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

1.请用现代医学语言说明四气的的基本作用(并举例说明)问答题中药四气(四性)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根据药性,中药分为寒凉药和温热药两大类。

四气对机体的影响具体如下A.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天麻有镇静作用;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麻黄兴奋中枢;人参增加中枢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B.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例知母,增加M受体合成;降低交感神经的功能: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使机体多巴胺B -羟化酶活性降低。

部分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例麻黄兴奋a受体,升高血压;黄芪增加B 受体等。

C.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部分温热药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①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例人参•等)②增强甲状腺功能. (例附子等);③增强性腺功能,(例冬虫夏草、淫羊藿等)。

部分寒凉药抑制内分泌功能。

例:龟板等。

D. 对基础代谢的影响部分寒凉药降低机体的代谢,使产热、耗氧量等J 例知母抑制机体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 解除低热部分温热药提高机体的代谢,使产热T,耗氧量等T;例附子提高机体的代谢, 使机体产热增加, 解决怕冷E. 部分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金银花、黄芩、黄连、柴胡等均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白花蛇舌草、冬凌草等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2. 人参问答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①增强学习记忆功能: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b1和Rg1.作用机制是:A.保护神经细胞,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B.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

C.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合成D.促进脑内神经递质Ach的合成和释放,增加脑内M受体数目,提高脑内DA和NA的含量。

E.促进脑神经细胞发育,增加脑重量及大脑皮层厚度,增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上层的突触数目,提高突触效能和结构的可塑性。

②中枢神经功能双向调节: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通过调节,使兴奋与抑制过程得到平衡。

③抗脑缺血缺氧损伤:其作用机制是:A.抑制缺氧时脑组织r-氨基丁酸的耗竭,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作用。

B.提高神经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的生成,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加结构型NOS 的活性。

C.抑制白细胞浸润和粘附分子表达。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是人参提高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可使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抑制小数巨噬细胞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人参皂苷可增强多种动物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廓清能力,促进小鼠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人参多糖增强免疫作用,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的功能,显著增加动物胸腺和脾脏的重量,促进抗体,补体的形成。

增强造血功能:人参对骨髓造血功能具有刺激作用,能错觉骨髓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合成,可使正常动物或贫血动物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增强内分泌功能:①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②增强性腺功能改善物质代谢:①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②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③降血糖对心血管系统作用:①强心:增加心肌收缩,增加心排血量。

②抗心肌缺血③抗心律失常④扩张血管,调节血压⑤抗休克抗肿瘤其他作用:保肝,抗溃疡和抗炎⑥⑦⑧⑨⑩人参【药理作用】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调节兴奋与抑制作用;改善学习记忆;对脑内物质代谢的影响;增加脑学流量、改善脑能量代谢 2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促进抗体形成;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对荷瘤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对血管及血压的影响;抗休克作用4对造血和血液系统的影响5对内分泌系统影响 6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调节血糖;降血脂;促进蛋白质合成7 抗肿瘤作用8延缓衰老的作用9 增强应激能力【现代应用】休克、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脂血症、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糖尿病、肿瘤不良反应:中枢兴奋、类似皮质类固醇中毒症状、性早熟、出血出血是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3. 补虚药问答题凡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改善脏腑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1)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①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 (胸腺、脾脏)对抗免疫抑制剂引起的免疫器官萎缩②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③增强淋巴细胞功能: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提高E花环形成率和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阳性率,促进T 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增强T细胞功能。

④促进抗体生成⑤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2)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①增强下丘脑- 垂体-性腺轴功能②增强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③调节下丘脑- 垂体-甲状腺轴功能(3) 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改善神经递质传递功能;提高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抗氧自由基损伤;改善大脑的血氧和能量供应;增加脑内蛋白质合成;促进大脑发育,改善学习记忆功能。

(4)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A.崔健蛋白质和核酸合成B.对糖代谢的调节C.对脂代谢的影响(5) 增强某些器官和系统的功能:A.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B.对造血功能的影响C.对消化系统的影响(6) 抗自由基损伤(7) 抗肿瘤4. 黄连【药理作用】1、抗病原体2、抗细菌毒素3、抗炎4、增强免疫5、解热6、对心血管影响:抗心律失常;对心肌收缩力影响;降低血压7、抑制血小板凝集8 降血糖9 对消化系统影响:利胆;促进消化、抗胃溃疡10、其他作用:抗肿瘤、调节血脂、对组织代谢的影响、中枢抑制、镇静作用。

【现代应用】:消化道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糖尿病、心律失常、高血压【不良反应】过敏。

小檗碱注射:休克、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脏抑制5 清热药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清虚热等功效,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和清虚热药五类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抗病原体:抗菌和抗病毒2.抗细菌毒素、降低细菌的毒力 A.中和、降解内毒素B.拮抗外毒素C.降低细菌的毒力3.抗炎:机制:A.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抑制炎症反应。

B. 抑制各种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 4. 解热 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6. 抗肿瘤6. 麻黄平喘机理:①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B受体。

②兴奋粘膜血管a受体,减少水肿。

③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和髓质嗜铬细胞释放递质(NA。

)④阻止过敏介质释放:5- HT,组胺,白三烯⑤抑制抗体产生)[ 伪麻黄碱、挥发油、麻黄碱]7. 温里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哪些?(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①改善心功能、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温里药对心脏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正性肌力、正性频率和正性传导作用②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③抗休克8. 常用止血药是通过哪些环节产生止血作用的?(1)作用于局部血管:收缩局部小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性)如三七、小蓟收缩局部小血管)(2)促进凝血因子生成: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大蓟),促进凝血酶原生成(白茅根),增加凝血酶含量(三七))(3)提高血小板活性:增加血小板数(三七、小蓟、蒲黄),提高血小板粘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聚集,如三七、地榆)(4)抗纤维蛋白溶解:白芨、紫珠、小蓟、艾叶等抗纤维蛋白溶解而止血)9. 活血化瘀药对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功能、增强纤溶系统功能、调节血液粘稠度、抗凝血(2)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排出量;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影响心血管的内分泌调节功能10. 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特点和应用如何?(1)延胡索镇痛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生物碱,总碱的镇痛效价是吗啡的40%)总碱中甲素、乙素、丑素均有镇痛作用,其中以延胡索乙素作用最强)其作用特点是①对钝痛效果优于锐痛②副作用少而安全,无依赖性③无明显的呼吸抑制(2)应用: ①各种疼痛②失眠③胃溃疡④冠心病11. 钩藤降压特点、原理和有效成分是什么?( 1 )降压特点:先降压,继之快速增压,然后持续下降(2)有效成分:钩藤碱、异钩藤碱)(3)原理:①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并阻滞交感神经和神经节,从而使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②抑制心功能,减少心排血量,从而降低血压③拮抗钙离子,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12 酸枣仁【药理作用】 1 镇静催眠:特点:炒酸枣仁煎剂灌胃,可使大鼠每日慢波睡眠深睡阶段的平均时间延长,深睡的发作频率增加,对慢波睡眠中的浅眠阶段和快波阶段无影响)酸枣仁注射液腹腔注射后,能缩短猫睡眠过程中的觉醒相,延长慢波睡眠相,对异相睡眠无影响)机制:降低小鼠脑组织中多巴胺和高香草酸的含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单胺类递质含量可能是其镇静作用的机制之一)2 抗惊厥镇痛3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降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现代应用】:神经衰弱失眠,早搏综上所述,与酸枣仁的补肝、宁心功效及主治心悸失眠、惊悸多梦、体虚诸症相关的药理作用是镇静催眠、抗惊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酸枣仁黄酮、酸枣仁皂苷、酸枣仁油)13. 附子回阳救逆的药理学基础改善心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排血量。

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冠状动脉阻力和总外周阻力,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心排血量抗休克14. 芒硝泻下机理芒硝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口服后硫酸钠水解产生大量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阻止肠腔内水分吸收,致肠容积扩大,肠腔扩张,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增加而致泻。

同时硫酸钠本身对肠壁也有刺激作用。

15. 论述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简答题答:① 作用的多效性:与中药的多种成分有关,成分不同,作用不同②. 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是其量效关系相对不规则的重要原因。

③某些中药作用的双向调节性:双向调节性是指同一中药,既可抑制机体机能,又可兴奋机体功能。

产生的原因: a 药物作用的发挥与机体的机能状态有关。

b 与用药的剂量有关。

某些药在不同剂量时,会有两种相反的作用c同一中药内存在作用相反的两种成分。

如人参皂苷Rb类有中枢镇静作用,Rg类有中枢兴奋作用。

口服小剂量人参兴奋中枢,大剂量人参抑制中枢④作用相对缓慢、温和,大多数中药起效较慢,15.论述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简答题(1)、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乌头碱,对心脏有毒性,乌头、附子经炮制(破坏乌头碱)降低附子对心脏的毒性;生半夏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姜制半夏却有镇吐作用,无刺激性。

(2)增强药效:醋炒延胡索;使延胡索水煎液中总生物碱溶出率增加,镇痛作用增强。

(3)加强或突出药物某一方面的作用:生大黄(结合型蒽苷含量高)泻下作用明显,制大黄(经炮制,游离型蒽苷含量增高,结合型蒽苷含量下降)抗菌作用增强。

其他:1. 中药七情中,何者是“协同”?何者属“拮抗”?何者“减毒”?答:协同:相须、相使拮抗:相恶、相反减毒:相畏、相杀2. 川芎治疗冠心病的主要药理学基础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缺血脑线粒体膜的流动性,降低细胞内的超载,保护脑细胞膜Mg2+-ATP酶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