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研究”报告

“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研究”报告

“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研究”报告
本学期我课题组在学困生课题研究工作中,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并执行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措施,有利地推动了研究工作的开展。

一、学困生转化实施步骤
(1)调查摸底选出转化对象。

先在班级认真做好调查核实工作,按对“学困生”的届定拟出其名单。

个别谈话,进行家访,详细了解其家庭、经济、社会关系情况;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学生的行为习惯、个性差异状况。

对“学困生”有一个全面立体的了解,以便确定恰当的阶段转化目标。

(3)转化方式因人而异。

对“学困生”的转化,因其对象的差异和多样性,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转化措施,不能搞一刀切的办法。

关键是教师要能够以情投入、以情换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达到预期的转化目标。

二、研究过程注重叙事研究法,抓好教师转化工作的过程管理
学困生转化课题研究工作中,加强了对教师转化工作的跟踪,期初找对象,制订计划,每个月要上交与学困生谈话记录,转化工作情况的汇报,其中包括取得的成果,下一步拟采取的转化措施等。

期末有案例分析材料和总结。

三、课题转化工作的成效及思考
目前课题研究工作走上了有序、常态、科学的轨道。

从学生方面看,目前涉及重点转化的学生十多人,在这些学生中,有的通过转化在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有了较大转变,这些学生虽
然在学习成绩上并不理想,但思想转变大。

有的学生尚在跟踪观察中。

这段时间来学校校风学风在不断好转,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在转化工作中,抓住学困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和目标,分层教育。

这些经验,总的说来在以下方面最为实出:(一)情感教育,关心爱护,无私奉献。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辅相成。

定期做好家访,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三)掌握学困生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通过努力,学困生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学困生赵聪聪、张佳顺、赵仁凯等同学学习散漫,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经常漏做或忘带,不与老师同学交流,偏科厌学,学习成绩一般。

通过本阶段的帮扶转化,鼓励他们,不时发现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学习上老师对他们课外辅导,现在他们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等,
四、课题研究反思
在持续学困生课题研究中,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凝聚着我们的心血。

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在课题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如
1、学困生转化成绩不均衡
2、学困生转化工作开展时间短,对于长期落后的学生赶上来
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的是个案研究,在研究报告中如何运用这些个案研究案例,成为我们感到困惑的问题。

4、语文教师大多兼任班主任,日常教学工作非常繁忙,如何处理好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我们要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从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意义、方法策略两方面入手,帮助教师尽快提高认识,掌握方法,自觉地把语文学困生转化工作有重点地、持续地开展下去。

五、下阶段工作思路
随着研究氛围的浓厚,教师研究能力的增强,今后的研究工作主要是:
1、积极发展课题成员的素质。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要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课题组成员能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来,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促进教师思想深层次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让课题研究处于蓬勃向上的局面。

2、积极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在原有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自己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适当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使自己对课题的研究目的逐步明朗,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3、专题性案例收集。

当我们对“研究的内容”有所突破的时候,需要整理与收集。

争取分类总结出研究的成果,以便推广运用。

最后重申,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好,在每一个年段都没有学困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