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李鸿章的那些故事摘要: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政府为了拯救其垂危统治,以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企业,编练建设新式海军海防、陆军,并相应培养新型人才为中心,以达到富强目的的活动。
从一定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的近代化运动。
洋等人,而经营时间最长、兴办洋务事业最多、贡献最大的则是李鸿章。
洋务运动初期,李鸿章是洋务派中最先从行动上向西方学习的人。
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坐上了封疆大吏的第一把交椅,拱卫京师达25年之久,成为“疆臣领袖”,“真正宰相”。
这期间,李鸿章大刀阔斧地兴办洋务,引领全国的洋务事业,成为洋务运动的旗手,洋务派的首领,作出了惊人的业绩。
关键词:全权大臣,外交,不平等条约一:人物简介(一)历史经过:1865年,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任上,鉴于原设三局设备不全,在曾国藩支持下,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与韩殿甲、丁日昌的两局合并,扩建为江南制造局。
与此同时,苏州机器局亦随李鸿章迁往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
于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
尔后,在引进西方设备进行近代化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他又进一步得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反映出其认识的深化。
同治十一年底,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轮船招商局”。
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也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
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
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二)外交事件: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
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
1871年(同治十年)七月二十九日,在办理完天津教案后不久,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但李鸿章看出日本“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
果然,十三年(1874年),日本出兵侵台,李鸿章积极支持清政府派沈葆桢作为钦差大臣率舰队赴台湾巡阅,并调驻防徐州的淮军唐定奎部6500人分批前往台湾。
此事最后虽以签订《中日台事条约》而暂时平息,但后来日本还是于1879年(光绪五年)乘隙吞并了琉球。
1895年,李鸿章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割让辽东半岛,赔偿2亿两白银,但辽东半岛触动列强利益,引起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被迫同意归还辽东半岛,但清廷须缴付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辽费”作为补偿。
其后,沙俄以“还辽有功”为名,向清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两港。
(三)建立海军:客观上讲,无论是日吞琉球,还是法占越南,李鸿章都深切意识到,列强的威胁来自海上。
因此,从七十年代起,他就开始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
1874年(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海防大筹议中上奏,系统提出以定购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洋舰队的设想,并辅以沿海陆防,形成了中国近代海防战略。
中法战争后,鉴于福建船政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清政府决定“大治水师”,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成立海军衙门,醇亲王总理海军事务,李鸿章为会办。
利用这个机会,北洋水师建设成军。
成军后的北洋海军,拥有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在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李鸿章加紧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的建设,以加强海防。
但是,清廷文恬武嬉,内耗众生,户部迭次以经费支绌为借口,要求停止添船购炮,自此,北洋海军的建设陷于停顿、倒退的困境(四)晚年:1884年(光绪十年),朝鲜爆发“甲申事变”,对朝鲜时存觊觎之心的日本,乘机出兵。
188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订立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规定朝鲜若有重大事变,中日双方出兵需要事先知照。
为甲午战争爆发结下祸胎。
六月二十三日(公历7月25日),日本军舰在丰岛发动突然袭击,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甲午战争爆发。
1894年8月16日(公历9月15日),驻朝陆军在平壤与日军激战数昼夜后溃败,总兵左宝贵战死,统帅叶志超等逃回国内。
1894年8月18日(公历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附近海域遭遇,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但北洋海军在弹药不足,在此情况下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也加重了损失的程度”。
中国军舰沉没4艘,日本舰队亦遭重创。
此后,清军在鸭绿江、九连城等战场与日军激烈交战,但终未能挡住日军的攻势。
最终,旅顺、威海等重要海军基地失守,北洋水师覆灭。
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战败。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赶赴日本议和。
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于会住处的路上遇刺,世界舆论哗然,日方因此在和谈条件上稍有收敛。
三月十六日,李鸿章伤稍愈,双方第四次谈判,日方对中国赔款2亿5千万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要求表示不再让步,日方和谈代表伊藤博文谓,事后日方继以增兵再战进行恫吓。
李鸿章等连发电报请示,光绪皇帝同意签约,命令“即遵前旨与之定约”。
马关条约签订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掀起维新变法的高潮。
李鸿章也视马关签约为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再履日地,并倾向变法。
马关条约导致国内民愤四起,而又不能指责清政府为慈禧倾尽国库一心筹备万寿庆典,故将矛头指向了李鸿章,李鸿章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做了清朝丧权辱国的替罪羊。
甲午战后,李鸿章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投置闲散。
1900年8月15日,清朝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
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在“议和大纲”上签字。
国人声讨又起:“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1901年(光绪27年)签订《辛丑条约》。
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而后病逝北京,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
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
他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享年79岁。
二:人物评价李鸿章也许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之一,有人认为他由于时任内阁总理大臣跟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称他为卖国贼;然而他兴办洋务,创办海军又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因此对这位清末重臣也逐渐评价多元化。
李鸿章的一生中,既有功也有过。
(一)积极评价:18世纪60年代,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内忧外患的境地。
就在这一时刻,一个人站出来,并与顽固派进行了斗争,用自己的方式来使国家富强。
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他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他兴办洋务,建立北洋水师。
他的功绩还是值得肯定的。
因为是他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维护国家利益。
以前有很多人说李鸿章因为代表中国和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而给他扣了个“卖国贼”的大帽子,殊不知李中堂当年在谈判桌上曾极力争取为国家减少赔款数额,甚至老泪纵横,哭求当时外国首脑。
“弱国无外交”正反映了当时中国尴尬的外交局势,并非李鸿章卖国求荣,实在是逼不得已、无可奈何之举。
他还对维新派及革命者的宽容态度,李鸿章算是当时清政府中比较开明的官员之一,他也为当时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感到忧心。
这时的他已经意识到如不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中国必亡。
于是他“兴洋务、筹海防”,积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等。
从某种角度来看,要不是他对革命者的宽容态度,也许中国还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走向共和。
(二)消极评价:但是他也有过失。
他曾经在太平军的战斗中杀戮投降之人,此举颇有过河拆桥之嫌,让人心中生寒,显得李鸿章有些不仁不义。
也是由于他的失误指挥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人们的生活饱受战争的洗礼,再加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生活真是艰苦万分,苦不堪言。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或许这些就是他曾作为一名外交官的印记。
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依我看来,归根结底,是封建末世的机运成就了李鸿章的辉煌,也是封建末世的霉运颠覆了李鸿章。
因为他担负不了不该由他担负的家国重任,在夙夜忧思,中心惶惶中,为维持一个朽不堪言的衰败社会,蒙受了深重的耻辱和误解。
如果他能如陶渊明一样视名利如粪土,云淡风轻,或许这世间又会发现一片净土,但是贪恋权势却埋葬了这一切,留下一地骂名。
究其一生,前半生才华横溢,官场得意,后半生卑躬屈膝,一败涂地。
参考文献:李侃,《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四版;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张富强,《建国以来李鸿章研究述评》,《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董丛林,《李鸿章的外交生涯》,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年;赵焰,《晚清有个李鸿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谢世诚,《李鸿章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陈悦,《沉没的甲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论文李鸿章的那些故事系专业班级:会计13416班学号:33号姓名: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