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衍生品市场概况与未来发展

中国衍生品市场概况与未来发展

中国衍生品市场概况与未来发展Chinese derivatives market’s summary and future development吴建刚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内容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成长,金融不断完善,衍生品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

此次金融危机暴发后,金融衍生品最早成为被归咎的对象。

中国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作为后发展国家,这就提出了危机对中国衍生品发展的启示和未来如何发展中国衍生品市场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近二十几年来中国场内和场外的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然后提出了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发展衍生品的启示,最后对中国衍生品市场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危机启示发展建议Abstract: After three decade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s economy grew rapidly, its finance system has been improved and its derivatives market although began late has also progressively been developed.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financial derivatives have become the first target to be blamed. China's derivatives market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crisis put forward the question of how to learn from this crisis and develop China's derivatives market.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rivatives market in past two decades, then 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development of derivatives, and finally gives a series of recommendation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erivatives market. Keywords: Derivatives market Development summary Crisis inspiration Development proposals目 录一、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 (3)1、商品期货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某些品种上已经取得定价的主导权 (3)2、外汇期货和国债期货曾经试验,但目前尚未推出 (5)3、股指期货经过数年准备,目前仍处于仿真交易阶段 (6)4、权证市场已经启动,但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6)二、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 (7)1、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7)2、场外交易衍生品市场兼管积极推进,但仍然监管过严及缺乏系统性 (8)三、金融危机对中国发展衍生品市场的启示 (10)1、场内市场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场外市场仍将继续发展的同时,鼓励部分场外衍生品市场逐渐走向“场内化” (10)2、对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和过高的杠杆倍数应该加强监管 (11)3、增加金融体系多样性,防范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防止对小概率事件的易崩溃性 (12)4、中介机构和大型机构高管的道德风险将受到进一步的监管 (12)四、对中国衍生品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13)1、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基础产品市场,衍生品应该服务于基础产品市场 (13)2、中国的衍生品市场是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是市场需要主导的 (13)3、大力发展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并优先发展基础性衍生品 (14)4、稳步推进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并配套具有前瞻性的监管措施 (14)5、加强市场参与主体的培育和管理 (15)6、根据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和衍生品市场发展程度,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衍生产品市场的冲击的同时,逐步推进中国衍生品市场国际化进程 (16)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衍生品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也逐渐发展起来。

从国外的经验看,衍生品市场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在定价和风险管理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衍生市场发展情况如何,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未来发展衍生品市场有哪些启示,中国未来又应该怎么发展自己的衍生品市场呢?以下将从场内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场外衍生品发展概况、金融危机的启示及未来发展建议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1、商品期货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某些品种上已经取得定价的主导权首先,经过规范整顿,中国商品期货业已经步入正轨。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推行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也提上日程。

1987年由香港实业家杨竞羽先生向我国国家领导人提出发展期货市场的建议,同年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这一问题列入1988年重点课题计划。

此后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价格组和国家体改委流通司联合成立的期货市场工作小组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筹建办的共同努力下,在1990年10月27日,中国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的全国性批发市场—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

随后各省争相成立期货公司,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1993年底,全国已经批准建立40多家,开业33家。

经纪公司的建立稍晚一些,1992年9月我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能期货经纪公司成立,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仅广东就成立了上百家经纪公司。

1993年以前,中国期货发展迅速,但比较混乱,主要表现是:一是监管权力分散;二是缺乏统一的政策法规;三是交易所组织形式多样化,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四是投资主体以投机者为主,套保者比较少。

在1993年到1998年对期货业进行了清理和整顿,这使这一行业更加规范,但也使交易量萎缩,大部分交易品种沉寂和部分交易所及经纪公司难以为继。

从1998年开始,中国期货业进入规范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法律逐步完善;交易所撤并为三个,即只保留上海、郑州和大连三家交易所;交易品种先是在1998年亚缩为12种,然后逐渐完善品种,在2009年4月已达到21种。

其次,我国商品期货业已经取得某些产品定价的支配地位。

在交易量上,虽然中国商品期货起步晚,但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

以下平表格是有关金属和农产品排名的。

表1 金属期货交易量排名名次品种 2008年 2007年增减(%)1 伦敦铝 48,307,389 40,229,693 20.10%2 纽约金 38,377,367 25,060,440 53.10%3 伦敦铜 26,507,242 21,420,450 23.70%4 上海锌 23,538,897 10,215,449 130.40%5 上海铜 20,773,258 16,328,011 27.20%6 伦敦锌 16,120,770 12,556,285 28.40%7 东京金 15,163,975 18,203,194 -16.70%8 上海铝 14,788,920 4,823,552 206.60%9 印度铜 14,277,796 15,375,506 -7.10%10 印度金 14,024,217 7,604,891 84.40%数据来源:https:///表2 农产品期货交易量排名名次品种 2008年 2007年增减(%)45,468,481 264.00%1 郑州白糖 165,485,9782 大连豆一号 113,681,550 47,432,721 139.70%3 大连豆粕81,265,439 64,719,466 25.60%4 芝加哥玉米59,957,118 54,520,152 10.00%59,436,742 -7.50%5 大连玉米 54,976,72442,191,727 10.10%6 上海天胶 46,461,1037 大连豆油 43,695,99313,283,866 228.90%31,726,316 14.60%8 芝加哥大豆 36,373,0969 郑州强麦 27,509,31238,982,788 -29.40%10 美国粮11号. 27,019,704 21,263,799 27.10%数据来源:https:///由以上表格可知,在金属方面,中国对锌期货有定价的主导权,对铜和铝期货有重要的影响力。

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2008年与2007年比锌和铝期货交易量有巨大的增幅,分别达到1.3部和2.1倍。

在农产品方面,中国在白糖、大豆、豆粕和强麦上有定价的主导权,在玉米期货上有重要的影响力,棕榈油和菜籽油也是交易量最大的品种。

从增减幅可以看出,中国在白糖、大豆和豆油在2008年比上一年有大幅的增加。

另外,中国在燃油期货2008年有3081万单交易,比上一年增长了1.6倍,也取得了主导权。

我国是农业大国、钢材大国也是贸易大国,在农产品和钢材期货上也应该有相应的地位。

2009年3月,我国又推出了线材和螺纹钢期货,期货品种增加到21种,进一步完善了期货市场。

另外,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在申请生猪期货、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在申请早籼稻期货。

2、外汇期货和国债期货曾经试验,但目前尚未推出外汇期货方面,1992年6月1日,上海外汇调剂中心推出的外汇期货是我国最早的金融期货,交易的外汇品种包括人民币对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日元等。

至1992年底,共成交期货合约10813张,交易金额2.2亿美元。

因当时外汇交易实行的是双轨制,国家对外汇现汇交易有诸多限制,交易在1993年被停止。

2006年,交易中心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达成合作协议。

根据这一协议,交易中心的会员单位将可以通过交易中心交易电子平台上交易的国际货币市场汇率和利率产品交易中心将作为的超级清算会员,为交易这些货币产品的市场参与者提供交易便利和清算服务。

通过这个合作项目,我国金融机构可以以优惠的费率和交易条件交易外汇期货产品,帮助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交易实践中提高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更加有效地进行国际货币的汇率风险管理。

1988年,财政部在全国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的试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