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这件事,我做对了

这件事,我做对了

作文题:这件事,我做对了
要求:1.写成一篇字数600字左右的记叙文,线索清晰,叙事完整,内容充实。

2.写出“我”对这件事的认识、判断、制定恰当的过程。

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例文1:这件事,我做对了】
面对身旁一声声的辱骂,一阵阵的冷嘲热讽,一句句刺心的话语......但我,始终相信,这件事我做对了!
他,是以为年有八十的老爷爷。

他的身边,总少不了一根木棍。

他每天都持着这根木棍,在那块“宝地”里寻找他想要的"宝藏”。

他是谁?他就是可怜的捡垃圾的老爷爷!
一天早晨,阳光明媚,我的心情特别的好。

刚好我是值日生。

我提着垃圾桶,走到了垃圾池旁,把垃圾倒进了臭烘烘的垃圾池里。

那位年迈八十的老爷爷刚弯下腰想捡起废瓶子,突然被他身旁的看似五十岁的老伯
推到一边,抢走了瓶子。

看到此况,我恼怒了,瞪了几眼那位老伯。

我扶起老爷爷,对他说:“你没事吧?”老爷爷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亲切的对我说:“没事,谢谢你哦!”我又看看那位老伯,他似乎很得意,我心想:老伯手脚那么利索,怎么能和老爷爷抢呢!真是的!不行,我得帮帮老爷爷才行!心动不如行动。

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立马跨进那个小垃圾池里,捡起几个瓶子,递给老爷爷,老爷爷的眼睛红了,嘴里不停的说:“谢谢……"虽然我白色的校服被弄脏了,身体也有点臭味,但是我的心十分暖和。

我直起腰,看看老伯,他那恐怖的眼神吓了我一跳,我眼直直的瞪着我。

正在这时候,一位同学提着垃圾走了过来,捂着鼻子,十分厌恶的说:“哎呀!臭死了!臭死了!”我瞄了瞄她,不满地说:“臭就别来啊!”那女的似乎也火了,指着我说:“你以为你是谁啊,在这里做好事哦,想得个什么什么奖么?是不是还想要老师、同学、校长的夸奖啊?哈哈……想都别想啊!做梦!你还真是个三好学生哦,我好敬佩你哦!哈哈!……”我听了心里有
种说不出来的愤怒,真想和她闹得天翻地覆,争得你死我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嘴巴好像被502胶水粘住了似的,怎么也张不开。

我的脸红了起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委屈。

我红着脸往往身旁走过的同学,只看见大家对我指指点点,嘲笑我,骂我,讨论我,我的心一下子比冰还要凉!天空不知道什么时候飘来了几朵乌云,仿佛也在嘲笑我的行为。

我就是不明白,我的行为真的错吗?帮助一个人,有罪吗?这时候,老爷爷望着我,很焦虑。

我知道,他在为我着急,我就对他说:“没事!”但是,我从他的面孔中,看到的只有焦虑和慈爱。

我还是不顾身旁人,弯下腰。

继续帮老爷爷捡瓶子。

我的眼睛湿润了,但是我无怨无悔!
……
坐在窗旁,蔚蓝的天空出现了老爷爷慈祥的脸庞,会想当天,我还是认为,这件事,我做对了!
例文2:这件事,我做对了
雨还在下着,打在窗沿上发出了阵阵凌乱“啪嗒”声。

天上的乌云低低地压着,使人喘不过气来。

“怎么写”,我自言自语地嘟哝着,“这件事,哪件事啊”。

我望着试卷上的作文题,一筹莫展。

这是作业的最后一道题目了,做完就可以闪人了,可是怎么也想不到如何下笔,脑子似乎在此时空白了,平时的“满腹经纶”和“侃侃而谈”,在最需要的时候都自己放假出外旅游了。

别急,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还有最后的一张王牌——网络,于是我迅速地打开了电脑,可当我的手刚触摸到“小老鼠”的时候,我又犹豫了,“网上的应该都被COPY 过了吧”,我挣扎着从电脑桌上离开回到了写字台,本子上还是那个题目,灰蒙蒙的天空还是下着淅沥的小雨。

我信手撩过了一本离写字台不远的杂志,随意地翻阅着,仿佛已经把写作文的事忘却了一般。

哈,《一件事》一个醒目的标
题出现在了我的眼帘,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也太巧了吧,就是它了,可算是解脱了。

可是,转念之间,我突然认识到这是在抄袭呀,和作弊一样的性质,这样可耻的事情,我实在是难下手。

算了,别动这门子心思吧,别为了一篇作文,砸了自己的牌坊。

我闭上了眼睛,痛苦着,思索着,煎熬着,心想就是挤滋油渣也得挤出一篇作文来啊,当我重新睁开眼睛,诱惑再一次撩动了我躁动的心,我又重新捡起了刚被丢弃的杂志,心想就一次,过把瘾吧,这本杂志那么旧了,没人会揭穿的……。

不,我不能,我简直要爆炸了,抄袭已经不是简单的智商问题了,它是一种人格的侮辱,写作文是来陶冶情操的,就像泡茶是来享受的,它得讲究“茶道”,我如何能用别人泡过的茶叶来诠释我的“道”呢,用这样的茶叶泡出的茶,不仅不会香,而且喝了还恶心。

想到如此地步,我的心终于自定下来了,正所谓“受佛之加持,得自心自情清净”。

天空的小雨仍然在下,此时我觉得这小雨下的是如此的可爱,我哼着小曲儿,有了
一种如释重负的超然,手中的小茶已经泡好,杯口腾腾的轻雾向房间的四周飘散,香气溢满了整个房间……
《这件事我做对了》作文指导
写作《这件事我做对了》之前,学生首先进行审题。

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有“这件事”“、我”、“做对”三个点,一般来说对于前两个关键词的理解“写一件事”、“主人公是我”不会出现分歧和异议。

问题出在题目的后半部分,我们对于“做对”这个词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大量司空见惯的题材扑面涌来。

比如竞选班团干部,开始犹豫不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全情投入并获得竞选成功,最后得出结论:这件事我做对了;比如考试中间最好的朋友向我求救,是告诉他答案还是断然拒绝?又比如公车让座,让还是不让,这是个问题,最后我选择了让……上述例子当然都能体现“我做对了”
这一主题,然而类似的题材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写的很多,已经烂熟于心,但很难写出新意,很少有学生能够对“我做对了”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他们仅仅满足于写一件事,能够做到把这件事叙述清楚,而这也肯定是显而易见的大家公认的“对”的事,但是缺乏深刻的思考和讨论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