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 A.所拥有的人口总体B.进人法定劳动年龄的人口总和 C .具有现实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D .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们 的总称 2.人力资源的素质构成包括( )。 A.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B.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素质 C.经验知识和科技知识D.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 3.从广义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内所有( )共同的工作。 A.人事工作者B.员工C.管理者D.工会工作者 4.劳动力资源的法定劳动年龄是指进人()。 A.男16一60岁B.女18一50岁C.男18一60岁D.男18一55岁 5.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 A.弗雷德里克· W· 泰罗 B.赫伯特· A· 西蒙 C.哈罗德· 孔茨 D.舒勒
1. 科学管理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19世纪 末~20世纪30年代)
法约尔的人力资源管理。法约尔(Fayul)是古 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管理理论主要 包含在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一书中。在他提出的经营的六种职能、管理的五 种因素和十四条管理原则中,就涉及许多对人的 管理思想。
1.3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1.3.1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 理理论,对旅游人力资源的取得、整合、调控等 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以实现旅游企业 的目标。因此,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旅游企 业目标的一种手段。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是以人的价值观为中心 ,为处理人与人、人与工作、人与组织以及人与 环境的互动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1.古典经济学中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
马歇尔作为19世纪末英国著名的 经济学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集大成者。他在经济理论中正式 提出人的能力因素,认为“生产 的发动机是两样东西:一个是知 识,一个是组织,而不是土地和 种子”。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 理》一书中考察生产因素时,与 以前的经济学家不同之点,在于 除土地、劳动、资本三个因素外 ,提出应将人的健康程度、产业 训练问题与人的素质考虑进来。
3. 管理科学阶段中的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 60年代到70年代)
( 1 )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 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即要求行动方案能以总体的最少消 耗获得总体的最大经济效益。 ( 2 )使衡量各项活动效果的标准定量化,并借助于数 学模型描述事物的现状及发展规律,找出最优的实施方案 ,摒弃单凭经验和直觉确定经营目标与方针的做法。 ( 3 )依靠电子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组织经营范围的 扩大、决策问题的复杂化、方案选择的定量化,都要求及 时处理大量数据和提供准确信息,而这些只有借助计算机 才能做到。 ( 4 )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如系统论 、信息论、控制论,以及运筹学、概率论等数学方法或数 学模型。
本章小结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生产、营销、财务管理等一样,同为 组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管理职能。基于这一认识,我们 对微观人力资源管理下一个定义: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 ,把得到的人力整合到组织中而融为一体,保持和激励他们 对本组织的忠诚与积极性,控制他们的工作绩效并做相应的 调整,尽量开发他们的潜能,以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样 的一些活动、职能、责任和过程就是微观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 对旅游人力资源的取得、整合、调控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 管理活动,以实现旅游企业的目标。 我国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处于上升趋势的 旅游企业人工成本;旅游企业高水平的管理人才资源供不应 求;对人力资源重使用轻开发;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开发和 潜能开发;人才高消费与人力低凑合并行;员工培训效果不 理想。
1.1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
1.人力资源的概念 (1)人力货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 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2)这一能力要能对财富的创造起贡献作用,成 为财富形成的来源。 (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 组织”既可以大到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小到 一个企业或单位。这里的“能够”既含有社会现 实条件允许组织利用这一能力的意思,又含有这 一能力“愿意”被利用和值得被利用的意思。 (4)人力资源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
2. 马克思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观点
1
2 3
• 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关 于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 马克思论述了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可以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 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力的价值构成理论。
1.2.2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看人力资源管理 的发展演变
1. 科学管理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19世纪末~ 20世纪30年代) (1)泰罗的人力资源管理。 倡导劳资双方的“合作”,通过提高劳动生产 率使双方均能获益。 倡导管理人员与工人的分工明确,权责分明。 提出工作定额原理。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以鼓励工人完成较 高的工作定额。 按科学的方法选择和培养工人。
1.古典经济学中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
李嘉图非常明确地强调了人的 劳动是创造价值以及使价值增 值的源泉,比较细致地分析了 人们的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 差别,论述了复杂劳动可以创 造更高的价值。虽然李嘉图未 直接涉及人力资本的问题,但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本质上反 映的是人们在个人才能上的差 异,实质是有关人力资本的问 题。
1.1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
2.人力资源的特征
生成过程的时代性
开发对象的能动性 使用过程的实效性 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特殊的资本性 独特的增值性
1.1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
1.1.2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把得到的人力整合到 组织中而融为一体,保持和激励他们对本组织的 忠诚与积极性,控制他们的工作绩效并做相应的 调整,尽量开发他们的潜能,以支持组织目标的 实现,这样的一些活动、职能、责任和过程就是 微观人力资源管理。
第1 章 旅游人力资源 管理概述
学习目标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熟悉人力资源的含义。 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掌握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掌握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互联网阅读
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条 管理理念:人为本, 制为纲,效为先 第五条 人才理念:唯德唯贤 ,唯能唯绩 第六条 团队理念:沟通关爱 ,承责感恩
1.1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
1.1.2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保持 激励 控制 调整
获取
整合
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环节
1.1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
计划 控制 组织
领导
人事
五大管理职能
1.1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1.人力资源规划。 2.人员吸收与保持 3.培训与开发 4.绩效管理 5.薪酬与福利管理 6.安全与健康 7.劳动关系和员工关系管理
1.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2.1 早期人力资本理论 1.古典经济学中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
亚当·斯密继承和发展了配第劳 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同时明确提出 了劳动技巧的熟练程度和判断能力 的强弱必然要制约人的劳动能力与 水平,而技巧的熟练程度是需要经 过教育培训才能获得的,教育培训 又需要花费时间和付出学费,因而 人获得的技巧与才能是可以得到补 偿并获取利润的。亚当·斯密的观 点可以说是最早关于人力投资的思 想,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 践意义。
管理实训
【实训过程设计】 (1)指导教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阅读案例。 ( 2 )将全班同学平均分成小组,按每组 4-6 人 进行讨论。实训组根据背景资料进行讨论和设计 方案。 (3)根据“背景资料”讨论你所在地区旅游人 力资源需求状况? (4)各实训组对本次实训进行总结和点评,参 照“课业范例”撰写作为最终成果的《实训报告 》。 (5)指导教师对小组讨论过程和发言内容 进行评价总结,并讲解本案例的分析结论。
4. 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中的人力资源管理(20 世纪70年代以来)
管理中的人性观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再度向社会人 及自我实现人假设转变。这样,人本主义的管理 思潮便成为此阶段的主流。 这一时期有关人性假设的理论是以超Y理论为根 据的。超Y理论也称为“复杂人”假设理论,它 是针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假设而提出 的一种人性假设。它认为人是复杂的,人的差别 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时间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会 有不同的行为、动机和需求。这一理论与管理的 权变理论是密切相关的。
1.3.2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 一种科 学化的 管理 • 一种全 过程的 管理
4
3
1
2
• 一种系 统性的 管理
• 一种全 员性的 管理
1.3.2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标准 化
定量 化
科学化 管理
制度 化
程序 化
1.4 中国旅游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
1.4.1 中国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服务人员比较年轻
员工流动率较高
工作时间较长
服务人员服务压力大 培训实用且方式多样 需求波动对员工规划影响大
1.4.2中国旅游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 问题
1.需求缺口大
7.加剧对高 素质管理人 才的竞争
2.结构分布 失衡
6.人员流动 频繁
3.从业人员再 教育和培训机 制不健全
5.对旅游企业 管理的认识不 够到位
1.2.2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看人力资源管 理的发展演变
2. 行为科学阶段中的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 30~60年代) (1)人际关系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2)行为科学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
梅奥根据霍桑试验
要以人为中心,要在激励人的积极性上下工 夫。 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金钱的需要外 ,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 生产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工 作态度,即士气,而态度或士气又与个人家庭、 社会生活和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密切相关。 组织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非正 式组织,即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抱有 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