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小说与电影 PPT

鲁迅小说与电影 PPT


二、《伤逝》的小说与电影改编
2020/8/30
(一)《伤逝》与易卜生(Henrik Ibsen)
易卜生(1828 —1906)是挪威著名的戏剧家、诗人。易卜生的现实主义倾向 的剧作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他开创的“社会问题剧”真实地反映挪威现实生活, 实质上也剖析了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的特点,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肮脏腐朽的本质, 提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在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坛,易卜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 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启发了中国的现代作家们创作了一系列“问题小说”。
(二)《彷徨》 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初版于1926年,收入了鲁迅1924年和1925年所作的小
说11篇。 《题〈彷徨〉》:“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 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 《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彷徨》共计11篇小说:《离 婚》、《在酒楼上》、《幸福 的家庭》、《高老夫子》、 《示众》、《伤逝》、《弟 兄》、《肥皂》、《孤独者》、 《祝福》、《长明灯》。
《呐喊》与《彷徨》分析:古老中国的勾画与反思
(一)《呐喊》基本情况: 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初版于1923年8月,初版收入 了鲁迅自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小说14篇:
一件小事、 狂人日记、 鸭的喜剧、 端午节、 故乡、 孔乙己、 药、 阿Q正传、 兔和猫 、社戏、 风波、 头发的故事、 明天、 白光
2020/8/30
(二)鲁迅对现代人爱情与婚姻的不断思考
1.1923年12月26日,鲁迅往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演讲,题目是《娜拉走后怎样》, 其中阐述到经济平等是妇女解放的前提,他指出没有经济后盾的娜拉在出走后只 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堕落,要么回来。 2.鲁迅的思考并未止于此。1925年,他写下了短篇小说《伤逝》。就创作的动机 而言,《伤逝》和《孤独者》非常接近。《伤逝》提供给作者的,还是一个老结 论:此路不通。
2020/8/30
作业
选取鲁迅某一小说改编的电影,谈谈小说与电影的异同
谢谢观看
2020/8/30
电影:《伤逝》
《伤逝》是于1981年上映的剧情,爱情电影,由水 华执导,由林盈等主演。涓生受过“五四”运动的 洗礼,对当时的统治阶级怀有不满,但又不能与社 会决裂。他嘲讽自己:我在教育局里做事,就像鸟 贩子手里的小鸟……我很怕日子久了,翅子麻痹,将 来忘却了飞翔。他感到孤独、空虚和寂寞。这时, 子君闯进了他的生活。
鲁迅的创作:多种文体的建构
(一)鲁迅创作准备期(1917年前)大量阅读及文论写作。1911年写有文言短 篇小说《怀旧》。 (二)鲁迅创作第一个高峰期(1918—1922)《呐喊》 (三)鲁迅创作第二个高峰期(1924—1926)《彷徨》、《野草》、《朝花夕 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坟》中的大部分。 (四)鲁迅创作第三个高峰期(1930—1936)8本杂文集、《故事新编》。
2020/8/30
(三)鲁迅的爱情与婚姻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开始于二十年代初, 他不得不面临着对新的爱情与婚姻的担忧。可以说《伤逝》也是鲁迅对自我爱情 与婚姻的思考。
2020/8/30ຫໍສະໝຸດ 三、《伤逝》:现代人的婚姻悲剧
2020/8/30
(一)结构分析:汉堡包结构
小说的开始与结尾是主人公涓生对已经逝去的自己的爱情的“感伤”, 中间为小说的 主体部分,叙述涓生与子君从恋爱到同居、矛盾、分手以 致子君死去的过程,这样的结构布局,是前后的抒情将中间的叙事夹在中 间。
2020/8/30
电影:《阿Q正传》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1年(本片是为纪念鲁迅先生 诞辰100周年而拍摄),根据鲁迅先生同名小说改编,严 顺开主演,影片以辛亥革命后的浙江农村为背景,塑造 了一个贫苦、落后、愚昧的农民形象阿Q。通过这个典型 人物,揭示了当时一些贫苦农民,在封建地主阶级政治 、经济的压迫下及其思想的奴役下,生活上走投无路, 精神上遭受严重摧残的悲惨情景。同时,也含蓄地指出 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弱点——不彻底性。 本片荣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严顺开)
第二章 鲁迅小说与电影
导读:
鲁迅一生除了用戏剧格式写成的散文诗《过客》,以及收入《故 事新编》的《起死》外,没有写过什么剧本,但小说却写了33篇。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半个世纪以来,被搬上银幕的只有《药》《阿Q 正传》《祝福》《伤逝》4篇,占鲁迅小说全部的百分之十二左右, 且都只改编过两次。
2
课程导入
1.“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经济的自足是婚姻的保证。 2.“子君的伟业,仿佛就建立在吃饭之中”——文化的差异促成了婚姻的悲 剧。 3.“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生理激情的消失使婚姻失去了基石。
(四)艺术分析:叙事与心理
1.“手记”的方式:便于抒写涓生的心境
《伤逝》采用主人公涓生手记的形式展现一段爱 情悲剧,这种方式便于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便于 展现男性在婚姻悲剧中复杂的心理世界。
2020/8/30
电影:《药》
《药》是1981年上映的中国电影,由吕绍连导演。梁 音,陈国军,陈琦等人主演。《药》根据鲁迅同名小 说改编。讲述清朝末年,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摇摇欲坠 的统治,疯狂镇压革命。他们押解革命党人游街示众 ,企图杀一儆百。坐落在小镇临街的华老栓茶馆的门 前,一群清朝的遗老遗少们,看着没留辫子的囚犯, 齐声斥责这些“孙中山的同伙”是“奸党逆贼”。革 命者夏瑜听了他们的一派胡言,无比愤慨。教书先生 夏瑜家中只有寡母夏四奶奶,他们子孝母贤,过着清 贫的生活。
2020/8/30
(二)故事分析:五四男女的恋爱与婚姻故事
小说用间隔共分为17个部分,根据叙事理论又可以将 其分为以下3个叙事单元: 第一部分忏悔(1)(伤逝的“伤”); 第二部分逝去的故事(14)(包括恋爱、同居、分手, 分别占3,8,3)(伤逝的“逝”); 第三部分忏悔(2)(伤逝的“伤”)
(三)主题分析:几个潜伏的主题
2020/8/30
电影:《祝福》
电影《祝福》,原著为鲁迅小说《祝福》,夏衍 改编剧本,桑弧导演,白杨主演,1956年由北京 电影制片厂摄制,该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 片。《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 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 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 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2.内心独白: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伤逝》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抒情小说,作者 通过景物的描写与主人公的情感抒发,营造了 小说浓浓的伤感情绪。
3.细节刻画:小说的写实性 细节是小说灵魂,一个个的细节,组成了活灵活现的生活、 人,这也是小说区别于散文、诗歌的地方。《伤逝》的抒情、 议论没有掩盖其传神的细节描写。但是,由于作者的人生经 历,有些地方的展示缺少了细节以及亲历者的逼真性。因此, 美国汉学家夏志清认为《伤逝》有很大艺术缺陷。
20世纪文化名人——鲁迅
3
一、鲁迅生平:中国文化的守夜人
(一)绍兴:童年与少年(1881—1898) (二)南京:求学(1898—1902) (三)日本:求学(1902—1909) (四)杭州与绍兴:任教(1909.9—1912.2) (五)北京:教育部任职(1912.5—1926) (六)厦门、广州:任教(1926.8—1927.9) (七)上海:定居(1927.9—1936.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