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复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专题复习
本章知识结构
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二、汽化和液化 三、熔化和凝固
四、升华和凝华
五、水循环
(一)温度及温度计
温度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1、温度
单位: 摄氏度 , 符号:℃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
温
度
计
摄氏温度 的规定: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水滴也会 小冰晶.凝云固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
后,降落到地面上,这就形成了雨.
实验复习
1.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用的办法有: ①._给__烧__杯__加__盖_________ ②._适__当__减__小__水__量_______ ③._用__热__水__代__替__冷__水_____
2、图甲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汽化 方式
蒸发 沸腾
概念: 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进行 的平缓的汽化现象
特点: 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蒸
发
1、液体的温度
影响
蒸发 因素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 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吸热
沸点: 液体沸腾的温度
沸 液体沸腾的条件: 1、温度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
使用前观察: 量程和分度值
温
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度 计
选: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的 使 用
使用
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在被 测液体中
读:读数时视线与玻璃柱液面齐平
取:取出温度计,整理器材
3、体温计
量程: 35℃~42℃ 分度值: 0.1℃
注意: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将玻 璃管内水银甩回玻璃泡,如果没有将水银甩回玻 璃泡就用来测病人的体温,读数值只升不降。
(1)这块冰的初温是_-_1_0__℃,熔点是_0__℃; (2)加热__1___min后,冰开始熔化;
(3)加热3 min时,物质的状态是__固__液共存态 _;
(4)熔化过程需要___8__min; (5)经过1__2_._5_min,温度升高到20 ℃.
3、升华和凝华
升华
概念: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特点: 升华吸热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经典试题
写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名称
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的形成——液化 2、雾的形成—— 液化 3、露的形成—— 液化 4、霜的形成—— 凝华 5、用久日光灯管变黑—— 先升华后凝华 6、冰镇啤酒瓶“冒汗”— 液化 —7、用久的电灯的灯丝变细—— 升华 8、冬季窗户玻璃上结有冰花 —— 凝华
腾 液体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
液体沸腾图像
t。
B
C
A
时间
概念: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液
化
降低温度
方式
压缩体积
1、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 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____水__蒸__发_吸的热缘故;
2、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吱吱”响 声并且看到水面冒出“白气”。在此过程中,水 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汽是化 液和化 。
⑴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 B 铁
圈。 ⑵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 乙所示,由此可知,水的
沸点是 99 ℃。
(3)水的声音在沸腾前 较大 ,沸腾时 较小 (选较 大或较小),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
(4)当水温升到91℃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得 到下表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得水沸腾时的温度 是 99 ℃,当时的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小 于”、“等于”)标准大气压。
3、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 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 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 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 加压 的方法将 其变为液态的.
5.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 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 热时:[B ]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凝华
概念: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特点: 凝华放热
问题讨论
1、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有时会出现水雾,有 时又会出现冰花,你能解释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吗? 它们是出现在玻璃窗的哪一面?
2、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 衣服最 后也会干,这是冰发生( 升华)的缘故。
3、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并且灯泡内壁变黑,这是因为 钨丝发生了(升华和凝华)现象。
固
2、继续放热
晶体凝固时的特点: 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温
温
度
度
晶体熔化曲线 时间
温 度
晶体凝固曲线 时间 温 度
时间 非晶体熔化曲线
非晶体凝固曲线 时间
1、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房间里, 冰 不能 熔化 (填“能”或“不能”)
2、萘的熔点为80℃,80℃的萘处于( D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景,正确描述水沸腾现象的
是( C )
2、熔化和凝固
概念: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
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概念: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凝 晶体凝固的条件: 1、温度达到凝固点
4、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
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
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么这两支
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C )
A、37.5℃、37.5℃ B、37℃、38℃
C、37.5℃、38℃
D、37℃、37.5℃
(二)物态变化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B. b图线
C. c图线
D. d图线
再见
(7)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水 不能 (选填 “能”、“不能”)继续沸腾,结合上面的实验现 象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 达到沸_点__,__继__续__吸__热_____。
(8)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 关系如下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 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 是( C ) A. a图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99
(5)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象.
• 6)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 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前4min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经典考题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
做法中正确的是 ( C )
2、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_1_6___℃ . 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3_5_._9__℃.
3、在实验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
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D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4.俗语说“霜前冷,雪后寒”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 。
(三)、水循环
华 放热 凝固 放热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汽化变为水蒸气;
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
的 小水液滴化,有的 成小凝冰华晶,形成云.云中的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3、晶体吸热,其温度( C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在晒粮食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粮食摊开且放在 通风和阳光充足的地方?
5.如北方的冬天,气温常在0℃以下,菜窖里 放几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冻坏,这是为什么?
6、如图所示,是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 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
9、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 先升华后液化 10、冰棒冒“白气”——液化 11、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先汽化后液化 12、冰棒纸上结的“霜”——凝华 13、衣箱中的樟脑球日久变小了—— 升华 14、湿衣服变干—— 汽化
15、冰棒含在嘴中变成糖水—— 熔化
1、汽化和液化
概念: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