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区ds区和f区元素
三、单质的化学性质
1、活泼性及反应性能
大多数Eθ(Mn+/M) 较小甚至为负值(M有还原性)
①与酸反应。(第一过渡系与稀酸)
②与活泼非金属反应。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活泼性降低 同一族从上到下,活泼性降低 第一过渡系属活泼金属范围 (Cu 除外 ) ,第二、三过
渡系属不活泼金属范围(Y,La,Cd除外) 。
左
氧化态先升高后降低 右 上 同族 高氧 化态 趋向 稳定 下
3、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 • 同一周期:从左→右 酸性↑ 碱性↓ 如:Sc2O3 TiO2 CrO3 Mn2O7 碱性 两性 酸性 强酸性 • 同一族:从上→下 酸性减弱(氧化态相同) • 同一种元素:氧化态↑ 酸性↑ 如: MnO2 Mn2O3 MnO3 Mn2O7 碱性 弱碱 两性 酸性
• 从左至右:电负性、电离能增大;金属性减弱
• 从上到下:电负性、电离能增大;金属性减弱 • 但有交错
二、单质的物理性质
• ①半径较小→密度、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W的熔点最高。 • ②含有较多 d 电子,能级交错→具有金属光 泽,导电导热,大多有磁性。 • ③金属晶体通过金属键结合→具有良好的延 展性、机械加工性。
FeO:黑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不溶于水,可做催化剂、颜料、除 锈剂 Fe3O4{FeⅢ[(FeⅡFeⅢ)O4}:铁磁性材料、 电阻材料
b、氢氧化物
Fe(OH)2很不稳定,容易被氧化。例如:向亚铁盐 溶液中加入碱,先得到白色Fe(OH)2,随即被空气 氧化成红棕色Fe(OH)3: Fe2+ + 2OH- = Fe(OH)2↓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实为水合氧 化铁Fe2O3· xH2O)
第二节 铬和锰
一、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1、铬:
• ①银白色有光泽金属,熔沸点很高,铬的硬度最大。
• ②耐腐蚀性(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不溶于 浓HNO3和王水。 • ③与酸反应(无氧化膜)。与稀HNO3、H2SO4 Cr2+ (蓝色) 、Cr3+ (绿色) • ④与非金属反应 • ⑤易形成合金
2、锰
• 白色金属,质硬而脆,一般使用锰合金,锰钢, 耐磨,抗冲击, 耐腐蚀。 • 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与非氧化性稀酸作 用放出H2。
二、铬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物 CrO3
洗液 : K2Cr2O7(s)+2H2SO4(浓)=2KHSO4+2CrO3↓+H2O • b、Cr2O3绿色粉末,不溶于酸和碱,作催化剂。 (NH3)2Cr2O7 = Cr2O3+N2+4H2O
(血红蛋白是血红细胞(红血球)中的载氧蛋白,在动脉血 中把O2从肺部运送到肌肉,将O2转移固定在肌红蛋白上, 并在静脉血中将CO2带回双肺排出)
煤气中毒:是因为血红蛋白优先与CO结合,失 去了载氧功能
二、铁( Ⅱ 、Ⅲ)离子的鉴定
1、Fe2+离子的鉴定
Fe2++[Fe(CN)6]3-+K+=KFe[Fe(CN)6]↓(蓝色) 2、Fe3+离子的鉴定
原子失电子变成简单阳离子时总是先失去最外层电
子,按规则,失电子的先后次序是:
np>ns>(n-1)d>(n-2)f
最后一个 电子进入
64s2 Fe 3d 26
Fe2+
Fe3+
[Fe2+]3d64s0
[Fe3+]3d54s0
1、原子半径
过渡元素原子半径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周期 四 五 六 IB Cu Ag Au II B Zn Cd Hg
一、铜、锌、汞单质的性质及其用途 铜:
• 呈紫红色,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易与其它金 属形成合金。化性不活泼,只能溶解在硝酸、浓 盐酸及热的浓硫酸中。+1、+2价。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Cu+4HCl(浓)=2H[CuCl2]+H2↑ • 在潮湿空气中放久后,铜表面会生成一层铜绿 2Cu+O2+H2O+CO2→Cu(OH)2· CuCO3
4、配位性质 • d轨道未充满,可接受配体提供的孤电子对而表 现出较强的配位能力。 5、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磁性 • 大多数有磁性。(与其含有未成对d电子有关) • 根据未成对电子数 n可判断配位情况确定高自 旋或低自旋。
6、水合离子的颜色 由于含有d电子且轨道未充满; d电子可吸收可 见光发生电子跃迁使离子显示出互补色。
二、铜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数为+1的化合物 Cu2O: ①对热稳定 ②与酸发生歧化反应 ③溶于氨水和氢卤酸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4[Cu(NH3)2]+ + O2(g) + 2H2O + 8NH3 = 4[Cu(NH3) 4]2+ + 4OH无色 空气 显强还原性(可除去O2) 蓝色
2、氧化数为+2的化合物 a、氢氧化铜和氧化铜 Cu2++2OH-=Cu(OH)2↓ Cu(OH)2显两性: Cu2+ ← Cu(OH)2 → Cu(OH)42既溶于酸,又溶于过量浓强碱→蓝紫色[Cu(OH)4]2Cu(OH)2+2NaOH=Na2[Cu(OH)4]
(n-1)d1~10ns1~2
ⅢB~ⅡB
10列
d区、ds区、f区:过渡元素(过渡金属) f区:
镧系 57La ~ 71Lu 镥 (15 种元素) 4f 2~145d 0-1 6s 2 锕系 Ac~
89 103
Lr 铹(15 种元素)
→“内过渡元素”
5f 0~146d 0~1 7s 2
第一节 d区、ds区元素的通性
第十一章 d区、ds区和f区元素
Transition Element
第一节 d区、ds区元素的通性
一、原子结构特征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二、单质的物理性质 三、单质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铬和锰
一、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二、铬的重要化合物 三、锰的重要化合物 四、铬、锰离子的鉴定
第三节 铁系元素和铂
一、铁及其化合物
2、氧化数特征
元素 Sc Ti +2 +2 +3 +3 +4 V +2 +3 +4 +5 Cr +2 +3 +4 +5 +6 Mn +2 +3 +4 +5 +6 +7 Fe +2 +3 +4 +5 +6 Co +2 +3 +4 Ni +2 +3 +4 Cu +1 +2 Zn +2
(划横线表示常见氧化数)
四、铂类配合物抗癌药物
Cis - [PtCl2(NH3)2] 顺铂: 有抗癌活性 (影响 DNA 合成) Cl NH3 \ / Pt / \ Cl NH3 Trans - [PtCl2(NH3)2]反铂:无抗癌活性 Cl NH3 \ / Pt / \ H3N Cl
第四节
铜、锌、汞
(ds区,I B、II B族)
工业用途:干电池去极化剂,火柴助燃剂,某些 有机反应的催化剂,以及合成磁性记录材料铁氧 体MnFe2O4的原料等。
熔融
D
3、KMnO4 • 深紫色晶体,水溶液紫红色。
酸性介质:Mn2+
• 强氧化剂,还原产物 中性介质:MnO2
碱性介质:MnO42-
• 2KMnO4(s)+H2SO4(浓)=Mn2O7+K2SO4+H2O
一、原子结构特征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 (n-1)d1~10ns1~2 (Pd:4d105s0) • d电子数较多,d电子可部分或全部成键 • d轨道未充满,可接受电子
中性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随原子序数的变化:n 和 l 竞争。 例外:Z = 24,41 ~ 46: “能量最低原理” 24 Cr 铬 3d54s1 不是 3d44s2 异常 41 Nb 铌 4d45s1 不是 4d35s2 42 Mo 钼 4d55s1 不是 4d45s2 43 Tc 锝 4d65s1 不是 4d55s2 E4 d < E5 s 44 Ru 钌 4d75s1 不是 4d65s2 45 Rh 铑 4d85s1 不是 4d75s2 46 Pd 钯 4d105s0 不是 4d85s2
三、锰的重要化合物
1 1、Mn(Ⅱ):具有还原性 Δ Ag+ -+10SO 2-+16H+ 2Mn2++5S2O82-+8H2O = 2MnO 4 4 Δ
2Mn(OH)2+O2=2MnO(OH)2↓
白色
棕色
2、MnO2 • 黑色粉末,具有氧化、还原性 • MnO2+4HCl = MnCl2+Cl2↑+2H2O • 2MnO2+4KOH+O2 = 2K2MnO4+2H2O
同周期从左到右先减小后增大 Ⅷ
同 族 从 上 到 下 略 增 加
30
5~6 周 期 基 本 接 近
原子半径/pm
20 Sc Ti V Cr Y Zr Nb Mo La Hf Ta W
Mn Tc Re
Fe Ru Os
Co Rh Ir
Ni Pd Pt
Cu(●-●) Ag(■-■) Au(▲-▲)Leabharlann 2、电负性、电离能Δ
锌、汞:
锌:银白色金属,低熔点,两性金属 汞:液态,可形成汞齐,有生物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