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棋子逃至1987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世界汽车前沿技术及其市场发展趋势21 世纪的头 10 年将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迅猛的 10 年,估计有 42 个汽车(部件或系统)模块, 50 种制造工艺(技术)和 20 余种(组)材料将获得重大或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
(关注:股市机会流向五大热点板块! ) 促使汽车工业发生重大变革的因素除了成本和市场竞争压力外,就是用户对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个性化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另外,社会对环保也更加关注,现有的原材料资源日益匮乏和与此有关的越来越严格的法规要求,对这种变革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四大领域技术及市场展望 1.1 新型动力及代用燃料汽车在新世纪头 10 年末期上市的汽车,由于装用了新型动力系统和废气净化装置,其噪声值要比现今的车约低 30%,汽车百公里油耗平均下降 15%,废气排放也将大幅度减少。
2010 至年,目前许多人看好的燃料电池汽车,包括各种代用燃料汽车(例如燃气汽车)等的市场份额将达 10%左右,即每年的销售规模为 500 万—600 万辆。
(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1.2 电子技术成为汽车核心技术现在,电子装备及其软件价值平均已占世界汽车生产成本的 22%(约为 2250 欧元/辆),至 2010 年,该比例将上升 55535%(约为 3870 欧元/辆)。
届时,世界汽车电子市场的年销售额规模将达到 2600 亿欧元,与现在相比增长 115%。
由于汽车电子化的推动,2010 年前后,几乎所有的汽车(部件或系统)模块都将实现智能化。
到 2010 年,世界汽车软件的市场销售规模将达到 1000 多亿欧元。
不同的总线系统,操作控制系统通过软件不仅能相互联成一体,而且可实现智能化。
1.3 汽车制造领域的新进展今后,在汽车车身制造领域长期广为流行的模块式技术将淘汰。
新的轻量化材料(诸如高强度钢,金属泡沫材料,镁,铝和陶瓷材料等)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至 2010 年,世界汽车整车整备质量平均将减少 17%(即质量减小 250kg)。
1.4 汽车制造装备市场的结构变化至 2010 年,汽车工业对机器设备和模具(工具,工装等)的需求量将比现在增长10%左右。
据预测,至 2010 年,汽车制造业对压铸设备的需求量将增长 10%;对纤维复合材料压制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15%;对工作压力较低的挤(或冲)压机的需求量减少 5%;对工作压力较高的挤(或冲)压机的需求量增长 6%;对液压成型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5%;对压制模具(工具)的1需求量增长 26%;在机械及切割领域,对多工位自动加工设备的需求量下降 5%,对磨削机床的需求量下降 15%,对齿轮加工设备的需求量下降 10%,对珩磨机的需求量下降 20%,而对加工中心的需求量增长 2%,对硬车削和硬铣削车床的需求量增长 18%,对激光束切削机床的需求量增长 30%,对激光精密加工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34%;在部件联接/装配领域,对点焊设备的需求量将下降 20%,对机器人自动化装置的需求量增长 5%,对粘贴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28%,对激光焊接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36%;在表面处理领域,对检测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5%,对油漆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8%。
从以上汽车制造领域对不同设备的需求发展趋势中,亦可看出未来汽车制造技术的若干发展趋势。
未来生物工程技术在汽车油漆领域也将得到应用,并引起一些革命性变化。
2 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状况 2.1 新共轨直喷柴油系统目前博世开发的第 3 代共轨直喷柴油系统已经上市。
这种共轨直喷柴油系统的喷射压力可达到180MPa,而且由于采用了新型喷油器,该系统可以进行多点喷射。
在该技术的应用方面,德尔福在 2002 年初已经将其生产的喷射压力为 140MPa 的共轨直喷柴油系统装在福特Fcous 轿车上。
西门子开始为标致 307 型轿车供应类似的系统。
2004 从年起,MagneitMarelli 将为菲亚特和欧宝公司供应其带多点喷射功能的共轨系统。
不过,真正具有竞争实力的是博世“整体式喷油器”系统,该装置已经被大众集团广泛采用。
这种整体式喷油器系统的喷射压力可达 205MPa。
2.2 5 缸发动机 5 缸发动机的采用已经有多年历史了,但该发动机的使用范围始终非常有限。
大众汽车公司是这种直列 5 缸(1—5)发动机的开路先锋,目前大众公司已经在其大众、西特、斯柯达等 8 种不同的车型上分别采用了该欧洲版本的发动机。
福特和通用计划在今后几年中生产新型的 5 缸发动机。
菲亚特和福特集团的兰德·罗孚轿车与沃尔沃的品牌以及戴—克公司切诺基吉普车也已装备了 5 缸发动机。
2.3 新一代自动化手动变速器第 2 代自动化手动变速器如 Borg Warner 公司开发的类型则采用了一种双离合系统。
它的驱动装置在 2 个离合器之间换档以防止扭矩中断传递。
这种动力变速器变速非常平滑,特别像传统的自动变速器。
ZF 公司希望 2005 年在汽车上采用该系统。
法雷奥的自动化手动变速器已经在几家汽车生产厂家的汽车上进行演示。
专家预测,2008 年大部分轻型商用车都要装备这种自动化手动变速器,该装置在欧洲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将在 1/4 以上。
2.4 气缸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001 年奔驰公司装在其 GL600 和 S600 轿车上的 12V 发动机已经正式采用这项气缸节能技术,而且这些车型已经投入市场。
奔驰声称与那些全时的 V12 发动机相比,该发动机可2以节约 20%的燃油。
通用公司将计划在 2004 年采用伊顿公司开发的新气缸节能技术。
新型气缸节能装置将首先在其生产的 V8 载货车发动机上应用。
据称,载货车在装备这种节能装置之后可使燃油经济性提高 6%—12%。
另外,福特公司也在研究开发一种可随时关闭部分气缸的变排量发动机。
2.5 电子液压制动装置这种电子液压制动需要 42V 电源和较可靠的电力供应装置。
博世、大陆和 TRW 目前是该技术开发的领头羊。
电子液压制系统与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系统以及制动助力系统等兼容。
因此未来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应该是与轮胎和底盘等零部件的改进统筹发展的。
奔驰的第 5 代 SL 是第一辆装备了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轿车,博世公司与奔驰携手开发了该系统。
2002 年,奔驰已经在 E 级轿车上装备了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大陆公司已经为大众公司的高尔夫轿车专门开发配备了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TRW 为 2 种 2003 年型的轿车配备了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博世准备在 2005 年将该公司开发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用于高档或豪华车上。
2.6 车速控制装置现有系统的成本和体积是目前的最大障碍。
红外线适配性车速控制装置似乎是以雷达为基础的系统。
现在日产的新型 Primera 已经采用了该装置。
从 1999 年起,奔驰已经在 S 级轿车上装备了该装置。
这种 S 级轿车使用大陆公司的子公司 ADC 提供的 Distronic 系统。
宝马的 7 系列,美洲豹的 XKR 以及日产的豪华车型都已经装备了该装置。
2.7 整体式发动机起动机技术目前该技术还缺少 42V 电子系统技术的协同配合。
现在汽车生产厂家尚可以在横置发动机的 14V 配置中选择皮带驱动系统,但是不久的将来采用 42V 电气系统的整体式起动机和交流发电机必将在新发动机项目上占据统治地位。
目前,包括法雷奥公司在内的许多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开发了一种被称为“星”(STARS)的起动机和交流发电机可逆系统。
2.8 汽油直喷发动机技术及其应用在发动机控制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博世和西门子等公司在这个市场上扮演了主角。
西门子为欧洲市场上的车型配备了其公司的产品。
比如雷诺的 Megane Cabriolet 已经使用了该公司提供的一种高压直喷系统。
博世将为大众大批量生产的 1.6L 发动机提供 GDI。
GDI 发动机可以将燃料消耗降低15%。
3奥迪 A3 在 2002 年装备了新型 GDI 发动机。
大多数欧洲汽车生产厂家已经制定了引进1.4—2.0LGDI 发动机的计划。
而宝马则是在 2003 年初为其 12 缸发动机引进了 GDI。
2.9 电控线路应用系统目前,电控线路系统日益接近正式生产,但还有许多复验工作仍在进行,特别是安全项目。
在电控线路应用技术中,德尔福、博世、西门子 VDO、ZF、Visteon 在它们众多的安全方案中包含了多种技术。
德尔福的计划中包括了电控线路的应用技术并以此作为其集成安全系统和冲撞预警程序的一部分,形成了汽车动态安全管理的关键元件。
在电控电路应用技术具有较高效率以及更容易获得组装配机会的同时,该技术也变得更复杂,其成本也较高。
节气门电控线路技术现在已经得到应用。
2005 年,制动器电控线路将出现在欧洲的宝马、奔驰各种车型以及美国的凯迪拉克车型上。
2.10 底盘连续控制概念在 2003 年的巴黎汽车博览会上,沃尔沃公司展出了 S60R 轿车和 V70 厢式车。
这 2 种车以 S600 轿车为基础,引入了底盘连续控制系统(FOUR-C)。
FOUR-C 是由减振系统高端技术开发公司奥林斯·瑞星(Ohline Racing)公司和减振器生产厂家莫尼罗(Monroe)联合开发的。
沃尔沃公司对该技术的名称使用了一个小小的双关语:FOUR-C 等于“foresee”,它的意思是该轿车可以随时预知它本身即将发生和面临的某种情况并进行补偿调整使其正常行驶。
2.11 复合陶瓷制动盘复合陶瓷制动盘的质量比传统的灰铁制动盘轻 30%以上,可提供恒定的制动功能(无任何衰减效应),进而延长车辆的整个寿命。
该领域主要有波莱姆博(Brembo)、奔驰和保时捷公司。
复合陶瓷制动盘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成本问题,目前的产量特别低。
各种高性能的轿车使用了该技术,例如法拉利—恩佐,奔驰 55AMG 以及保时捷 911。
法拉利的一种赛车也使用了该技术。
2.12 塑料中的漆膜该工艺不是将油漆喷洒到各种零件上,而是通过一种化学方法,在注塑成型机中将漆膜粘结到各种塑料件上的新型工艺。
目前在该领域的开发方面,引领新技术潮流的是克莱斯勒公司。
克莱斯勒的工程师们说,在未来的 10 年内,他们将拥有制造轿车整体塑料车身的技术,使用模压的漆膜进行装饰。
该漆膜方案投入生产大约是在 2002 年,在美国道奇品牌的尼昂轿车前面使用了白色的饰条。
在 2003 年的车型上,车的前端和后端饰条都使用了白、红、黄 3 种色调——在最后的批准阶段将使用另外 7 种颜色。
42.13 智能线路智能线路就是将“即插即用”的各种功能内设到线束和其各个接头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