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网络或有网瘾怎么办?青少年沉迷网络或有网瘾主要是三种因素诱发网瘾青少年沉迷网络或有网瘾主要是三种因素诱发网瘾:首先,很多父母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孩子成为网瘾患者。
许多家长只懂得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子女新的爱好。
家长们不要给孩子轻易贴标签,什么自闭,有心理问题,切切不要这样。
其实应该相信他们是懂道理的,对孩子们讲怎样正确对待电脑网络,“电脑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会玩电脑不是英雄,会用电脑才是英雄”等。
其次,还有许多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会因为得不到别人的承认而沉迷于网络。
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而上网打游戏,可以获得虚拟奖励,自我得到肯定,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
第三是由于人际关系不好,希望上网逃避现实。
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错,可是性格内向、猜忌心强,而且小心眼,碰到问题时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当然,教育孩子是个复杂的过程,在戒除网瘾的过程中,他们会不配合,会出现反复。
孩子在戒除网瘾之前最好不要碰电脑,这里有个间隔期。
网络成瘾后一定要有一个真正的隔离期,这个时间对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一个星期有的一个月。
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尝试采用各种办法,耐心地打开他们心中的一个个死结,最终使他们彻底戒除网瘾。
假期到来,如何预防孩子上网成瘾?随着假期的临近,家长们又要头疼一个问题了,怎样才能防止孩子上网成瘾呢?专家给你几个建议:1、不能让孩子随意玩电脑。
这样肆意一个假期后,是很难戒掉网瘾的。
在对待孩子迷恋网络的问题上,父母一定要持之以恒,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纵自己的孩子。
2、规定上网时间以及上网的范围,最好让孩子在自己的控制下上网,避免孩子接触对健康不利的网站或各种网络游戏。
3、用适当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丰富孩子的生活,使其不再专注于网络。
4、明确使用电脑,电脑并不是玩具,不能只作为娱乐使用。
5、在公共区域或父母的专属领域摆放电脑,不可让孩子有独享电脑的感觉。
6、多给孩子一些关注,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心理专家建议: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从而使孩子与社会保持接触,与他人和睦相处,满足他们正常的交往需求。
安排一些游泳、打球、旅游、夏令营等等,用各种休闲活动;多引导孩子,培养兴趣。
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让孩子参加一些暑期兴趣班,比如绘画、演讲、阅读等,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冲淡电视、电脑对孩子的诱惑。
拯救网瘾孩子需先转变家庭教育凤凰网报道全文:这是一位母亲向记者哭诉的故事,她的儿子沉迷网络,而她为了挽救孩子,数年来一直用哀求和泪水,乞求儿子回头是岸。
她说,我不指望儿子成才,但至少要成人啊!可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儿子就有了网瘾,现在已经到了高三,母亲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但儿子迷恋网游的程度丝毫没有改变,依然“厮杀”在网游世界中,夜不归宿、神志不清。
(10月4日《遂宁日报》)面对儿子的变化,作为母亲,张女士倍感心痛,让我们看到恨铁不成钢的惋惜。
曾经,小俊乖巧、聪明,5岁时就能熟背乘法口诀,小学时还拿过全校的数学竞赛冠军。
但是,进入初中以后,小俊开始沉迷网络游戏,每到凌晨5点便起床,溜到网吧打游戏,这让张女士感到头痛。
面对儿子的异常举动,张女士开始试图阻止,无奈之下,特意在家里放了一台电脑,以此将儿子拘束在家,但因网速太慢,小俊再次脱离父母的视野。
无钱上网的情况下,小俊开始伙同他人抢钱,最终被派出所抓获。
更让人担心的是,小俊多年沉迷网络后,如今已经变得愈加沉默寡言了。
事实上,小俊的遭遇并非孤例。
据湖南春雷教育学校长期统计,在该校,绝大多数网瘾少年进校时都是沉默寡言,对父母和老师充满敌意。
而大多数网瘾少年都曾是父母眼中优秀、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因为在朋友的带领下玩网络游戏,最终上瘾,一发不可收拾。
网络游戏不是网瘾问题产生的原罪。
湖南春雷教育学校校长、资深青少年教育专家胡奇辉强调说,尽管网游让孩子痴迷,但是更多原因还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
张女士的孩子长期痴迷网游,或多或少与其日常学习生活缺乏兴趣点和乐趣有关。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关注生意,相对会忽视孩子青春期成长的精神需求。
在学校教育中,一贯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和高考重压之下,孩子们需要背负沉重的学习压力。
相比这二者,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想拯救网瘾孩子需先转变家庭教育方式。
当下转变家庭教育方式需要实现在教育子女的目标从重智轻德向德才兼备转变,因此,在教育中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目的、态度和习惯的养成。
作为父母,更应该以身垂范。
在教育子女的途径上,实现从重理论说教向理论说教与实践相结合转变。
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实现从重循规蹈矩向更重创新转变。
而最为重要的便是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于此,湖南春雷教育学校做出了有力探索,不久前开办的家长学校让家长与孩子有了更深刻的互动和交流。
网瘾的危害1、长时间上网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不愿意和人面对面交往。
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异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
2、严重迷恋网络还可能使青少年产生精神上瘾症状。
一旦离开网络,他们便会产生精神障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常常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
3、网上的世界既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又是现实世界的扭曲的表现。
现实中的事物,在网上容易被夸大,甚至于变为相反的东西。
这样的互联网容易造成人们角色的混乱。
互连网是一个“身份丧失”的地方。
在网上你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匿藏于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
比如生活中一个善良的女孩可以在网上扮成一个强悍而霸道的土匪,或者在聊天室里扮成男性找一个“女”朋友。
即使是成年人,面对这样的一个虚拟的世界,稍不留神也会迷失方向。
对于涉世未深的少年,现实中的世界已经使他们感到迷惘,更何况是没有坐标的网络世界,这无疑对他们健康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教育方面的有益的信息和服务,但是,也同时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健康的东西,例如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等等。
青少年情感情绪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对刺激——反应模式产生依赖。
而互联网上的不良的元素,恰恰是很具有诱惑力、易刺激人的感观,一旦青少年对其产生了依赖,沉溺于其中的话,必然会阻碍其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
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互联网在给社会生活各方面创造机遇和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
很多人,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被网络天使般的外表所迷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网络成瘾,是为了获得一种自我心理上的满足。
他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被上网控制,时间不断增加,甚至为了上网可以抛开一切事情。
不上网的时候则会出现烦躁不安、全身难受等症状。
最后,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变得精神恍惚、焦虑暴躁、孤独压抑,甚至性格扭曲。
大学生学业中断,80%以上与网络成瘾有关;网络成瘾是成年人工作质量和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与网络成瘾过招,家长要把握几个原则:一、宜疏不宜堵孩子爱上网,有的家长把电脑砸了、把网线拔了,导致家庭冲突会更严重。
家长不要停留和纠缠在网络使用这个层面,而是要绕到背后,找到孩子上网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这一点需要家长花时间、花精力“培养”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
有的孩子一开始并不会成瘾,但父母不信任他,孩子一碰电脑家长就死死看着,使得孩子越来越不相信父母,越来越投入网络。
对此,家长可以把电脑放在书房、客厅,而不是孩子的房间,使家人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机会,而不是孩子在房间里玩,妈妈隔一会就推门检查。
二、用替代方案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需要观察和沟通,了解孩子是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比如父母的爱不够、学习挫败感、缺玩伴等,找到原因后,给予补偿。
对于学习成绩差,只有在网络游戏中才能得到成就感的孩子,家长在学习方面可以提出最低要求,比如及格就好,让他能够达到,然后给予鼓励、达到这一要求以后,再逐步提高标准。
对于缺乏其他玩耍方式的孩子,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出去和同伴一起玩耍,或者父母多和孩子呆在一起,邀请其他家庭的孩子到家中做客等。
对于逆反心理、故意和家长对着干的孩子,家长要优先改善亲子关系,然后解决上网问题。
三、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家长可以试着和孩子沟通交流,共同协商2个月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比如,原来每天上网8小时以上,第一周减少到6小时,第二周减少到4小时,第三周3小时,第四周2小时等。
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奖励和惩罚。
惩罚不是打骂,而是将孩子最喜欢的食物、活动适当剥夺,比如不能吃冰激凌、不能看电视等。
最后,家长有必要纠正几个误区1、沉迷网络的孩子并不一定是毫无前途的坏孩子。
2、我们要警惕极端的例子,但也不要被吓坏。
青少年可塑性极强,在不同的层面都有矫正的可能,只要父母不放弃,孩子就有希望。
3、网瘾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不能只看结果,忽略了孩子成长中积累的过程。
4、网瘾并不单纯是孩子的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问题,家长也要同时调整自己。
5、网瘾不是思想道德问题,家长用说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这不是表面的“贪玩、没上进心”,而有着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6、网瘾背后潜在的心理问题,往往比单纯的成瘾行为严重得多。
因此,要帮助孩子戒掉网瘾,家长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能期待立竿见影。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网络成瘾心理和社会学家经过社会调查和分析后认为,有5类孩子最易染上“网瘾”第1种:学习失败的孩子由于很多孩子家长、老师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看成孩子能否成才的唯一途径,因此,孩子一旦考试失败,就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
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上,他们很容易体验成功:闯过任何一关,都可以得到“回报”,这种成就感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体验到的。
第2种:学习特别好的学生很多原来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在升入更好的学校后,无法再保持原有的名次和位置,这时,他们对“努力学习”的目的产生了怀疑。
很容易自暴自弃,于是,一些人开始迷恋网络。
其实,造成这些孩子迷恋网络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第3种: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希望通过上网逃避现实。
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错,可是性格内向、猜忌心强,而且小心眼,碰到问题时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第4种: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孩子随着离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会问题的增多,社会上的“问题家庭”也在增多,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
但是在网络上,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会得到不少人的帮助。
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孩子“躲”进网络。
第5种:自制力弱的孩子大部分上网成瘾者都有这个问题,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也不想这样下去,但是一接触电脑就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