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双重行动“模式
受众把关
受众把关更重要
参考文献
• 林斌《互动传播时代的“把关人”》(《科教导 刊》(中旬刊)2010年03期) • 黄旦 《“把关人”研究及其演变》 (《国际新 闻界》1996年04期) • 《新闻大学》2011年第二期总第108期 • 唐乐《从“传者—受者到“对话者”—web2.0时 代组织外部传播的传受关系分析》 复旦大学新 闻学院
互动传播时代的“双重行动” 互动传播时代的“双重行动”理论
案例说明
• 微博官方辟谣
• 双胞胎,8岁,星期一晚放学,至今 未归学校,发现者速联系,重金劳 谢……”,2011年9月30日,一条 年 月 日 一条“江 苏双胞胎走失”的微博非常火爆,到 中午时转发次数已经破万,下午新浪 微博虚假消息辟谣官方账号发出微博 称,所谓走失的江苏双胞胎,实际上 源自曾在江西广昌县一家保育院就读的 男孩。
案例说明
• 【第二把关人】网站管理员、官方微博 第二把关人】 • 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虽然 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 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 其中的第一阶段是 新闻采集,第二阶段 是 新闻加工。第二阶段的把关 活动更具 有决定性作用。
“双重行动”模式理论 双重行动”
• 【背景 认为怀特所谓的“把关人”与卢因把关 背景】认为怀特所谓的 把关人” 背景 认为怀特所谓的“ 人理论不符—— 人理论不符 • 卢因: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角度,对信息进行筛选 卢因 与过滤的传播者 怀特: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后的信息 怀特 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 巴斯:双重行动模式 巴斯
“双重行动”模式理论 双重行动”
• 1969年巴斯《使守门人概念更趋完善》
未经加工 的新闻 新闻采集 者 新闻稿 新闻加工 者 成品
第一阶段 如: 写作者 记者 当地的编辑
第二阶段 如: 编辑 改稿人员 翻译者
“双重行动”模式理论 双重行动”
• 【进步】
•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 把关模式的完善 • 巴斯将“个体把关人”的研究从怀特对单 个新闻加工者的研究拓宽为对明显分为两 类的多重“把关人”的研究。
案例说明
• 史上最不靠谱假新闻——《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 史上最不靠谱假新闻——《 —— 怀孕》 怀孕》 • 【“新闻”】《新民晚报》记者李嘉、刘静 新闻” • 【真相】东方网记者刘轶琳、桑怡。经查证,该 真相】 帖内容纯属虚构。据悉,康桥派出所并无接到这 样的报案。与此同时,公安人员已向《新民晚报》 查实,也不存在“李嘉、刘静”两位记者。 • 【点评】网站管理者 “下海”该为“上海” 点评】
谢谢! 谢谢!
• 卢因提出概念,开把关理论研究之先河;怀 特的把关理论,只是把关的一种初级理论, 是“一级把关”;巴斯的把关理论是“多级 多级 把关理论” 把关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的关键把关 角色。
“双重行动”模式面临挑战 双重行动”
网络信源开 放
不存在明显把关人
传者把关VS 受着把关
传者、受着界限模糊
多为“事后筛选”
传者VS受者 传者VS受者 VS
口语传播时代
低效率传播 相对平等、交互程度高
大众传播
较高效率传播 不平等、交互程度低
Web2.0时代
更高的效率传播 重新趋于平等、高交互性
“传”、“受”具体变化
信息内容 传受身份 公众生产、 的“组织 社会公众 处于互换 发布信息 中心”立 的新聚合 的动态过 的质量提 场趋于多 趋势 程中 高 元化
中国把关具体状况分析
【关键词】 • “喉舌论” • 圈子理论 • 舆论导向
• 【单独来看 他认为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 单独来看】 单独来看
传播媒介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是信息流通 渠道上的主要把关人。——是微观层面的把 关:信息流通中的施控 施控问题。 施控
• 【在把关理论的整体框架中来看 在把关理论的整体框架中来看】 在把关理论的整体框架中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