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考试卷

2013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考试卷

图32013年市夏季普通高中地理会考读图1“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 .二级 B .三级 C .四级 D .五级 2.甲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它 A .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B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A .产生磁暴和极光B .维持地表温度C .增强大气逆辐射D .减少旱涝灾害 读图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4.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B .生物圈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 C .大气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 .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5. 联系图中四大圈层,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水循环D .海陆变迁 读图3“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6~7题。

6.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 —— 重熔再生 B .② —— 外力作用 C .③ —— 冷却凝固 D .④ —— 变质作用7.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①作用形成的是A .火山B .风蚀蘑菇C .溶洞D .冲积平原 2013年4月20日,省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

据此完成8~9题。

8.造成芦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 .变质作用B .地壳运动C .火山喷发D .人类活动 9.对芦山地震灾情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应用的是A .全球定位系统B .遥感技术C .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地球 10.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A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B .滨海地区的海陆风C .阴天时昼夜温差小D .春季多沙尘暴天气 读图4“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表示东北信风带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 12.①控制下的气候特点是A .高温多雨B .炎热干燥C .温和多雨D .寒冷干燥13.大陆西岸受③、④交替控制的典型气候类型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图1 图2 图4读图5“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图西洋中低纬海区的洋流A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B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寒流C .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D .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15.若位于①海域的钻井平台石油泄漏,首先受到污染的渔场是A .渔场B .道渔场C .秘鲁渔场D .纽芬兰渔场16. 图中由②地到③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 .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融化速度逐渐加快。

据此完成17~18题。

17. 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A. 游客增多B. 牧场缩小C. 气候变暖D. 径流减少 18. 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影响是A. 山地雪线下降B. 农业条件改善C. 河流汛期消失D. 生态环境变化据报道,市民三年后有望用上来自渤海的淡化海水。

据此完成19~20题。

19.市水资源利用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 .河流频繁改道B .生产用水被严重污染C .人均水资源少D .居民饮用水供应困难 20.向市输送淡化海水的主要目的是A .减少污水排放B .缓解用水紧C .促进节约用水D .降低用水标准 读图6“2012年四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是A .甲B .乙C .丙D .丁 22.与图中丙国人口增长模式一致的有①埃及 ②日本 ③加拿大 ④肯尼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3年市将在四环外轨道站点建成多个供市民停车换乘的P+R 停车场。

早上市民可以驾车停入停车场,换乘地铁上班;下班后坐地铁到达停车场,再驾车回家。

据此完成23~25题。

23.停放在P+R 停车场的汽车主要来自A .四环以外的住宅区B .城市中心的商业区C .四环以外的工业区D .城市中心的行政区 24.市建设P+R 停车场可以A .缩小居民出行围B .缓解城区交通压力C .提高地铁运营能力D .消除郊区大气污染 25.在新建地铁沿线,住宅区和大型商场不断涌现,这体现出图5 图6A.交通是影响特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B.交通是影响住宅区选址的首要因素C.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D.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读表1“中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完成26~28题。

26.表中反映出中国城市化的表现有①人口总数增加②城镇用地规模扩大③城镇人口数量增加④城镇人口比重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7.表中所示时段,中国大量乡村人口迁入城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环境因素B.文化因素C.历史因素D.经济因素28. 城市化进程过快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居住条件恶劣B.人口老龄化突出C.大气污染严重D.社会劳动力不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据此完成29~30题。

29.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A.环境承载力增大B.人口合理容量增加C.人口增长变缓D.人口数量急剧减少30.中国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育观念,这反映出各地具有不同的A.地域文化B.自然环境C.人口政策D.医疗水平2013年4月18日,平谷第十五届国际桃花音乐节开幕。

据此完成31~32题。

31.与市其他区县相比,平谷区生产优质大桃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A.特有的土质B.充足的热量C.丰沛的降水D.复杂的地形32.近年来,市平谷区的大桃远销海外,主要是因为①自然条件改变②交通运输改善③税收政策变化④保鲜技术进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读图7“甲、乙两类工业生产成本比重示意图”,完成33~35题。

图733. 图中甲类工业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科技投入B.原料运费C.工资投入D.产品运费34. 图中甲类工业产品在当地市场销售,最可能的运输方式是A.航空运输B.公路运输C.管道运输D.海洋运输35. 与乙类工业区位要求相符的工业部门是A.航空航天工业B.电子装配工业C.水产品加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读图8“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36~39题。

图836.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A.库布齐沙漠B.呼和浩特市C.土默川平原D.阴山山脉37.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A.地质条件稳定B.年降水量增多C.灌溉条件改善D.黄河水量减少38.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湿地破坏B.土壤盐渍化C.水土流失D.森林锐减39.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B.海拔C.水源D.热量省市至市“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输电示工程,将于2013年10月底投入运营。

据此完成40~42题。

40.与市相比,市A.服务围小B.服务种类多C.城市等级高D.城市规模大41.“皖电东送”的主要原因是市与市A.资源利用水平差异大B.能源生产和消费差异大C.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D.人口增长和分布差异大42.“皖电东送”对市的影响有①增加就业压力②缓解能源紧③改善大气质量④降低用电成本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近年来,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热带雨林正遭到严重破坏。

据此完成43~44题。

43.亚马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可能造成A.全球大气中的CO2含量减少B.全球年平均降水量增多C.当地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D.当地河流泥沙含量减少44.亚马热带雨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①采伐与造林相结合②大力发展种植业③建立自然保护区④迁入大量人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近年来,广西通过在西江航运干线上建设船闸,提高西江“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据此完成45~46题。

45.船闸建成前,限制西江航运干线通航能力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结冰期长B.能源短缺C.市场需求量小D.河流落差大46.西江下游地区为控制当地的洪水灾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加固大堤,疏浚河道B.发展林业,改善气候C.开发旅游,兴建大坝D.发展水电,开采矿产读图9“自治区示意图”,完成47~48题。

47.自治区成为中国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是①交通运输便利②农牧业基础好③能源资源丰富 ④劳动力素质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8.自治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提高能源外运能力 ②减少能源加工转化 ③加速调整产业结构 ④加强能源综合利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读图10“市某日PM2.5浓度变化图”,完成49~50题。

49. 图中PM2.5浓度高峰出现时段A .风力强劲B .工地扬尘增多C .阴雨绵绵D .汽车尾气激增 50.可以有效减少市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是A .减少废气排放B .实施人工降雨C .加强环境监测D .居民减少外出1.读图11“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图12“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图11中MN 表示 。

(2)图11①~④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是 、 。

(填序号)(3)图11中②位置的日期是 ,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4)图12所示地点的纬度是 (选择填空)。

A .0ºB .23º26´SC .66º34´N ºS(5)图11中地球由①向②位置运行过程中,图12,且昼 夜,此时段 (选择填空)。

A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B .太阳直射点自北向南移动C .日出时间逐渐变早D .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2.读图13“2013年3月16日23时中国局部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甲地受 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为 。

(2)图示时间市的风向为 。

与市相比,市的风力 ,判读依据是市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图9 图10图13 图11力 。

(3)图中A 天气系统是,其移动方向是 。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市的天气特点是 。

(4)图中A 天气系统过境时,给市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等。

3.读图14“中国东北地区某地小麦收割景观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资料: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进东北地区节水增粮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继续实施“北粮南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