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莱阳梨膏生产工艺再验证方案09

莱阳梨膏生产工艺再验证方案09

技术类文件之工艺再验证文件编码:TY—TS0404701生产工艺再验证方案莱阳梨膏Laiyangli Gao2011-08月制定山东泰谊制藥有限公司SHANDONG T AIYI PHARMACEUTICAL CO.,L TD验证立项申请表验证立项审批表再验证方案审批1.引言1.1概述莱阳梨膏生产工艺再验证方案的设定是在特定监控条件下的生产。

此再验证方案将在所验证产品莱阳梨膏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施。

采用如下工艺:2.产品处方简介2.1 生产处方莱阳梨清膏 90.0㎏陈皮2.25㎏浙贝母 2.25㎏法半夏2.25㎏化橘红 2.25㎏蔗糖90.0㎏苯甲酸钠适量制成 450㎏3. 再验证目的本再验证方案主要通过对莱阳梨膏生产工艺过程进行系统验证,以确认该产品的生产工艺的可行性,从而保证按此生产工艺能始终如一生产出质量均一、符合企业内控标准的产品。

4. 再验证范围适用于莱阳梨膏生产工艺的再验证。

5. 验证相关文件5.1相关工艺文件已验证的主要设备5.2 本产品所需文件及编号6验证内容6.1浙贝母饮片粗粉碎工序验证6.1.1验证目的:确认按工艺规程操作,能够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6.1.2试验条件将规定量的浙贝母饮片投入250粗粉碎机内进行粉碎;粉碎筛网目数:24目;粉碎效率:>150kg/小时;合格标准:称取样品50g ,置分样筛中,左右往返3分钟,全部通过24目筛,含能通过65目筛的不超过40%,收率:≥96%;物料平衡:99~100%。

粗粉碎工序验证检查数据见附表1。

6.2浙贝母粗粉灭菌工序验证6.2.1验证目的:确认按工艺规程操作,能够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6.2.2试验条件灭菌程序:115℃×30min;柜内压力:0.08Mpa;检查项目:水分;合格标准:水分控制:不得过7.0%;灭菌工序验证检查数据见附表2。

6.3浙贝母灭菌粗粉微粉碎、过筛工序验证6.3.1验证目的:确认按工艺规程操作,能够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6.3.2试验条件粉碎、过筛筛网目数:100目;粉碎效率:150kg/小时;检查项目:外观性状、细度、微生物限度;合格标准:称取样品50g ,置分样筛中,左右往返3分钟,应全部通过100目,并含能通过120目筛的不得少于95%;外观性状:本品为白色至黄白色细粉。

气微,味微苦;微生物限度:细菌数≤8000cfu/g、霉菌和酵母菌数≤80 cfu /g、大肠埃希菌每1g不得检出、大肠菌群<80个/g、活螨不得检出;收率:≥96%;物料平衡:99~100%。

根据检验结果判断工艺参数的可行性。

并计算微粉碎、过筛工序收率、物料平衡。

微粉碎、过筛工序验证检查数据见附表3。

6.4 净制、切制工序验证6.4.1验证目的:确认按工艺规程操作,能够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6.4.2试验条件净制:领取莱阳梨,置挑选工作台上,去腐去虫蚀、果柄等非药用部位或部分,将净选后的莱阳梨投入洗药池,用饮用水冲洗;切制:将洗净后的莱阳梨置于不锈钢桶内捣碎,后投入榨汁机中,用不锈钢桶盛接过滤(200目筛网)后的汁液;净制、切制工序验证试验数据见附表4。

6.5莱阳梨汁浓缩工序验证6.5.1验证目的:确认按工艺规程操作,能够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6.5.2试验条件将上述轧取的莱阳梨汁加入WZⅢ-1000三效蒸发器中,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1.30;浓缩真空度:Ⅰ效:-0.03MPa、Ⅱ效:-0.05Mpa、Ⅲ效:-0.06MPa;浓缩加热蒸汽的压力:0.05~0.09MPa;浓缩的温度:Ⅰ效:80~85℃、Ⅱ效:70~75℃、Ⅲ效:60~65℃;检查项目:性状、相对密度;合格标准:性状:应为紫红色的清膏;相对密度:1.30。

莱阳梨清膏浓缩工序验证检查数据见附表5。

6.6 煎煮、滤过工序验证6.6.1 验证目的:确认按工艺规程操作,能够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6.6.2 试验条件取合格饮片陈皮、法半夏、化橘红,加饮用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10倍量饮用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8倍量饮用水,煎煮2小时;蒸汽压力:≤0.3Mpa;罐内压力:≤0.05 Mpa;煎煮温度:100℃;过滤滤材孔径:120目煎煮、滤过工序验证检查数据记录见附表6。

6.7 浓缩工序验证6.7.1 验证目的:确认按工艺规程操作,能够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6.7.2 试验条件将上述滤液加入ZN500浓缩器中,加热浓缩至每毫升清膏相当于1g药材(约6.75kg); 浓缩真空度:-0.06MPa;浓缩加热蒸汽的压力:0.05~0.09MPa ;浓缩的温度:80~85℃检查项目:性状、清膏收率;合格标准:性状:黄棕色的清膏。

浓缩工序验证检查数据记录见附表7。

6.8 醇沉、乙醇回收、浓缩工序验证6.8.1 验证目的:确认按工艺规程操作,能够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6.8.2 试验条件将上述浓缩液加入2m3醇沉罐中,加乙醇量约为原药材量的1/2,搅匀,静置沉淀48小时,滤过,滤液打入WZ-1000型外循环真空蒸发器中,回收乙醇并加热浓缩至规定相对密度的清膏;浓缩真空度:-0.08Mpa;浓缩加热蒸汽的压力:≤0.5Mpa;浓缩的温度:60℃;检查项目:性状、相对密度;合格标准: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清膏;相对密度:1.21~1.25(80℃);醇沉、乙醇回收、浓缩工序验证检查数据记录见附表8。

6.9配制工序验证6.9.1 验证目的:确认按工艺规程操作,能够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6.9.2 试验条件领取批全量陈皮等药材提取液加入配制罐中,再加入批处方量的蔗糖及适量纯化水,加热煮沸15-20分钟后,加入0.3%苯甲酸钠溶解后滤过;滤液中加入批处方量的莱阳梨清膏,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加入浙贝母灭菌生药粉,搅匀,即得;加热时蒸汽压力:≤0.2Mpa;加热温度:55~100℃;检查项目:性状;合格标准:配制后莱阳梨膏中间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莱阳梨膏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根据标准判断工艺参数的可行性,并进行配制工序物料平衡计算。

物料平衡:98.0~100.0%。

配制工序验证检查数据记录见附表9。

6.10灌封、旋盖工序验证6.10.1 验证目的:确认按工艺规程操作,能够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6.10.2 试验条件灌装、轧盖速度:52瓶/min;平均装量:200g/瓶在生产的开始、中间、结束三部位,每部位各取样3瓶,称量每瓶装量(g);在生产的开始、中间、结束三部位,每部位各取样50瓶,检查每瓶不得有松动;检查项目:装量差异、旋盖质量、进瓶率、灌装合格率、上盖率、旋盖率、物料平衡等;合格标准:平均装量:平均装量不少于标示装量,每个容器装量不少于标示装量的98%; 根据标准判断工艺参数的可行性,并进行灌封、旋盖工序物料平衡计算。

灌装收率:≥98%;上盖率:98~100%;旋盖率:98~100%;灌装物料平衡:95.0~100.0%,旋盖平衡指标:92.0~100.0%。

灌封、旋盖工序验证检查数据记录见附表10、附表11、附表12。

6.11外包装工序验证6.11.1 验证目的:确认按工艺规程操作,能够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6.11.2实验条件按照包装指令单的要求,领取规定数量的合格的外包装材料,并严格计数。

将批号打印机调整到对应的批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至,在莱阳梨膏标签、中盒的规定的位置上打印,纸箱上用印章印字。

在印字的纸箱、中盒中按照开始1/3,中间1/3,最后1/3部分分别各取样10个,检查印字质量。

按照包装规格进行包装。

在贴标签、包装的中盒中按照开始1/3,中间1/3,最后1/3部分分别各取样10个,检查包装好的莱阳梨膏数量、所放说明书和装箱单以及封盒牢检查项目:印字质量;包装好的莱阳梨膏数量、所放说明书和装箱单以及封盒牢固程度;成品质量;标签、中盒、说明书等的物料平衡;成品收率。

合格标准:要求印字内容清晰、正确,无模糊或其他污迹;包装数量准确、无少装说明书、装箱单等现象、封盒牢固;成品质量:符合成品质量标准;标签、中盒、说明书等的物料平衡应100%;成品收率:98.0~104.0%。

外包装工序验证检查记录见附件13、附件14。

7. 验证结果评定及结论验证小组根据验证情况,作出相应评定及结论。

8. 拟定再验证周期验证小组根据验证情况,拟定再验证周期,报验证领导小组审批。

9 会审及批准批准:———————————————10验证合格证书———————————————附表1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附表2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附表3微粉碎、过筛验证试验数据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附表4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附表5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附表6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附件7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附件8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成品质量检查记录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