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经济开发区2018年工作计划2018年,开发区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项目强县、环境立县”战略部署和“四个翻番”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引领,环境带动,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区,加快跻身省级经济开发区第一方阵”的目标定位,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带动、机制推动、镇区联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招大引强,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精心培育和打造装备制造、健康两大产业,确保年内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总产值62.9,同比增长11%,财政总收入3.015亿元,同比增长36.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0%的任务目标。
一、高标定位,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一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全部工作的灵魂,叫响“局局都是招商局、人人都是招商员”的口号,深入推进“产业招商、精准招商、人才招商、载体招商和环境招商”五大招商模式,迅速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热潮。
二是重点围绕装备制造、健康两大产业,兼顾其他大项目、好项目,实施“2+1”产业发展带动,着力引进一批关联性强、成长性好、规模和效益具有突出优势的产业企业,加快形成集群效应,全力打造装备制造和健康两大特色产业园区。
三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踏石留印的决心,全力以赴,精准发力,力争年内引进过5亿元项目3个,完成招商引资额30亿元。
二、创新驱动,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
一是积极对接行
业高端高新技术发展需求,引进和建设产业发展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进一步增强源头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转移转化的功能优势,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特色鲜明的产业链。
二是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引进优秀人才或团队,打造双创发展的人才队伍。
三是引导重点企业立足自主创新,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逐步向智能化、信息化、多元化方向迈进,适度扩产增效,强筋壮骨,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辐射能力和产业发展带动能力。
三、创新管理,实现体制机制新突破。
一是积极探索开发区体制创新,逐步理顺开发区内部管理体制,保障开发区以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为主的核心职能高效运行。
二是尝试建立精简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逐步打开开发区面向社会实行特岗特薪、特职特聘专业高层次人才的门径,以改革创新激发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是建立项目推进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提高项目落地行政审批效率。
四是严格执行项目评估机制和准入机制,促进绿色生态发展。
四、强力推动,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
一是牢固树立“全区上下一盘棋,凝心聚力抓项目”的思想意识,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推进,推进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的要求,深入实施“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建立重点项目管理台账,挂号督办,销号落实,为项目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确保投资1.6亿元的闽轩制品、投资3.4亿元的瀚禹交通设施开工建设、投产达产;宏欣科技顺利开工;
皖江基业健康产业园、上海富华创业高档遮阳板、医技保健研发转促基地等项目落地开工,沐泽药业、朗润建材市场、时代纸业等项目年内投产达效。
五、多措并举,实现资源盘活新突破。
一是积极推行“腾笼换鸟”工程,全力盘活闲置资源。
通过发展转型、重新开发等方式对天成纺织、明达油脂、赢亨管材、新惠置业等闲置项目进行盘活。
二是对力丰、盟威等“僵尸企业”,在做好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依法合规、科学合理处置,并帮助解决困难,恢复生机、重启发展。
三是对低端产业进行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实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
四是整合闲置土地资源,重新规划调整,为新项目入驻和发展腾出空间。
六、筑巢引凤,实现发展环境新突破。
一是政策环境。
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对成长性好、拉动作用强的项目,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二是发展环境。
坚决杜绝“三高两低”型项目入驻,打造绿色循环低碳的优越发展环境。
三是产业环境。
全力培植龙头企业,形成产业优势,吸引关联项目和配套产业落户。
四是基础设施环境。
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增强项目承载能力。
五是服务环境。
全力打造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营造起亲商、留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七、镇区共建,实现发展模式新突破。
深化开发区“镇区合作,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乡镇发展空间不足、配套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
对镇(街道)无力承载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以“飞地经济”模式,引进落户到
开发区。
在平台建设、用地指标、项目落地、产业发展、企业服务等方面为镇区共建项目提供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
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制定适合惠民发展实际的政策措施,以共享的理念,开放的心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镇区协同发展、健康发展、快速发展。
八、强化责任,实现风险防控新突破。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以零容忍、严执法的态度坚决查处各类事故及隐患,确保开发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持续加大环保整治力度,坚决杜绝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强化监管,依法依规用地,杜绝土地违建;加强对企业资金运行的安全管控,对辖区内企业,尤其是联保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动态摸排和定期调度,配合县金融办对“风险”企业进行提醒约谈,严防“担保链”断裂及局部风险扩大,为企业健康运行提供“红线”预警。
九、强基固本,实现党的建设新突破。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增强政治担当,永葆政治本色。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全覆盖、活动开展全覆盖、作用发挥全覆盖“三个全覆盖”。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机制,汇聚起
开发区实现大跨越、大发展新的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