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峪口蛋鸡养殖手册

峪口蛋鸡养殖手册

适合中国饲养环境的优秀品种京红1号1、开产早,产蛋多:142日龄达到50%产蛋率;90%以上产蛋率维持8个月以上。

2、好饲养,抗病强:适应粗放的饲养环境;育雏、育成成活率98%以上;产蛋鸡成活率97%以上;免疫调节能力强。

3、吃料少,效益高:高峰期料蛋比。

1、开产早,产蛋多:140日龄达到50%产蛋率;90%以上产蛋率维持9个月以上。

京粉1号1、开产早,产蛋多:140日龄达到50%产蛋率;90%以上产蛋率维持9个月以上。

2、好饲养,抗病强:适应粗放的饲养环境;育雏、育成成活率97%以上;产蛋鸡成活率97%以上;免疫调节能力强。

3、吃料少,效益高:高峰期料蛋比。

一、蛋鸡饲养管理日常操作规程进雏前14天准备工作1、舍内设备尽量在舍内清洗。

2、清理雏鸡舍内的粪便、羽毛等杂物。

3、用高压枪冲洗鸡舍、笼具、储料设备等。

冲洗原则为:由上到下,由内到外。

4、清理育雏舍周围的杂物、杂草等;并对进风口、鸡舍周围地面用2%火碱溶液喷洒消毒。

5、鸡舍冲洗、晾干后,修复笼具等养鸡设备。

6、检查供温、供电、饮水系统是否正常。

7、初步清洗整理结束后,对鸡舍、笼具、储料设备等消毒一遍。

消毒剂可选用:季胺盐、碘制剂、氯制剂等,为达到更彻底的消毒效果,可对笼具、地面进行火焰喷射消毒。

注意事项1、如果上一批雏鸡发生过某种传染病,需间隔30天以上方可进雏,且在消毒时需要加大消毒剂剂量。

2、计算好育雏舍所能承受的饲养能力(饲养密度:3周龄内笼养每平方米不可超过50只;平养不能超过30只;网养不能超过30只)。

3、注意灭鼠、防鸟。

进雏前7天准备工作1、将消毒彻底的饮水器、料盘、粪板、灯伞、小喂料车、塑料垫网等放入鸡舍。

2、将门窗关闭,用报纸密封进风口、排风口等,然后用甲醛熏蒸消毒。

3、进雏前3天打开鸡舍,移出熏蒸器具,然后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一遍;鸡舍周围铺撒生石灰并洒水,起到环境消毒的作用。

4、调试灯光,可采用60瓦白炽灯或13瓦节能灯,高度距离上层鸡头部50-60厘米。

5、准备好峪口雏鸡专用强化幼雏料(0-10天)、开食料(11-42天)、疫苗、药物(支原净、恩诺沙星等)、葡萄糖粉、电解多维等。

6、检查供水、照明、喂料设备,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7、禁止闲杂人员及没有消毒过的器具进入鸡舍,等待雏鸡到来。

注意事项1、采购的疫苗要在冰箱中保存(按照疫苗瓶上的说明保存)。

2、用甲醛和漂白粉混合熏蒸消毒时,每立方米用甲醛42毫升、漂白粉21克。

进雏前1天准备工作1、进雏前1天,饲养人员再次检查育雏所用物品是否齐全,比如消毒器械、消毒药、营养药物及日常预防用药、生产记录本等。

2、检查育雏舍温度、湿度能否达到基本要求。

温度:春、夏、秋季提前1天预温,冬季提前3天预温。

雏鸡所在的位置能够达到35℃;湿度:鸡舍地面洒适量的水,保持一定的湿度(60%)。

3、鸡舍门口设消毒池(盆),进入鸡舍要洗手、脚踏消毒池(盆)。

注意事项1、物品的检查要细致、全面、到位。

2、技术咨询可拨打公司技术服务热线:种鸡热线:0(陈教授)饲料热线:0(贾博士)3、进雏7天内,公司专人进行客户回访,内容包括雏鸡存活情况、服务满意度、雏鸡价格及其他相关事宜。

1日龄(进雏当天)的日常操作规程上笼1、按预定的时间,雏鸡到达育雏舍后,依次将雏鸡按照每笼预定的鸡数尽快装入笼内(标准:1周龄内,平养20-30只/m2;笼养50-60只/m2)。

2、为确保育雏温度,装鸡时根据进雏数量的多少,遵照“先装顶层,后装中层”的装鸡原则。

水1、运雏车到达前半个小时内准备好饮水(提前预温,防止应激拉稀)。

方法:饮水杯装1/4的饮用水或凉开水,使雏鸡到达时饮水温度达到25℃左右。

2、注意观察饮水杯的水位,不可断水;每天换水次数不能少于3次。

药白天,饮水中添加1‰的电解多维、3%葡萄糖、恩诺沙星(按照使用说明);夜间可换成无药清水。

料如果雏鸡经过长途运输,饮水的同时可开食。

1-10日龄使用“峪口雏鸡专用强化幼雏料”,确保采食面积,少喂、勤添。

严禁使用肉鸡料。

温雏鸡到鸡舍时的温度为32-33℃;装鸡后两小时内缓慢升至35-37℃,维持3天。

温度不能忽高忽低,尤其凌晨2:00至5:00温度不能低于35℃。

在确保温度的同时,注意鸡舍的湿度,地面洒水或喷雾消毒等提高鸡舍湿度,要确保湿度在60%。

光用60瓦白炽灯或13瓦节能灯,灯泡不可离鸡体太近,否则容易啄肛。

风进雏当天以保温为主,通风为辅,可适当采取间断性通风,通风前升舍温1-2℃。

防疫1、免疫:1-3日龄免疫,具体见附件5。

2、消毒:进雏当天由于进行了弱毒苗免疫,不能带鸡消毒;夜间可在地面洒消毒液。

注意事项1、舍内光照应均匀,若底层笼内光照强度太小(光线太暗),可适当在底层增加一个灯泡补充光照,灯泡距离下层笼高出50厘米。

2、注意观察每只鸡,将体质较弱的雏鸡挑出,单笼饲养。

3、使用煤炉的养殖户防止煤气中毒。

4、水中或料中加药时,剂量准确、搅拌均匀,以免药物中毒。

5、滴鼻点眼免疫时一定要确保药液充分吸收后再将鸡放入笼内。

6、疫苗稀释后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否则易造成免疫失败。

7、剩余的疫苗及空瓶等不能乱扔,应火烧处理,以防疫苗毒扩散。

8、严禁外来人员来舍参观,防止交叉感染。

2-3日龄的日常操作规程料使用峪口雏鸡专用强化幼雏料。

水在早晨、中午的饮水中添加1‰电解多维、2-3%葡萄糖、恩诺沙星(按照说明使用),晚上饮清水,不可断水。

每日饮水不少于3次。

光光照程序见附件1。

温确保35-37℃,温度不可忽高忽低;同时确保60%的湿度。

风进雏3天内遵照“保温为主,通风为辅”的原则,采取间歇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防疫1、消毒:从育雏第3天起,开始带鸡消毒,每天早晚各一次,每周更换消毒药。

2、卫生:过道要每天打扫,保持清洁。

注意事项1、注意观察鸡群,及时挑出弱雏,放置温度较高的区域,单独饲养,个别弱雏可注射抗菌素(丁胺卡那颈部皮下注射)。

2、注意鸡舍的温度、湿度变化并及时调整。

冬季通风换气最好安排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

3、防止煤气和药物中毒。

4-7日龄(1周龄)的日常操作规程料使用峪口雏鸡专用强化幼雏料,每天喂料6次;坚持“少喂勤添”的原则,以防饲料发霉变质。

水1、白天在饮水中加1‰电解多维,晚上饮清水。

2、乳头饮水管可在5日龄调试使用。

通水前,必须清除管内残留变质的剩水,并彻底消毒后使用,以防鸡群拉稀。

注意,由杯式饮水器转为乳头饮水时,必须过渡2-3天后再撤掉杯式饮水器,以便鸡群适应,否则鸡群死亡率升高;饮水管乳头的高度应与鸡头部持平。

光光照程序见附表1。

温第4天起,温度可下调1-2℃,即维持在34-36℃;湿度保持在60%。

温度、湿度不可忽高忽低。

风1、以保温为主,通风为辅,注意舍内的通风换气,适当增大通风口面积,有风机条件的每天可排风3-5次,每次5-10分钟。

防疫:1、卫生:注意鸡舍卫生,从第4天开始每天清粪一次。

2、免疫:7日龄免疫“新支二联弱毒苗”。

注意事项1、为了防止通风时温度下降,可将舍温提高1-2℃后再通风换气。

2、弱毒苗免疫当天不能带鸡消毒,但夜间可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对地面进行消毒。

3、每天观察鸡群,及时挑出弱雏放舍温较高处单独饲养。

4、若鸡群出现“死亡率高、死亡快、死鸡嘴发紫”现象,可怀疑“煤气中毒”,采取“打开窗户,加大排风”等措施。

5、防止药物中毒。

6、疫苗推荐:Medivac ND-IB(Clone45+H120)美迪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美迪安)管理第7天,雏鸡空腹称重,称重数量按照饲养量的5%计算,但最少不低于100只鸡;选择不同的点随机抽样称重,算出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对照。

体重标准见附件2。

8-14日龄(2周龄)的日常操作规程料饲喂峪口雏鸡专用强化幼雏料,一直到10日龄,使用到14日龄效果更佳。

水增加饮水量,不能断水。

光将灯泡换为45瓦白炽灯或9瓦节能灯。

温8-10日龄33-35℃,湿度为60%;11-14日龄32-34℃,湿度55%。

温湿度不可忽高忽低。

风根据鸡群变化可适当加大通风量,增加进风口面积,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防疫1、免疫:从第9日龄每天检测法氏囊抗体,当抗体阳性率降至80%时,第二天进行免疫。

免疫程序见附件5。

2、消毒:每天带鸡消毒一次,弱毒苗免疫当天不能消毒。

3、卫生:每天清粪一次、打扫卫生一次;保持舍内干净整洁。

4、隔离:闲杂人员严禁入鸡舍。

断喙8-10日龄可断喙,上断1/2,下断1/3,俗称“地包天”。

断喙要求:断喙器温度要适宜,动作准确迅速,防止流血。

投药断喙前后饮水中添加维生素K与抗菌素,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管理1、称重:第14天称重,方法同上,与标准体重对照,标准均匀度(整齐度)为75%以上。

2、调群:观察鸡群,挑出弱雏和体重不达标的鸡,单笼饲养。

3、分群:10日龄分群,分群时可根据体重大小分层,大雏分下层,小雏留在上层(标准:2-3周龄每平方米30-40只)。

4、光照强度:每周擦一次灯泡,否则影响光照强度。

注意事项1、易发疾病:密切关注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球虫病的发生。

2、断喙注意事项:断喙要选择经验丰富的人来操作;断喙后饲料要加厚,鸡群容易采食;加强管理,防止继发疾病;生长发育不良、体弱病鸡不能断喙。

* 均匀度:指平均体重上下限10%的鸡数在所称重鸡数中所占的比例。

* 均匀度计算方法:如称100只鸡,平均体重117克,上限10%为128.7克,下限10%为105.3克,若105.3克至128.7克之间的鸡数占90只,说明该群鸡的均匀度为90/100×100%=90%。

15-21日龄(3周龄)的日常操作规程料从15日龄开始使用峪口雏鸡专用开食料,使用到42日龄。

水使用自来水或深井水,注意水源卫生(符合饮用水标准)。

光灯泡数量减半。

温15-18日龄31-33℃,湿度50-55%;19-21日龄30-32℃,湿度50-55%。

不可忽高忽低,保持稳定。

风适当增加通风量,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防疫1、免疫:免疫程序见附件5。

2、卫生:此阶段雏鸡脱绒毛,需增加清扫次数。

3、消毒:每天带鸡消毒一次,活苗免疫当天不消毒。

日常管理1、称体重:3周龄末选择5%雏鸡,空腹称重,计算均匀度,均匀度80%以上;体重标准见附件2。

2、分群:21日龄分群,大雏分下层,小雏留在上层(标准:4周龄每平方米20-30只)。

3、调整鸡群:选出体质较差、体重不达标的鸡单独饲养。

低于标准体重的要增加饲养空间,增加给料量。

注意事项1、15-21日龄应密切关注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鼻炎、球虫病等的发生。

2、此阶段温度变化、饲料更换等应激因素较多,易发生条件性疾病,推荐在饮水或饲料中投肾脏保健药。

22-28日龄(4周龄)的日常操作规程料使用峪口雏鸡专用开食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