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这件事我做对了

这件事我做对了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任何正确的做法都被人认可的,但只要你问心无愧,也就无所谓了。

记得在寒假的一天里,我要去姥姥家。

一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忽然,一个小男孩从路边向路中心走,到了路中心,他便停了下来,呆呆地望着车辆飞驰而过。

在我离他还有一米多的时候,一辆疾驰的汽车从远处驶来,眼见马上就要撞到他了。

我马上冲上去,把小男孩推开,虽然小男孩没事,但是他被吓哭了,我的手也被擦伤了。

正在这时,小男孩的妈妈从商店里出来,看到他正在哭,一时急了,马上冲了过来。

看到我在他身边,不分青红皂白地就说:“你怎么把我的孩子弄哭了?”“不,不是的,是因为……”我刚要解释,但他妈妈又说:“你是不是还想狡辩?你不用狡辩了,事实就摆在眼前,在这里只有你和我儿子,如果不是年把他怎么了,我的孩子怎么会哭?你才不会这么好心……”马路上的人向我投来一种怪怪的眼光,我的脸不由得涨得通红。

最后阿姨说了一句令我痛彻心扉的话:“做人应该诚实,即使你做错了什么,也应该去承担, ... ...星期天,刚吃过早饭,哥哥就兴冲冲地说道:“小永,走,进县城看猴去。

”我乐得从炕上一蹦下地,朝院子里做了个人冠军60米冲刺的动作,吓得鸡鸭满院乱蹿……快到车站时,哥哥突然一把拽住我,又打量了我好一阵,才问:“你多高个头?”我纳闷地回答:“春天学校体检时,我刚好一米三,这个月又长高好多,你不信?咱们比比。

”我故意挺起胸,伸长脖子。

哥哥却一拍我的头说:“等上车时,你缩矮点,听哥哥说,到县城我给你买冰糕吃。

”我刚想说,干吗要人家装矮子,我不干!可一见哥哥满脸严肃的样子,到嗓子的话又咽了回去。

上车了,哥哥的手用力死按住我的肩头。

我人小,抵不住劲,只好弯着腰,曲着腿。

个子矮多了,滋味可不好受了。

经过售票员阿姨身边时,哥哥只买了一张票。

又指着我说:“这是我的弟弟,只有12岁,还不够一米三呢。

”售票员瞟了我两眼,臊的我赶紧把发烧的脸低了下来。

这时我真想挺起身子,让大家看看我到底有多高。

正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了喊声:“阿姨,买票!”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比我还矮些的小姑娘,手里高高举着一元钱,向售票员递去。

我想起在学时,老师经常教导我们不要做撒谎孩子,可是我……我心里难受极了,真想大哭一场。

我推开哥哥压在我肩头的手,把身子一下挺直了。

到站了,刚一下来,我就对哥哥说:“给我一元钱。

” “买啥?” “买冰淇淋。

”我接过一元钱回头又踏上汽车说:“阿姨,我来补票!”售票员先是一愣,接着露出赞许的目光,点点头笑了。

这件事我做对了有一件事在我心中疑惑了好久,这件事我真的做错了吗?有一天放学了,我和三个好朋友一起回家。

突然,几架倒掉的自行车出现在我们眼前,我的脑子出现了两个问题,是搬还是不搬,我停了下来。

她们也停了下来,我想她们也在想是搬还是不搬。

顷刻间,我的直觉告诉我,我挂在胸前的红领巾告诉我:“你是一个少先队员,这件事难道能不做吗?”正在我想去搬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已经向毫不犹豫自行车的迈了一大步了,我也随后跟着。

当我们把一架架自行车扶起来时,旁边的叔叔阿姨便议论了起来,说:“你看这些孩子帮别人的自行车推倒了,才扶那几辆。

”这边刚说完,那边又说起来了,有的说:“你看那些小孩这么小就想偷别人的自行车,真不像话。

”有的知情人还说:“你们真笨,你帮别人,别人是不会回报你的,还会让别人误会你的,哈哈!”。

这时候,我真想冲上去跟他们评评理,可……我还是做雷锋吧,唉!虽然,别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但是我们还是坚持搬自行车。

我相信总有一天,别人会用赞赏的眼光看我们的。

到那时我们的红领巾会变的更加“灿烂”的!过了几天,路人议论的内容就完全不同了……我现在知道了,做一件事不要在乎别人用什么眼光看待你,你要坚信自己的选择,现在我可以大声的告诉你们:“这件事我做对了!!!”这件事我做对了人的一生有过无数次的是与非,对与错.做错了失败并不怕,俗话说成功是失败之母.我做错过许多事,不过有一件事我做对了,我给大家说一说吧.那是一个秋风气爽的晚上,钟表还在墙"滴嗒,滴嗒......"的走着."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弟弟问道.妈妈叹了一口气,看了看桌上已经谅了的饭菜,又朝门外看了几眼说:"别等他了,咱们先吃吧!"可是我们谁也没有端碗,只是默默的等待着爸爸.这么晚了,去哪了呢会不会......我不愿意想下去.前几天的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爸爸近几天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总是很晚回家,一回到家就喝闷酒,谁叫都不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只听见门"嘎吱"一声开了,是爸爸!我高兴的从椅子上跳下来,向门口奔去,"爸爸!"我亲热的脚了一声.要是在平时,他准会蹲下身子微笑的刮我的鼻子.可是今天他没有和我逗笑,相反只见他满脸阴云,眼里不满了血丝,我的心理一下子就被黑暗笼罩了,一种不祥涌上心头."这么晚了才回来呀"妈妈关切地问.爸爸没有回答,他拿起酒瓶一个劲的喝起来."你怎么不说话,妈妈急了."是不是又去赌了 ""是去赌了怎么样!"爸爸这一突如其来的大叫把我和弟弟都吓了一大跳.要知道爸爸平时说话很温顺的."你!"妈妈说不下去了,接着眼泪掉了下来,弟弟见妈妈哭了也"哇"的一声哭了."哭,哭,你们就知道哭,我向别人借钱怎么办 "爸爸抓着自己的头发."什么,你还借钱!"妈妈哭的更厉害了.爸爸没说一句话,蒙头躺在床上.家里恢复了平静只有妈妈的哭泣声,和钟表声混合在一起.因此家里也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妈妈爸爸也因此成了"冤家",看到这些我曾想好几次去劝说爸爸,看到爸爸在屋里抽闷烟,又让我失去了劝他的勇气.我怕他不听,我在犹豫着.第二天,我下顶决心,为了我们这个家庭,我必须得去说说爸爸.想到身边离婚的家庭那些可怜的孩子,我再也顾不了了许多了.我找到我们思品书那课,关于赌博害处的文章,然后又给爸爸写了一封长信,给他举了很多赌博造成家庭悲剧的例子,和我对他的期望,还有如果他总不改我们家庭中的三个成员都不理他了."爸爸,给你看看这个"我把书和我写的信都给了他.爸爸接过去坐在沙发上看了起来.我看到他脸上的神色在不断的变化着.然后我说"爸爸,为了我和弟弟,为了我们这个美好的家庭别去赌了好吗 "爸爸什么也没有说把我写的信收好出去了.我的新忐忑不安起来,他怎么想的能改吗晚上,爸爸买了几样菜,并亲自下厨房为我们做了一桌比平时丰盛的晚饭,还给我和弟弟买了雪碧,妈妈今天显得也很高兴."你爸爸已经向我保证了今后不赌了,我们一起监督他."我和弟弟都高兴的叫了声"爸爸".爸爸从此不去赌了,还去集市上做起了卖水果的小买卖.家里的债务也慢慢的还清了.我知道我用自己的行动拯救了我的家庭,使我的家庭又重新回到了温馨和睦.同学们,你们说我做的对不对?这件事我做对了诚信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中秋节”是一个家好月圆的日子。

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块月饼,喝杯普洱茶,那是多么的享受呀!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回到家里,全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中秋节当天,因为有很多的客人来拜访,所以阿姨、妈妈忙着炒菜,叔叔、爸爸忙着招呼客人。

我便在房间里玩电脑,突然,听到一声大叫“啊”。

我便以火箭般的速度冲了下去。

原来是妈妈在叫,她忘记买盐了。

看到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便主动请樱说我去买。

来到便利店,老板迷迷糊糊的躺在那里睡觉。

我给他10元,他应找回我8元,可他却找回了我100元。

可能是他正在午睡吧,随手一拿。

我心想,要不要给回老板呢?想想,不给就可以拿着自己用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给了只能拿回8元。

把心一横,还是不给他了。

下午,想让哥哥和我一起出去玩,可是这个电脑迷,有了电脑就可以遗忘全世界。

还是我一个人出去算了。

走到商场门口看到有“丢飞標、拿公仔“---一元一抢,我便拿出上午的100元。

当我拿出钱的时侯,望了望附近,好像路上的行人都是监视我。

我撒腿就跑。

又来到KFC,想吃一个汉堡,给钱时,似乎听到了妈妈在叫我。

我便羞愧的对服务员说我不要了。

来到公园,坐在树闷下沉思。

如果用了这100元,我会安心吗?一想起,刚刚买东西的情景,我就后悔了我上午的选择,我应该退回那100元。

我飞快的跑回家跟妈妈坦白了这件事。

随后,我来到便利店,看到老板娘正在与老板吵架。

我便上去跟他们说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老板娘也夸奖了我,并且老板娘还拿了一瓶水给我并向我道谢!原来,被人夸奖的感觉是这么的好。

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当个诚实的好孩子!古人云:“文以载道”。

新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中非常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总结技法提高写作水平,更要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提升。

2008年广东省中青年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大赛中,有六堂课是“这件事我做对了”这篇作文的讲评指导。

三天观摩活动我的总印象是各位参赛老师在作文写作技巧方面灌注奇思妙想,却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对学生习作中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作适当地点评和引导。

写作《这件事我做对了》之前,学生首先进行审题。

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有“这件事”“、我”、“做对”三个点,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前两个关键词的理解“写一件事”、“主人公是我”不会出现分歧和异议。

问题出在题目的后半部分,我们的学生对于“做对”这个词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大量司空见惯的题材扑面涌来。

比如竞选班团干部,开始犹豫不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全情投入并获得竞选成功,最后得出结论:这件事我做对了;比如考试中间最好的朋友向我求救,是告诉他答案还是断然拒绝?又比如公车让座,让还是不让,这是个问题,最后我选择了让……上述例子当然都能体现“我做对了”这一主题,然而类似的题材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写的很多,已经烂熟于心,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难写出新意。

这次初中作文教学观摩活动中参赛教师选取的学生习作以及我自己学生的同题作文中共同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对“我做对了”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他们仅仅满足于写一件事,能够做到把这件事叙述清楚,而这也肯定是显而易见的大家公认的“对”的事,但是缺乏深刻的思考和讨论价值。

老师们却往往忽略了从这个角度去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习作。

参加互动评课的老师可能都关注到了这样一个发言,一位老师举了自己学生习作中的一个例子:“表妹想要我最喜欢的玩具,我是给她才算做对呢?还是不给她才算做对?”这是个两难的选择,选择给表妹我最喜欢的玩具,我当然做对了,因为我爱护她;选择不给表妹我的玩具,我也做对了,因为我没有助长表妹的任性和自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