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台帐(样本)(仅供参考,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文件需正式发布并告知职工才有效)2011年6月制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台帐 12本㈠职业健康管理责任制台帐主要包括:⒈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组织;⒉职业健康管理各级责任制;包括主要负责人责任制、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专/兼职职业危害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职业危害岗位防治责任制、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⒊上级管理部门下发以及本单位下发和转发的职业卫生有关监管文件。
(登记表见附件1)㈡职业危害告知台帐⒈岗前告知内容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材料。
(告知书见附件2)⒉作业场所告知内容⑴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⑵高毒物品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卡MSDS);⑶监测、检测结果公示;( 见附件3)⑷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的告知凭证。
㈢职业危害申报台帐主要包括网上职业危害申报经安监局审查通过打印的职业危害申报表、安监局出具的申报回执单。
( 申报见附件4) ㈣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台帐(要与安全教育分开)⒈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证明材料;⒉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宣传培训资料、培训通知、培训内容(政策、法律法规、事故教训、职业危害防护基本技能、防治制度、常识等)及教材、培训记录(时间、地点、对象、主题、讲授人)、考试试卷、宣传图片等纸质和摄录像资料。
3、员工的签字确认单,必要时可进行考核。
㈤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台帐⒈设备的操作规程;⒉安装、调试验收记录;⒊设备合格证书、运行使用记录;⒋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责任人、维修原因、维修期限、维修结果、维修人等。
(登记表见附件5)㈥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管理台帐包括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工种清单,应配备清单,实配备清单,使用情况等。
劳保用品供应方的资质、产品合格证(有效的防护范围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取得安全标志情况。
(见附件6、附件7)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检测台帐主要包括: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点分布示意图;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记录(用人单位自身监测);(见附件8)⒊委托有职业危害检测资质单位进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委托书和检测报告。
㈧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台帐⒈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⑴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⑵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⑶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及处理情况(岗前、岗中、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⑷职业病诊疗等员工健康资料。
(见附件9)⒉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⑴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⑵职业健康检查工种、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及人员名单;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⑷职业病检出名单和职业禁忌症名单及后续安置情况;⑸职业健康体检单位资质等材料。
(见附件10)㈨职业危害检查整改台帐包括职业危害(如日常、定期、季节性、节假日前后和一般性、专项性)检查内容、检查时间、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对事故隐患整改限期要求及复查情况记录。
(见附件11) ㈩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台帐主要包括:⒈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包括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等。
(见附件12)⒉岗位操作规程(隐患排查后,必须不断纠正完善);⑴生产操作方法和要求;⑵操作过程的可能出现的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⑶异常情况处理和报告。
(十一)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和事故台帐(发生事故后,必须不断纠正完善)主要包括: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单位应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⒉事故调查调查处理⑴职业危害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依法采取临时控制和应急救援措施;⑵事故责任分析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⑶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⑷相关附件。
(十二)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台帐主要包括:⒈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及批准文件;⒉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⒊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专篇;⒋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⒍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与现状评价报告;⒏监管部门的备案证明和审查记录。
附件1收 (发) 文登记表6 / 30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同志:您所在的部门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防护操作不当,该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造成损害,导致。
我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防护措施,并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
为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及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及《劳动合同法》之规定,请您履行以下义务:自觉遵守本公司制定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发现职业危害隐患和事故应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司,避免职业病及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特此告知:单位盖章员工签字年月日年月日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公告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申报单位(盖章)申报日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订申报承诺书申报单位郑重承诺:本用人单位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中所提交的资料及有关附件是真实的,复印件与原件是一致的,并对因材料虚假、错报、漏报或瞒报所引发的一切后果负法律责任。
如相关申报内容发生变化,将按规定进行变更申报。
法定代表人(签名)申报单位(盖章)年月日二、申报单位生产基本情况或立方米/年(m3/y);副产品包含废气、废液、废渣等废品。
6 / 30四、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7 / 30五、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管理情况汇总表8 / 309 / 30《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表》填报说明填报的检测数据采用国家标准采样和分析方法。
申报登记号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填写。
一、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填写单位负责人。
【企业注册类型】参照下表1给出的10种企业注册类型代码填写。
【行业分类】按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填报,注意与行业小类所填列的内容相对应。
【填报类别】申报单位填“第一次申报”或“变更申报”。
【变更原因】用于变更申报登记用,参照下表 2 中所列的变更原因,填写相应的代码。
表2 变更原因代码表二、生产基本情况【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用方框标明工艺、装置和设施的名称;用线条标明生产工艺流程;文字注明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名称及产生或存在的环节,可加附页说明。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按照下表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中相应代码填报,不包括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直接写明名称,化学毒物同时注明化学式,如职业病危害因素超过12个可加页续填。
【职业病危害来源】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序或装置名称。
【设备状态,操作方式】设备状态指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的密闭情况;操作方式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或工序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等情况,按照下表6《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接触状况代码表》中相应代码填写。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浓(强)度】填写近1年内的最新检测结果,检测由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填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浓(强)度时注明单位,如噪声为dB,粉尘和化学物质为mg/m3;填写粉尘或化学毒物的浓度时应注明检测数据的类型:MAC(最高容许浓度)、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高温作业场所温度按照高温作业综合温度进行计算。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用于控制和消除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设施或装备的配备情况。
【个体防护用品】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用人单位给劳动者配备防护用品的情况。
四、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管理情况汇总表该表填写近1年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参加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健康体检的情况。
职业危害因素一栏应汇总填写劳动者接触单一职业危害因素或同时接触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的不同情况。
附件5防护设备检(维)修登记表15 / 30附件6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情况16 / 30附件7个人防护用品领用登记表附件8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记录18 / 30附件9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测卡姓名:19 / 30附件10职业健康监护汇总表单位(盖章):20 / 30附件11职业危害检查整改登记表检查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性质:日常、定期、一般、专项、季节、节前(后)检查人: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