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度全市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报告

年度全市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报告

年度全市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报告
南通市国土资源局
(年月日)
年,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趋稳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持续从紧的背景下,我市土地开发利用延续去年的发展态势,在土地供给侧方面,其用地规模、计划使用矛盾有所缓和,相对应的在需求侧方面,则表现出年度新增项目用地明显减少,用地需求有所减弱。

年,在计划使用、用地报批、土地供应等主要指标上与往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和市场预期。

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争取与使用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土地供应结构与布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用地、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年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占用建设用地比率(预估值)有所下降;全市耕地保有总量得到有效管控,陆海统筹发展试点成效开始显现。

虽然全市土地利用形势总体趋于平稳,但建设用地规模空间不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具体分析如下:
一、计划指标争取情况
年,我市共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亩,其中农用地亩、未利用地亩。

新增建设用地比上年(亩)相比下降亩,农用地比去年(亩)相比下降亩。

(详见表一)
一是年初下达国家计划较上年有一定下降。

年国家下达给江苏省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大幅减少(约下降),省厅分配给
南通的指标也相应做了调减(重点减少了其中的未利用地指标)。

二是同一乡镇试点实施全省领先。

年,我市组织海安、城东等个乡镇开展第二批同一乡镇试点,落实试点规模亩,与上年(个乡镇,亩)相比,乡镇数量、试点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三是独立选址项目用地下降较多。

主要是由于年独立选址项目指标总量为亩,而年我市争取的独立选址项目规模较小,总量仅为亩。

表一:南通市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统计表
单位:亩
二、建设用地报批情况
年全市报批建设用地总面积亩,其中:城镇批次建设用地报批亩,单独选址项目报批亩,国有未利用地转建设用地报批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报批亩(详见表二)。

年与年报批面积亩
相比,减少亩,主要原因是年土地例行督察违法道路等单独选址项目报批亩,比年多达亩。

表二:年全市建设用地报批情况统计表
(一)从建设用地报批区域分析。

年,市区(崇川、港闸、开发区)报批面积亩,其余各县(市)、区报批面积亩(详见表三)。

.市区建设用地报批情况。

市区报批面积亩,占全市报批面积的。

与年亩相比减少,主要原因是年整改补办项目较多,以及受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

年,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仅分别报批亩、亩、亩。

.县(市)、通州区、通州湾示范区建设用地报批情况。

如东县报批面积为亩,占全市报批面积的,在各县(市)、区列第一,与年相比报批面积增加,主要原因是年报批海启高速如东段用地面积达亩。

海安县报批面积为亩,占全市报批面积的,在各县(市)、区列第二,与年基本相当。

海门市报批面积为亩,占全市报批面积的,在各县(市)、区列第三,与年基本相当。

如皋市、启东市、通州区、滨海园区报批面积在各县(市)、区排位,分别为亩、亩、亩、亩,分别占全市报批面积的、、、。

表三:年全市报批建设用地区域分布情况单位:亩
(二)从建设用地报批用途分析。

由于建设用地报批与供应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加之各地均有一定数量的批而未用土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因此报批用途情况并不能准确反映当年土地供求状况,但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地用地结构调整趋势。

与年相比,年报批的住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商服用地及特殊用地的占比变化主要表现在:住宅用地增加亩,占比增加;工矿仓储用地增加亩,占比增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增加亩,占比增加;交通运输用地减少亩,占比减少,主要原因是年整改报批项目多数为道路工程;商服用地减少亩,占比减少;水利设施用地减少亩,占比减少;特殊用
地增加亩,占比增加。

(详见表四)
表四:年全市报批建设用地用途情况表
根据我市“十二五”建设用地报批情况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预测年用地报批形势,总体上将呈现平稳上升态势,全年报批总量估计保持在万亩左右。

一是围绕“十三五”确定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产业用地,以及市区中央创新区项目建设的服务保障,将是年用地报批工作的重点;二是年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用地报批占比仍然会保持较高比例,宁启铁路二期、盐通铁路、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将陆续完成报批;三是从卫片执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