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德拉克洛瓦及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

论德拉克洛瓦及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

收稿日期:2005-11-25作者简介:沈庆标(1953—),男,福建永安人,副教授。

论德拉克洛瓦及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沈庆标(三明学院艺术系,福建三明365004)摘要:德拉克洛瓦及浪漫主义绘画艺术,国内外曾有许多不同的评价。

文章着重阐述德拉克洛瓦及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成就,并提出一些探讨性的见解,希望有助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绘画;艺术中图分类号:J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343(2006)01-0093-03DiscussiononDelacroixandandtheArtofRomanticismPaintingSHENQing-biao(ArtDepartmen,SanmingUniversity,Sanming365004,China)Abstract:Therehasbeenavarietyofevaluation,homeandabroad,onDelacroixandandhisromanticismpainting.ThroughexpoundingDelacroixandandhisachievementintheartofromanticismpainting,thispaperputsforwardssomepointsofviewfordiscussion.ItishopedthattheseopinionswillbenefitthefurtherstudyofDelacroixandandhisartofromanticismpainting.Keywords:Delacroixand;romanticism;painting;art西方的绘画艺术到近代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绘画题材上已从过去的主要描写神话、宗教转向以现实生活为主,在一些主要的体裁和表现手法上都已经相当的成熟,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7-19世纪的中叶,是理性和科学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时代,“在各国不同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要求,欧洲的美术呈现出不同的面目,如写实的倾向、古典的风范等,从而使这个时代的美术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1](P109)继17世纪巴洛克美术之后,在法国兴起了罗可可美术,作为一种风格的美术,可以说是和巴洛克美术相对立的。

巴洛克美术是致力于一种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强调戏剧性的艺术境界,而罗可可美术追求轻快、可爱、典雅、纤巧和优美的艺术效果。

“在18世纪上半叶,它以成为流行欧洲美术的一种主要倾向。

”[1](P109)到了“18世纪下半叶,又涌现出了两股美术潮流。

在对古罗马遗址的挖掘和对古典美术的爱好中引发了新的古典主义理想。

”[1](P109)新古典主义美术力求恢复古代希腊、罗马的美术传统,在造型上手法讲求精确,追求宁静、凝重、典雅、简洁的风格,体现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企图建立新的理性、秩序的审美要求。

新古典主义绘画中的人物形象英雄化、崇高化,构图严谨、均整,符合黄金律的和谐美。

这些都显示了新古典主义的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

而在对自然神秘的美和对中世纪的迷恋中,则发展起了浪漫主义美术。

一“浪漫主义”(Romaneic)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南欧一些地区的语言和文学上。

艺术上的浪漫主义运动,是在资产阶级获得政权后产生的。

从政治上说,是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失望,对当时的社会制度不满所引起的。

从绘画艺术上说,则是对学院派和古典主义发起的一次革命性运动。

这一运动早在18世纪中叶就以露出了端倪。

从18世纪下半叶起,它已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19世纪初叶,是浪漫主义运动最盛行的时代。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潮流,它的思想基础是和18世纪提倡理性的启蒙精神相联系的,也是为了追求个性解放和情感上的自由,在许多方面,它同崇尚严谨的完美形式,追求理智与感情统一,再现普遍人性的古典美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06年3月第23卷第1期三明学院学报JOURNALOFSANMINGCOLLEGEMar.2006Vol.23NO.1如古典主义美术核心是回到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一切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而浪漫主义则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谎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发挥其自己的想象能力。

正如法国的哲学家卢梭所说的“野蛮人比文明人更高明,更智慧,更美”[1](P175)那样,浪漫主义者从这一认识出发,他们常常选用中世纪的传奇故事作为创作的题材,而中世纪的传奇大多与骑士游侠有关,再加上当时资本主义正向海外扩张,全球一体化的意识也已经开始出现。

因而,浪漫主义在向往中世纪的同时,也渴望和追求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异国情调。

此外,古典主义讲求共性,认为共性、理性是真理,是美;提倡在统一的道德标准下冷静地对待一切,抑制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而浪漫主义则认为应该大力肯定人的情感和个性,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

[2](P175)因此,在浪漫主义的作品中热情奔放,人物具有强烈的鲜明个性。

同时,浪漫主义在感情的狂热中往往伴随着离奇而荒诞的幻想,在浪漫主义的词汇里感情与幻想相关联,幻想就是具有个性的感情和希望。

可以说,浪漫主义的艺术是一种强调个性表现,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想象和情感的艺术。

所以,浪漫主义者在不同的题材上,喜欢描写鲜明的个性、异国的情调、生活的悲剧、传奇的故事,因此也往往从一些故事和文学的作品中寻找创作题材,以表现其情感和幻想的主观世界。

二浪漫主义在各种艺术领域里都有所表现,但就其造型艺术来说,最能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则是绘画,而在这方面最有成就的就是德拉克洛瓦。

欧仁・德拉克洛瓦(EugeneDelacroix,1798-1863)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在中学时代他曾迷恋于文学和音乐。

1816年他成了葛兰的学生,学习古典绘画。

但他不满足于古典学院派的陈规戒律。

后来他又参观卢佛尔宫,研究鲁本斯、拉斯凯兹等大师们的作品,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同时代的被誉为“浪漫主义之狮”的泰奥多・席里柯的作品《梅杜萨之筏》(1818),德拉克洛瓦说:“席里柯在他还没有画完《梅杜萨之筏》这幅画的时候,他就让我去看。

这幅画所给予我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于我一走出他的画室,就像疯了似的奔跑着,一步不停地跑进我自己的屋子。

”[3](P451)这不仅形容了德拉克洛瓦的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了席里柯作品的巨大感人力量。

1822年他创作了《但丁和维吉尔》,这是德拉克洛瓦最初成名之作,在这幅画中德拉克洛瓦以新的形式出现,动作丰富、情绪激昂、热情奔放,特别是在色彩方面,画家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强调了作品色彩的对应效果。

可以说,德拉克洛瓦已不顾学院画派的古典主义清规戒律,把色彩学视为绘画最重要的因素。

在这里,色彩已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成为感化观众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后不久,德拉克洛瓦又创作了一幅极为有名的油画《西奥岛的屠杀》(1823),当它于1824年在沙龙展出时遭到猛烈的抨击,连过去曾支持他的著名画家柯罗(1796-1875)也认为是“绘画上的屠杀”。

[4](P117)此画以热烈丰富的色彩,明暗强烈对比的效果和人物精神紧张的态势,直接反映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事件。

像这一主题的画在《站立在米索伦基废墟上的希腊》(1827)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德拉克洛瓦还是一个地道的“文人画家”。

1825年春,他开始到英国旅行,对英国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中得到了启发。

他酷爱拜伦、莎士比亚、歌德等人,并从他们的作品中寻找题材,创作了《萨达拉帕之死》(1827)《哈姆雷德》及《在书斋里的浮士德》等画,从这些画中我们都不难看出画家对文学题材的爱好,画中色彩更为丰富鲜明,笔触豪放,体现了“奔放的感情,热爱自由的理想”。

[3](P456)浪漫主义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当代性,这在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着人民》(1830)上得到印证,他把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成为一件最鲜明的浪漫主义作品。

此画反映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巴黎工人、知识分子和市民们反对波旁王朝封建专制,英勇战斗的情景,引导他们前进的是象征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共和政体的自由女神,她一手拿枪,一手高举着大革命时期的红、白、蓝三色旗,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最动人、最美丽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

整个画面“强烈的光与影所造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热的色彩充满着动力之构图,形成了一种热烈、激昂的气愤和跃动、奔放而生动的画面,再加上烟雾弥漫的环境所造成的动乱情景,使得这画面具有感人的力量。

这幅作品除了内容革命性之外,在构图上主体突出,人物众多而集中,形象生动而意志坚强,色彩和明暗的对比都显得十分鲜明强烈,具有积极意义的象征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作品。

”[3](P458)此画的出现使年仅32岁的德拉克洛瓦成为浪漫主义的领衔人物。

德拉克洛瓦对东方的风土人情和民族艺术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爱好。

1832年他到摩洛哥、阿尔及三明学院学报第23卷94・・利亚等地旅游访问,收集了大量素材,并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他不但在东方的地毯、丝织品等工艺上学到了一些高纯度的色彩对比知识,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他的社会生活。

这些对他的艺术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回国后,他创作了《阿尔及利亚的妇女》(1834)、《阿拉伯幻想曲》(1834)、《摩洛哥犹太人的婚礼》(1839)、《摩洛哥的猎狮》等作品。

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和肖像画以及一系列的装饰建筑物的大型壁画。

德拉克洛瓦许多作品“色调的丰富多彩令人惊讶,它们是淡紫色、蓝色、赭色、玫瑰色和大红色等。

他对色调给予了极大的注意,对于色彩的协调问题,运用色彩的对比问题,使用补色的问题倍感兴趣。

”[5](P229)他在这方面的成就为后人所关注,并得以发展。

德拉克洛瓦的美术遗产是硕大无比的,他的一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他“为艺术自由而斗争”的一生。

三德拉克洛瓦的艺术实践备受当时和后人的关注,他的每一笔素描、每一笔色彩,都成了人们争议的对象。

不少人称其为“拙劣的素描家和杰出的色彩家”。

[6](P109)难道德拉克洛瓦真的画不好素描吗?要知道,他出身于新古典派宗师达维特的门徒的正规画室,受过严格的素描训练,有他的早期素描人物为证。

德拉克洛瓦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色彩大师,同时也是非常重视素描的大师,在他死后所留下近7000多件的素描作品中足以说明这一点。

他自己也说:“色彩总是占据着我,但是素描更先控制了我。

”[6](P113)歌德就肯定他的素描“非常灵巧”。

不少人也推崇他的素描价值。

由此可见,一个出色的色彩画家,如果没有坚实的素描基础,那是不可想像的。

但是,德拉克洛瓦仍然是一个很难给予定论的画家,即使是在一些倾慕他的人当中,对他的评价也说法不一。

我们可以从他大量的优秀美术作品和日记中看出,他不但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凡的作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