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后,红细胞膜蛋白定量,用考马斯亮蓝法三、材料、试剂与器具
(一)试剂
1、染色液:取考马斯亮蓝G-250(红褐色) 100mg溶于50ml 95%乙醇中,加100ml 85%磷酸,加水稀释至1升。
该染色液可保存数月,若不加水可长期保存,用前稀释。
2、标准蛋白溶液:0.5mg/ml牛血清白蛋白。
3、未知浓度的蛋白质溶液用酪蛋白配制,浓度控制在10—30mg/ml
(二)器具
1、试管及试管架
2、移液管(1ml,5ml)
3、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四、操作步骤
(一)标准曲线的制作
1、取7支试管,按下表加入试剂
2、将试管摇匀,放置20分钟。
3、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吸光值A595nm。
4、以A595nm为纵坐标,标准蛋白色质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二)样品的测定
1、取一支试管,加入未知浓度的蛋白质溶液0.2ml,蒸馏水0.8ml考马斯亮蓝试剂5ml.
2、将试管摇匀,放置20分钟。
3、比色测定吸光值A595nm,对照标准曲线求得蛋白质的浓度。
调整蛋白浓度为200~800ug/ml
荧光偏振法
DPH溶液:将0.464mgDPH溶于1ml四氢呋喃中配制储备液,浓度为2×10^-3mol/l,剧烈振摇3~5min,f放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于-20℃冰箱。
临用前从冰箱取出,在室温下融化,每次试验前再用PBS(0.01mmol/l,ph=7.4))稀释成2×10^-6mol/l的工作液。
稀释时必须猛烈摇晃2~3min,
红细胞膜的荧光标记:将洗净的红细胞与2×10^-6mol/lDPH
在25℃条件下温育30分钟。
加入肝素抗凝的新鲜血液3000r/min离心5min,加PBS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上清在红细胞沉淀中加入8ml的10mmol/l ph=7.4的 HCL溶液,同时加入适量的蛋白酶抑制剂对甲苯磺酰氟,4℃溶血过夜,使红细胞膜破膜,使红细胞溶液以1200r/min,4℃离心30min,弃上清液,10mmol/l PH=7.4Tris-HCL溶液同样转数离心洗涤三次,辞去白色沉淀物,最后1:1悬浮在等体积的ph=7.4的PBS溶液中。
用考马斯亮蓝法
得到红细胞膜影泡,(dph做荧光探针)取新配制的2mmol/l 的DPH四氢呋喃液1ml,分别加入200ul红细胞膜影泡悬液及2mlPBS缓冲液,快速混匀配置,在37℃下水浴30min,3000r/min,离心10min,弃去残留DPH标记液,用等渗PBS (磷酸盐缓冲液)洗两遍,再用等渗PBS缓冲液稀释成4ml 细胞悬液。
在石英杯中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荧光偏振度荧光偏振法测定:
测定参数:激发波长(EX)362nm,发射波长(EM)432nm,激发狭缝为5nm发射狭缝10nm,根据下列
(Ex)362nm,发射波长(EM)432nm,根据下列公式分别计算偏振度(P)、微黏度(11)和膜脂流动性值
偏振度 P=(I。
一GIh)/(I。
+GIh) (G为校正因子,
G=I1-I2 I1为起偏器光轴是水平方向,检测器光轴为垂直方向的荧光强度,I2为起偏器和检偏器光轴均为水平方向时的荧光强度)
式中I。
为起偏器和检偏器光轴均在垂直方向的光强度,Ih为起偏器光轴在垂直方向、检偏器光轴在水平方向的光强度。
膜脂流动性LFU=(P最大/1)r一1)/Pr
式中P最大为0.5,Pr为P的实测值。
微黏度n=2P/(0.46一Pr) (0.46为常数)
做三组,红细胞膜用DPH液标记,红细胞膜未用DPH 液标记,DPH液
(二)操作步骤
1.开机:接通电源,打开主机开关,点燃(打开)光源后,根据说明书要求启动计算机。
2.检测前准备:参照仪器说明书,在20天内至少进行一
次激发校准和发射校准,检测前仪器应预热。
3.工作条件的选择:环境温度应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70%;电源稳定,无磁场、电场干扰。
根据样品的特性及荧光强度,选择合适的仪器工作条件(如狭缝、PM增益、响应时间等)。
4.基本测定
(1)荧光激发光谱测定
设置仪器参数,扫描发射波长,找到maxλem,以此为发射波长,记录发射强度作为激发波长的函数,便得到激发光谱。
(2)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设置仪器参数,扫描激发波长,找到maxλex,以此为激发波长,记录发射强度与发射波长间的函数关系,便得到荧光发射光谱。
(3)差谱测定
设置仪器参数,选择合适的工作方式,测定背景溶液的发射光谱并储存起来,在一定的工作方式下,扫描样品溶液的发射波长,得到当时的光度值和储存的背景值之间的差示值,即差谱。
(4)峰面积积分
选择适当的工作方式,对样品溶液进行积分操作,即得到峰面积积分。
(5)荧光强度
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设置λex、λem,采用定点读数或扫描方式,即可测得所选波长处的荧光强度。
(6)定量测定
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一定的测定条件下,设置λex、λem,按照由稀至浓的次序,测定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绘制荧光强度—浓度的工作曲线,不改变仪器参数测定未知溶液的荧光强度,由工作曲线即可求出未知溶液的
浓度。
(三)分析结果的表述
1.荧光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以及其他光谱由仪器控制电脑直接绘出。
2.峰面积积分、荧光强度由仪器控制电脑计算显示。
3.定量测试: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绘制出荧光强度-浓度的工作曲线。
浓度未知的溶液的荧光强度测定后,由工作曲线求出该溶液的浓度。
(四)注意事项
1.在实验开始前,应提前打开仪器预热,并配制好所需的溶液,对于已经配制好的溶液,在不用时放在4℃冰箱中保存,放置时间超过一星期的溶液要重新配制。
2.实验所用的样品池是四面透光的石英池,拿取的时候用手指掐住池体的上角部,不能接触到四个面,清洗样品池后
应用擦镜纸对其四个面进行轻轻擦拭。
3.在测试样品时,注意荧光强度范围的设定不要太高,以免测得的荧光强度超过仪器的测定上限。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的清理台面,处理废液,清洗和放置好样品池,将下次要用的溶液放回冰箱,并且按规定登记实验记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先打开程序进入荧光的界面,点击configure (最上面一排)下的paramaters 设置你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以及荧光强度的最大和最小值,好了之后点击OK,再在最下面一排中找到0.00(Auro zero)点击之,最后点击算他strat,开始扫描。
完成之后需要查看数据就打开manipulate(最上面)下的peak pick 看吸收峰位和峰强,或者poink pick,输入你要看的波长,点击OK 就可以看到任意你需要的波长处的峰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