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力衰竭
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其心力衰竭症状往往由一些 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所诱发
1 .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最重要)、感染 性心内膜炎
2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最常见)
三、代偿机制
Frank-Starling机制 心肌肥厚 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一) Frank-Starling机制
即增加心脏的前负荷,使回心血量↑,心室 舒张末期容积↑,从而增加心排血量
的舒缩功能不全。 原发性心肌损害 心脏负荷过重
(一)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最为常见(心肌缺血和/
或心肌梗死 ) 2.心肌炎和心肌病: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
心肌病最为常见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
(二)心脏负荷过重 1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
第二章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学习要点
掌握慢性心衰的基本病因、诱因。 掌握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熟悉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 了解慢性心衰常用的辅助检查
定义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是各种心 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 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按病程:急性(acute)心衰、慢性(chronic)心衰 按功能:收缩性(systolic)心衰、舒张性(diastolic)
心衰
第一节 慢性心衰
(chronic heart failure )
【病因】
一、基本病因 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
衰竭。 心力衰竭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障碍,也就是心肌
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 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
机理: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 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 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 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 脏排血量下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
见于:高血压 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瓣狭窄
左心室收缩期射血 阻力↑
心室腔扩张 压力增高
心房压 静脉压
LVEDP>18mmHg时 肺充血的症状和体征
(二)心肌肥厚
心脏后负荷增高
心肌肥厚 心肌收
缩力↑,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正常心排血量
(可无心衰症状)。
心力衰竭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 的被动性充血故又称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
心功能不全(心功能障碍)与心力衰竭的区别: 前者的概念更广泛,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 称为心力衰竭;而有心功能不全者,不一定是心 力衰竭
【心衰的类型】
按解剖:左心衰(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右 心衰( 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和全心衰( both side failure)
体循环的途径:动脉血 从左心室→主动脉→各 级动脉分支→全身各部 毛细血管→静脉血经各 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和冠状窦→右心房
肺循环的途径:静脉血 从右心室→肺动脉干及 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 →动脉血经肺静脉→左 心房
பைடு நூலகம்
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 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 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 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 现
右心室收缩期射血 阻力↑
2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① 心脏瓣膜关闭不 全,血液反流;② 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 性心血管病;③ 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 增多的疾病 。
机理: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 腔代偿性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尚 能维持正常,但超过一定限度心 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即出现失 代偿表现。
基本病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
缺血性心肌损害 心肌炎和心肌病
代谢障碍性心肌损害
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
容量负荷(前负荷)
病因
二、诱因 感染: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心律失常:最常见最重要的是心房颤动 血容量增加:摄入钠盐过多,输液过多、过速 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妊娠后期及分娩过程 治疗不当:如不恰当停用洋地黄药物或降压药等 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5. 何时实施RoHS?
欧盟将在2006年7月1日实施RoHS,届时使用或含有重金属以及多溴 二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等阻燃剂的电气电子产品将不允许进入欧盟 市场。
6. RoHS具体涉及那些产品?
RoHS针对所有生产过程中以及原材料中可能含有上述六种有害物质 的电气电子产品,主要包括: 白家电,如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空 调,吸尘器,热水器等,黑家电,如音频、视频产品,DVD,CD,电视 接收机,IT产品,数码产品,通信产品等;电动工具,电动电子玩具医疗 电气设备.
少数:心肌收缩力及心排血量正常, 但左心室充盈压异常增高→肺静脉回 流受阻→肺循环淤血。常见于冠心病 和高心病的早期或原发性肥厚型心肌 病,称为舒张期心力衰竭
欧盟EUP环保指令 继WEEE、RoHS指令之后,欧盟另一项主要针对能耗的技术壁垒指令——“用
能源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EUP指令)又将实施。欧盟要求各成员国最迟在 2007年8月11日前制定对相关产品的具体化要求并转化为本国法规,以确保EUP生 态化设计指令得以有效运作。 该指令首次将生命周期理念引入产品设计环节中,旨在从源头入手,在产品的设计、 制造、使用、维护、回收、后期处理这一周期内,对用能源产品提出环保要求,全 方位监控产品对 环境的影响,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十余类相关产品出口受阻EUP指令所涵盖的产品 范围非常广泛。按欧盟EUP指令条文内容所示,原则上包括所有投放市场的用能源 产品,生成、转换及计量这些能源的产品(不包括运输工具);以及用于装入用能 源产品中、并在市场上独立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的部件。产品消耗的能源包括电能、 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待指令生效后,欧盟委员会将对暖气与热水设备、 电动马达系统、家庭与服务业的照明设备、家用电器、家庭与服务业的办公室设备、 通风与空调设备等作出环境化设计的实施方法,涵盖产品所含的原材料、生产方式、 使用方式(包括耗水耗能情况)、产品寿命以及产品报废时的处理方法或可以循环 再造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