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贷款利率、不良贷款率和净息差的国际比较

贷款利率、不良贷款率和净息差的国际比较

贷款利率、不良贷款率和净息差的国际比较贷款利率、不良贷款率和净息差是涉及银行业金融机构乃至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且三者之间彼此关联,各方面关注度很高。

不少人认为,我国的贷款利率在国际上处于高位,银行息差也是过大的。

但是,就此问题所做的详实的国际比较和实证研究却并不多见。

为此,我们对贷款利率、不良贷款率和净息差进行了国际比较,以利于客观评估资金价格和银行业发展状况。

各经济体贷款利率比较
贷款是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的最重要的金融产品之一,贷款利率也是资金价格的重要表征。

由于绝大多数经济体贷款利率都由市场和金融机构自主决定,不同机构、不同期限以及不同项目的贷款利率可能都存在差异,需要找到有较好可比性的贷款利率进行比较。

为此,我们使用了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DI)中的有关数据。

在世行的数据中,各经济体贷款利率品种有所不同,如中国为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美国为最优贷款利率,但都是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利率品种,能够大体反映贷款利率的总体情况,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我们选择了除欧盟外的G20经济体数据进行了比对。

个体银行数据来自各家银行[]的财务报告及Bloomberg数据库。

此外,我们还从APP Store应用程序World Factbook中选择了不同区域有代表性的39个经济体的最优贷款利率数据。

对比表明:
(一)发达经济体贷款利率相对较低。

2000年至2013年,G20经济体的年均贷款利率分布在1.73%至49.22%之间,其中日本最低,巴西最高。

分类看[],发达经济体平均贷款利率为 4.05%,而新兴经济体和金砖国家分别为10.77%和18.24%(除巴西外为10.49%,与其他新兴经济体接近)。

从个体银行的数据看,
发达经济体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也相对较低。

2009年至2013年,发达经济体银行的年均贷款利率为4.09%,低于金砖国家的10.37%和新兴经济体的10.48%。

(二)我国贷款利率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2000年至2013年,中国年均贷款利率为5.86%,明显低于新兴经济体和金砖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单个银行看,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9年至2013年其年均贷款利率为5.58%,显著低于新兴经济体和金砖国家银行水平。

以2013年情况看,中国贷款利率较新兴经济体平均水平低2.78个百分点,较金砖国家平均水平低6.33个百分点。

(三)以最优贷款利率衡量,我国亦处于全球相对较低的水平。

最优贷款利率一般指商业银行提供给最优质客户的利率。

在我们对比的全球39个不同经济体中,仅有5个经济体最优贷款利率较中国更低,若除去新加坡、韩国等较为发达的新兴经济体,则只有马来西亚、墨西哥、菲律宾等个别国家比我国更低;有33个经济体最优贷款利率高于我国,其中有24个经济体利率水平超过10%,有11个经济体在15%以上。

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实际上是全球各国的常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