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级体教-运动生理学C试卷+答案

2011级体教-运动生理学C试卷+答案


任课教师:
试卷类别:开卷( )闭卷(√)
年 6 月 29 日 下 午 2 点 30 分 三 四 五 总得分 评卷人












_ 学号___

福建师范大学试卷纸
共 11 页,第 1 页
一、判断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对的用十,错的用一) 1.ATP 和 CP 分子都有高能磷酸键,其断裂释放出来的能量,都可被机体直接利用。 2.在正常情况下,有氧氧化是糖分解供能的主要方式。 3.在短时间大强度的剧烈运动时,脂肪分解受抑制,糖代谢的利用大大增强,血乳酸 水平显著增高。 4.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大于慢肌纤维,主要原因之一是快肌纤维的氧化供能速度快。 5.肌紧张是肌肉最基本地反射活动,是维持人体姿势的基础。 6.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 7.激素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仅仅起着信使作用,在信息传递后即被分解而失活。 8. 肌梭是肌肉张力感受器,而腱器官是长度感受器。 9. 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是因为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一直要延续到舒张早期。 10. 运动性疲劳是由运动负荷所引起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机体工作能 力暂时性下降,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抑制。
B.呼气时呈正压 D.憋气时呈负压 _。
8.人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的氧量和吸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 A.运动后过量氧耗 C.吸氧量 B.氧亏 D.耗氧量
_。
9.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称为 _ 。 A.乳酸阈 C.最大摄氧量百分率 10. “极点”产生在哪种状态?_ A.赛前状态 C.真稳定状态 _。 B.进入工作状态 D.假稳定状态 B.最大摄氧量 D.最大摄氧量利用率
福建师范大学试卷纸 共 11 页,第 8 页
和康复运动处方。 18.体适能依据组成要素的不同,可分为__健康体适能_和_ 竞技体适能_。 19.世界卫生组织 2002 年重新制定了亚太地区肥胖的诊断的推荐标准,将 BMI 大于 23_kg/m2 和_25_kg/m2 分别定为超重和肥胖。 20.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 常用的运动强度确定指标有: _心率、 梅脱和 自感用力度 (RPE) 。
六、问答题: (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述合成 ATP 的三个能量供应系统及其特点。 2.试述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
福建师范大学试卷纸
共 11 页,第 5 页
答案: 一、判断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对的用十,错的用一) 1. ATP 和 CP 分子都有高能磷酸键, 其断裂释放出来的能量, 都可被机体直接利用。 (-) 2.在正常情况下,有氧氧化是糖分解供能的主要方式。 (+) 3.在短时间大强度的剧烈运动时,脂肪分解受抑制,糖代谢的利用大大增强,血乳酸 水平显著增高。 (+) 4.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大于慢肌纤维,主要原因之一是快肌纤维的氧化供能速度快。 (-) 5.肌紧张是肌肉最基本地反射活动,是维持人体姿势的基础。 (+) 6.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 (+) 7.激素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仅仅起着信使作用,在信息传递后即被分解而失活。 (+) 8. 肌梭是肌肉张力感受器,而腱器官是长度感受器。 (-) 9. 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是因为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一直要延续到舒张早期。 (+) 10. 运动性疲劳是由运动负荷所引起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机体工作能 力暂时性下降,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抑制。 (+)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 A.CP B.乳酸 C.水 B 。 D.CO2
福建师范大学试卷纸 共 11 页,第 3 页
3.在完整的机体内,肌肉的收缩活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其收缩过 程至少包括:兴奋在 __ 三个环节。 4.脊髓是中枢神经中最初级部分,脊髓不但有 5. __和_ ,而且还具有 。 的传递、肌肉兴奋-收缩耦联和肌细胞的
_同属儿茶酚胺类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二者均使
A.生长素 C.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
5.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下降的成分是__ D__。 A.乳酸 B.非蛋白氮 C.血浆蛋白 D.碱储
6.在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胸内压的变化是__ C__。 A.吸气、呼气之末等于大气压 C.吸气、呼气时都呈负压 7.有关准备活动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 A.准备活动的强度以 70%VO2max 为宜 B.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水平 C.准备活动的时间以 10-30min 为宜 D.降低肌肉粘滞性 8.人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的氧量和吸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 A.运动后过量氧耗 C.吸氧量 B.氧亏 D.耗氧量 B _。 B.呼气时呈正压 D.憋气时呈负压
四、名词解释: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最大摄氧量 2.准备活动 3.呼吸 4.假稳定状态 5.动作电位
五、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快、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 2.什么是“最佳心率范围”?为什么? 3.简述超量恢复及其实践意义。 4.简述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原则。
2.运动员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是利用 __D_。 A.牵张反射 C.翻正反射 B.腱反射 D.状态发射
3.关于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描述是(A) A.电传递 B.单向性 C.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影响 4.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_ C _。
福建师范大学试卷纸 共 11 页,第 6 页
三、填空题: (每空 0.5 分,共 20 分) 1.肌肉收缩就是利用肌细胞内 ATP 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供肌肉收缩克服阻力来做功,以 实现__ 能向_ _能的转化。 ,血浆
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由于无氧代谢占优势,肌肉内产生大量的 中的
立即与其产生中和反应, 形成 H2CO3, H2CO3 进一步分解, 生成为 CO2 和 H2O。
8.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有___ 9.通常把每 _ 毫升血浆中含有的
10.骨骼肌的生理特性是指肌肉的 11.憋气时,胸内压呈__ 12.__
_,导致静脉回流困难,__
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__
既反映了肺的容量,又反映了肺
通气的速度和呼吸道的通畅程度。 13.在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中,以__ 的功能,有利于__ 。 __密切相关,故心率是运动生理学中用来评定心 的一项最常用、最简便易测的生理指标。 _ 来 处兴奋传导速度最慢,这保证了心房泵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 A.CP B.乳酸 C.水 。 D.CO2 _。
2.运动员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是利用 __ A.牵张反射 C.翻正反射 B.腱反射 D.状态发射

3.关于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描述是__ _。 A.电传递 B.单向性 C.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影响 4.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_ A.生长素 C.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 _。
心脏的活动加强,心输出量增加。 6.在功能上电突触主要是 _ 且既有兴奋性的,又有抑制性的。 7.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血糖浓度__ 组织蛋白质__ __。 和__ __和免疫监视。 _ 量称之为碱储备。 和 。 减少,血压下降。 _ ,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并能促进肌肉 传递的兴奋性突触,而化学突触则是_ 传递,
福建师范大学试卷纸 共 11 页,第 4 页
、_
_和康复
18.体适能依据组成要素的不同,可分为__
和_
_。
19.世界卫生组织 2002 年重新制定了亚太地区肥胖的诊断的推荐标准,将 BMI 大于 _kg/m2 和_ _kg/m2 分别定为超重和肥胖。 、
20.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 常用的运动强度确定指标有: _ 梅脱和 (RPE) 。
9.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称为 _ A 。 A.乳酸阈 C.最大摄氧量百分率 10. “极点”产生在哪种状态?_ B _。 A.赛前状态 C.真稳定状态 三、填空题: (每空 0.5 分,共 20 分) 1.肌肉收缩就是利用肌细胞内 ATP 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供肌肉收缩克服阻力来做功,以 实现__化学 能向__机械_能的转化。 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由于无氧代谢占优势,肌肉内产生大量的 乳酸 ,血浆中的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 学院 2011 — 2012 学年第 2 学期考试 姓名_____
C



业:
体育学类 运动生理学 2012

级: 考试用时:
2011 刘一平 120 分钟
课程名称: ______学院______系______ 专业 ______年级 线 考试时间: 题号 得分 题号 得分 六
福建师范大学试卷纸 共 11 页,第 7 页
B.最大摄氧量 D.最大摄氧量利用率
B.进入工作状态 D.假稳定状态
_ NaHCO3 立即与其产生中和反应,形成 H2CO3,H2CO3 进一步分解,生成为 CO2 和 H2O。 3.在完整的机体内,肌肉的收缩活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其收缩过 程至少包括: 兴奋在 __神经-肌肉接点 缩与舒张 三个环节。 4.脊髓是中枢神经中最初级部分,脊髓不但有 传导功能 ,而且还具有 反射功能 。 5.肾上腺素__和_去甲肾上腺素_同属儿茶酚胺类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二者均 使心脏的活动加强,心输出量增加。 6.在功能上电突触主要是 _双向 传递的兴奋性突触,而化学突触则是_单向 传递, 且既有兴奋性的,又有抑制性的。 7.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血糖浓度__升高_ ,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并能促进肌肉 组织蛋白质__分解__。 8.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有___免疫防御_和__免疫稳定__和免疫监视。 9.通常把每 _100 毫升血浆中含有的 碳酸氢钠_ 量称之为碱储备。 10.骨骼肌的生理特性是指肌肉的 兴奋性 和 收缩性 。 的传递、 肌肉兴奋-收缩耦联和肌细胞的 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