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篇一: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学习理解句子的方法。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引导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谈话导入:1、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语段、篇章读给大家听?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我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热爱生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生命》。

二、新授:1、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名篇《生命生命》,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反复两次。

)是啊!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 作题目呢?请同学们捧起书,齐读课文第一句。

3、过渡:是啊,人人都有生命,我们却很少去关注它,思考它。

作者在思索:“生命是什么?”我们也在问:“生命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题目?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去感悟去思考。

4、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与生命有关的几个事例,每个事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第二段主要讲了什么?师:边板书边总结:作者是从“求生的飞蛾”,身上知道了生命是什么。

(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呢?生答(砖缝中的瓜苗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师:边板书边总结:作者是从“生长的瓜苗”身上知道了生命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谁,干什么?生答(我静听自己沉稳而律动的心跳)师:边板书边总结:“律动的心跳” 作者是从自己的心跳感受到了生命是什么。

5、作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三个事例告诉了我们生命是什么,你能回答了吗?(生命是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

)6、生命无处不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注意:你能从画面中哪些事物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出示多媒体课件:劳作的蜜蜂、出壳的小鸡、搬运食物的蚂蚁、盛开的鲜花、千手观音图。

)师:“我从劳作的蜜蜂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你呢?7、揭示并过渡: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告诉了我们生命是什么(擦去第一个问号)。

是啊,生命无处不在,然而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却常常忽略了生命的存在,所以作者被求生的飞蛾震惊:暗示读:『出示:我感到一股――鲜明!也被顽强的种子折服:暗示读:8、请大家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在感受深的地方作上记号。

9、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1)我读懂了“我的心跳就是我的生命”。

(2我读懂了“我可以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也可以白白糟蹋自己的生命”。

(3)我读懂了“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10、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齐读,这句话讲了我们对待生命的两种态度,能找出两个关键词吗?(好好地使用、白白地糟蹋)a 给“糟蹋”换种说法(浪费、不珍惜)b 怎样叫“白白地糟蹋”?(揭示理解方法:联系生活一讲就明白了)c怎样叫“好好使用生命”呢?我们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告诉我们飞蛾是怎么好好使用生命的?香瓜子又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有关句子)11、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人对待生命都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既可以(),也可以()。

那作者究竟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句。

d 对自己负责是指什么?(好好使用生命)比较句子:我要对自己负责。

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你发现了什么?(作者下定决心)该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读)12、作者这样说了,她是这样做的吗?让我们走进本文作者杏林子,看她是怎样对自己负责的。

(介绍杏林子其人)杏林子也曾经有过美好的童年。

然而在12岁那年,她不幸患上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硬化,这意味着她的一生将失去行动的自由,只能在轮椅中度过余下的光阴。

但是坚强的杏林子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四十多年来,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凭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坐在轮椅上写下了80多部文学作品,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台湾100多万残疾人作出了贡献。

她离世之后,家人根据其生前遗愿把躯体捐给医院供医学研究。

她有一句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师:杏林子就是这样对自己负责的,她深深地珍爱着自己的生命。

(板书:珍爱)让我们记住她的这句名言,读: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把这句话深深地刻在心上,再来一次: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13、过渡:同学们,杏林子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对自己负责”的庄严承诺。

所以,课文最后她深有感触地说道──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有不理解的地方吗?(1)、理解:“生命短暂”、“无限的价值”、“活得光彩有力”。

“有限的生命”:为什么说生命是有限的?谁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对比: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人的寿命再长,不过七八十年光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短暂。

所以,生命是有限的。

)“无限的价值”: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人也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来举例说一说。

课件:虽然生命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是啊,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却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他活得光彩有力。

(板书:光彩有力)14、小结:是啊,同学们,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好好地使用自己的生命,不仅使自己活得充实、也给他人带去方便、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都可以让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我们都将活得──光彩有力。

小结学法:我们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白了吗?15、这段话写得多好啊,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好它呢?请大家一边练习,一边揣摩。

三、感悟升华16、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对生命一定有了许多的感悟。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17、同学们,你们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题目,现在能回答了吗?她在强调什么?她想提醒我们什么?(生命宝贵,要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短暂,要珍惜生命,使自己的一生活得光彩有力。

)(擦去第二个问号)齐读题目:是啊,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热爱生命,读课题──生命生命;生命是短暂的,要珍惜生命,读──生命生命;生命可以创造无限价值,要好好使用生命,读──生命生命;课文留给我们对生命无尽的思考(板书:??)同学们,带着深深的思索,再读──生命生命18、最后,让我们在一首吟咏生命的诗歌中结束今天这节课:(配乐:师生朗诵)热爱生命我望着蓝天,热爱生活,彩霞是那样的绚丽。

珍惜生命。

我望着大地,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

万物都充满生机。

亲爱的朋友们,小鸟在蓝天上飞翔,让我们抖开腾飞的双翼,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拥抱美好生活,生活是这样的多彩,充实人生意义!生命是如此美丽。

人生的分分秒秒,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板书:生命生命??求生的飞蛾生长的瓜苗珍惜生命,活得光彩有力!律动的心跳教学反思:《生命生命》这篇充满哲理的散文,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件小事,传递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独特生命体验和感悟。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对“生命”这个如此宏大的话题有自主地、个性的感悟,是我这节课想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试图通过“由题入手,关注生命”“品读词句,感受生命”“拓展资料,情感升华”“回归课题,感悟生命”四个层次,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词析句,读出自己的感受,以课堂为起点引发孩子们对生命的感悟。

文中的三件事例非常清楚,并都采用叙事+感受的段式来记叙,于是我就让学生通过读,用心去发现、去体会,找感受的句子对学生来说应该不成问题。

接下去重点就要解决怎么悟、悟出层次的问题。

而且三件事例中的三处的感受不能上得如出一辙,要有变化。

于是在感悟第一、二个事例中的句子时,通过让学生找关键词语,通过一遍遍转换角色的朗读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飞蛾求生”中鼓励自己要活下去;”从“瓜苗破土”激励自己要坚强。

而且又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升华朗读课题中,切身体会到“生命”这一沉重话题的厚重意义。

在感悟第三个事例时,让学生在这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声中,认真、郑重、自豪地告诉自己、同桌和老师——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引出了这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也给了杏林子以启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并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飞蛾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香瓜子又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从对杏林子的介绍中你又知道了杏林子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联系实际生活举个例子来说说怎样做是在白白地糟蹋生命?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杏林子的决定就是必须对自己——负责。

最后拓展提升时,在深情的音乐声中,通过对诗歌的朗诵,让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有进一步的升华。

篇二:19、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执教者】平原镇中心完小牟永江【教材分析】《生命生命》这篇文章编排在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这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正像居里夫人所说“生活对于任何人都并非易事”,在小学学习、生活中,将面对种种困难,这一单元的文章告诉我们怎样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不幸,从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生命生命》写的都是寻常小事: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美好的人生。

这篇散文,语多不赘,尽意而止,非常简洁,向你娓娓道来生命的真谛,学生认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可以在作文选材方面有所收获。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生命这个沉重话题的理性思考可能很少或者比较肤浅,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人生的问题并且真正有所收获,不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调动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和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策略】1、指导学生朗读: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本节课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语音准确,停顿恰当,初步读出语气,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力求使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在读的过程中辨析作者选材的精当,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