔断采用通透的安全玻璃,小房间采用轻质内隔墙。
(3)屋面采用钢结构屋面,根据站房造型要求采用新型金属屋面材料,达到美观、实用、经济、耐久等要求。
(4)门窗一般采用彩色铝合金窗或彩钢窗,有特殊需要的可采用特殊门窗。
(5)内装修与结构及空间形式相协调,推广采用环保型的现代新型材料。
内墙面:根据需要采用金属板、乳胶漆和面砖。
楼地面:站房楼地面与室内装修相协调,广厅、候车厅、进出站厅采用花岗石楼地面或橡胶地板,其他材料采用地砖等材料。
窗台:采用人造大理石窗台板。
踢脚:高度150mm,材料同楼地面。
顶棚:站房公共空间内采用金属板吊顶、矿棉板吊顶或乳胶漆顶棚。
(6)室外工程:散水:混凝土散水1000mm宽。
台阶:站房主入口采用防滑石材。
坡道:采用天然石材防滑坡道。
屋面排水:采用新型的虹吸式排水技术。
1.1.2.3结构设计说明:(1)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概述1)轨道支撑结构车站轨道层由双线铁路箱梁和站台板构成,这些混凝土结构由混凝土桥墩和混凝土桥台支撑。
混凝土桥墩包括两种主要形式:A 型桥墩承受铁路轨道部分、站台以及屋面荷载。
B型桥墩仅承受混凝土桥面和站台部分荷载。
站台全部为独立结构,支撑在混凝土箱梁上。
车站共有20条铁路线路和11个站台。
站台长度基本为450米,宽度为12米(其中有3座站台长度为550米,宽度为13米)。
两条有碴轨道线路构成一组,铺设在双线预应力箱梁上。
轨道与站台典型截面图见“图1.1.2-1轨道及站台典型截面”1.1.2-1轨道及站台典型截面承担屋面结构荷载的所有钢柱设在每组线路的两条轨道之间。
2)xx站高架桥桥梁结构两条轨道线路构成一组,由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形成的桥梁承担。
所有桥梁都为直线桥。
除中间3跨(32 m 、48 m 、32 m)为连续拱梁外,其余均为简支箱梁。
连续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跨度不同,使得关键部位的梁截面高度减小。
xx站高架桥所有(梁)结构均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连续梁及箱梁均为现浇。
箱梁横截面采用半圆或者半椭圆形式。
支座全部采用氯丁橡胶支座。
某些方向的氯丁橡胶支座为固定支座。
对于固定支座,氯丁橡胶板通过焊在钢板上的连接块与两块钢板形成一个整体。
横向或纵向力全部通过支座传至桥墩的顶部。
3)站台支撑结构站台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沿支座线布设纵向电缆盒。
站台底面为普通的正弦曲线形式。
站台结构搭在承载轨道的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上,因此,弯曲变形为横向变形。
支座全部采用氯丁橡胶支座。
站台开洞形成台阶时,没开洞部分仍为连续梁,和轨道线路形成整体。
所有站台结构均可预制。
4)桥墩桥墩主要有二种形式:A型桥墩支撑混凝土梁及屋面钢结构:A1承受屋面主拱荷载A2承受屋面次拱荷载B型桥墩:B型桥墩不承受屋面钢结构荷载。
5)桥台桥台围墙高度约9 m,墙厚约为1 m。
6)候车室两层候车室均采用焊接的钢格栅结构。
楼板为复合压型钢板结构(混凝土厚度10 cm)。
最大尺寸约22 m x 18 m。
钢结构必须刷防火漆(安全级别1小时),如防火级别要求更高,则须喷涂防火涂料(安全级别2小时)。
7)主要结构用材料的选择主要材料:梁部预应力混凝土及封锚混凝土标号C50,管道压浆采用M40标号水泥浆;纵向预应力索采用19-7φ5钢绞线,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真空压浆。
拱肋及桥墩均采用C50钢筋混凝土结构。
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钢索张拉控制应力小于0.75fpk,徐变影响按老化理论计算。
基础采用桩基础。
A混凝土箱型梁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跨度36米,高度2.80米,须采用18根19 T 15(19 股,每股15线)钢筋束,所需预应力总荷载约为7600吨。
混凝土内最大应力约10 MPa (SLS 条件) 。
采用UIC 加载模型对36米跨度梁加载时,跨中最大挠度为9.2毫米。
根据EN1990 A2规范,列车以时速200 km/h行使时,极限允(2)建筑钢结构设计概述屋顶由两部分组成:主厅和站台雨蓬,主厅主要有候车室、售票厅和服务(餐饮设施),上覆一个隔热的外饰面,站台雨蓬是开敞的,仅上部有遮阳及防雨作用。
1)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由5个主拱和2x5x4=40个半拱(次拱)组成,拱都有V 形支架与屋面结构连接。
中央大厅由5个跨度不同的主拱支承。
最大的跨度为116m,最小的跨度为80m。
拱都有支架与次级结构连接。
2)翼结构翼结构由半拱和立柱(直径750mm)及V形支架支承(锥形直径500~200mm)。
半拱和立柱与铁路桥的混凝土结构连接,柱有5排,三排平行,两排斜交,半拱及支柱均固定在高架桥墩上。
四列半拱结构互相连接,力通过一个立柱传递,这样形成了一个框架,受力状况类似一个较强的三角稳定结构。
这种布置使结构具有很强的刚度来抵抗平行于股道方向的水平荷载,而V形支架也可以抵抗水平力。
大厅主拱结构与夹层不发生联系,板上的开洞使拱可以下穿两个楼层而不与之连接。
3)屋面结构屋顶面积约137000 平方米。
整个屋盖由中央主拱壳及两侧翼形结构构成,中央主拱壳由5榀拱(最大跨度116m)及拱间双层网壳结构构成。
翼形结构屋盖根据设计同样采用双层网壳结构,网格设对角斜撑以保证网壳刚度。
单层拱壳利用建筑造型,在垂直于股道方向形成拱,以保证60m跨度的实现及结构抗侧能力的提高。
在屋盖和翼形结构连接处,屋盖主拱与翼形结构半拱相互连接,保证屋盖结构的连续性以提高结构刚度并使荷载可靠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