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细胞外基质

6细胞外基质


纤连蛋白每个亚基有数个结构域,RGD三肽序列是 被细胞识别的最小结构单位 纤连蛋白的膜蛋白受体为整联蛋白(integrin)家族 成员,整联蛋白有与RGD高亲和性结合部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纤连蛋白异构型的多样化

对细胞迁移有导向作用
2、基膜与层粘连蛋白(Basal Laminae)
A、基膜:动物上皮细胞层基部的下方均具有一薄
Figure 19-47 Type IX collagen. (A) Schematic drawing of type IX collagen molecules binding in a periodic pattern to the surface of a type-II-collagencontaining fibril. (B) Electron micrograph of a rotary-shadowed type-II-collagencontaining fibril in cartilage sheathed in type IX collagen molecules; an individual type IX collagen molecule is shown in (C). (B and C, from L. Vaughan et al., J. Cell Biol. 106:991-997.)
Gly-X-Y
(2) α肽链氨基酸组成: Gly 1/3 Pro及Hypro1/4 Hylys 胶原肽链一级结构特点: 具有Gly—x—y重复序列; x—Pro;y—Hypro或Hylys氨基酸组成 (3) 胶原蛋白是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中合成,进行转 运
影响胶原装配的因素 羟基化作用:羟基化与三股螺旋的稳定有 关,Vc是脯氨酸羟化酶的辅助因子,Vc缺乏 导致羟化不足,不能形成稳定的胶原原纤维, 血管皮肤变脆易出血,坏血病. 基因突变 胶原分子间的交联:分子间靠赖氨酸残基形 成共价键增加牢固性 原纤维结合胶原
受体协作,既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结合,也可引 发细胞对某些生长因子发生反应。
二、纤维蛋白
构成细胞外基质的纤维蛋白主要有四类:
胶原、弹性蛋白、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
(一)胶原(Collagen) 胶原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 (总量的25%以上)。 细胞分泌产生的
(1)胶原纤维 胶原原纤维胶原分子前胶原 肽链
作业
解释名词:内吞作用、吞噬作用、受体介导 内吞、穿胞运输、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Na+-K+泵、协同运 输

举例说明受体介导内吞的过程及其意义。 参与物质穿膜运输的运输蛋白包括哪几类? 各有何特点?
第五章 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
细胞外基质(EM)与细胞外被(CC)的不同之处
与透明质酸比,其它糖胺聚糖的特征


含硫酸基 链短,不到300个单糖 与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蛋白聚糖 由细胞合成分泌的
2、蛋白聚糖(proteoglycan)
蛋白聚糖由糖胺聚糖与芯蛋白(core
protein)的丝氨酸残基共价接合,一条芯
蛋白共价结合数百条糖胺聚糖
若干个蛋白聚糖借连接蛋白与透明质酸结合成 多聚体
蛋白聚糖多样化,分子量巨大

蛋白聚糖芯蛋白的分子量变化(1-6万)及 氨基酸序列变化多样
结合的糖胺聚糖链花样繁多,加上硫酸化 的修饰 若干蛋白聚糖借连接蛋白与透明质酸结合 形成蛋白聚糖聚集体



蛋白聚糖功能:
1、渗滤作用:蛋白聚糖在细胞间形成一个水化空间,
由GAG链构成的凝胶具有选择筛的作用。可按分子和
细胞的大小及携带电荷的性质、多少,对穿过筛孔的
运输进行调解。
2、细胞间化学信号传递:蛋白聚糖可同细胞分泌出
的信号分子结合,如结合生长因子,从而增强或抑制 生长因子的活性。
3、调节分泌蛋白的活性:迁移受阻(作用范围
受限)、抑制空间活动(缓释)、浓集、保护分泌蛋 白。
4、细胞表面的辅助受体:可与细胞表面的适当

EM是通过与细胞质膜中的EM受体结合,同细胞 建立了相互关系。实际上EM是细胞的分泌物在细 胞附近构成的精密结构。

CC是由质膜中的糖蛋白和糖脂伸出的糖链组成的
质膜表面结构。

* 定义:多细胞生物体的组织中除了细胞成分外, 在细胞之间尚存在有非细胞性的细胞间物质,它
们是由一些蛋白质和多糖大分子构成的精密有序
胶原纤维——白纤维 弹性纤维——黄纤维(具弹性) 成分: 富含Gly、Pro 不含Hylys 极少 Hypro 结构:无Gly—x—y重复序列

(三)非胶原性粘合蛋白 1、纤连蛋白(fibronectin)
糖蛋白(含糖4.5%-9.5%) 二聚体,“V”字形 RGD ( Arg-Gly-Asp )序列,被细胞表面整联蛋 白识别结合
特点:吸水作用强,吸水膨胀,可以保湿, 调节细胞外微环境 功能:抵御压力、填充物的作用、润滑作 用、伤口愈合等;是蛋白聚糖的主要结构 组分
Key to the fountain of youth
在婴儿时期,肌肤透明质酸的含量最高,所以 肌肤看上去非常水润。但随着年龄的长大,透 明质酸的含量会减少,到了30岁大约只剩下原 来的50-60%,而到了50岁,就减少到30-40%。
层细胞外基质(40-120nm),此层结构称为基膜。
在结构上,基膜把细胞与其下方的结缔组织分
开。
基膜的结构与组成:多种成分组成,包括 IV 型胶
原、硫酸类肝素 —— 渗滤素、糖蛋白 —— 层黏
连蛋白和内联蛋白。
基膜
Figure 19-54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a basal lamina in the cornea of a chick embryo. Some of the epithelial cells (E) have been removed to expos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tlike basal lamina (BL). A network of collagen fibrils (C) in the underlying connective tissue interacts with the lower face of the lamina. (Courtesy of Robert Trelstad.)
(1) 胶原及其分子结构
胶原纤维,直径达几微米 胶原纤维由胶原原纤维(直径10-300nm)组成; 胶原原纤维由首尾连接、成束排列的胶原分子 组成 胶原分子是三条α肽链盘绕成三股超螺旋结构
Figure 19-40 The structure of a typical collagen molecule. (A) A

整联蛋白是大多数基质蛋白如胶原、纤
连蛋白、层黏连蛋白等的受体。

整联蛋白为一大类跨膜糖蛋白,外连细 胞外基质(或细胞),内连细胞骨架。
结合细胞外基质
整联蛋白(Integrin)
的分子结构:
整联蛋白分子是由
α 和β 两个亚基组
成的异二聚体。
质膜
胞质
FN将细胞连接到细胞外基质上
(粘合斑)
整联蛋白的功能:
的结构网络。这些存在于细胞间的大分子结构称
为细胞外基质。

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细胞间质,基膜
网状物
真皮
纤维原细胞
上皮组织的细胞外基质
Figure 19-31 The connective tissue underlying an epithelial cell sheet. largely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that is secreted by the fibroblasts.
model of part of a single collagen a chain in which each amino acid is represented by a sphere. The chain contains about 1000 amino acid residues and is arranged as a left-handed helix with three amino acid residues per turn and with glycine as every third residue. Therefore an a chain is composed of a series of triplet Gly-X-Y sequences in which X and Y can be any amino acid (although X is commonly proline and Y is commonly hydroxyproline). (B) A model of a part of a collagen molecule in which three alpha chains, each shown in a different color, are wrapped around one another to form a triplestranded helical rod. Glycine is the only amino acid small enough to occupy the crowded interior of the triple helix. Only a short length of the molecule is shown; the entire molecule is 300 nm long. (From model by B.L. Trus.)
It consists
胶原
纤连蛋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