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1.按传能介质不同分
气压式:用于采用气压制动系的货车和客车 液压式:应用广泛
2.按液压系统压力状态分
常压式:液压系统中总是保持高压 常流式:只有转向时,液压系统才有压力
1.常压式:油罐、油泵、储能器、控制阀、动力缸 等
特点:系统中保持限定压力,只要转向,系统就提供压力,反应迅速。
•
(3)汽车右转弯时:
汽车右转向时, 阀芯与阀套的 相对位置发生 改变,液压油 流入动力缸左腔,另一腔通 油箱,产生压 差,促进汽车 右转
直行
右转
左转
转向油泵
功用:将发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向 外输出。 分类:由齿轮式、转子式、叶片式等几种。
叶片式转向油泵的分类
单作用非卸荷式叶片泵 双作用卸荷式叶片泵
叶片式转向油泵的工作原理
当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时, 叶片在离心力及高压油的作 用下紧贴在定子的内表面上。 其工作容积开始由小变大, 从吸油口吸进油液;而后工 作容积由大变小,压缩油液, 经压油口向外供油。由于转 子每旋转一周,每个工作腔 都各自吸、压油两次,故将 这种型式的叶片泵称为双作 用式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 有两个吸油区和两个排油区, 并且各自的中心角是对称的, 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油压作 用力互相平衡。因此,这种 油泵也称为卸荷式叶片泵。
液压动力转向系
功用
功用:兼顾汽车转向操纵省力且反应灵敏两方面 的要求。
汽车转弯时,减小对转向盘的操作力; 限制转向系统的减速比; 原地转向时,能提供必要的助力; 限制车辆高速或在薄冰上的助力,具有较好的转向稳定 性; 在动力转向装置失效时,能保持机械转向系统有效工作。
组成
组成:机械转向器、转向控制阀、转向动力缸一级 将发动机输出的部分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的转向油 泵、转向油罐等组成。
叶片式转向油泵的结构
l.驱动轴 2.壳体 3.前配油盘 4. 叶片 5.储油罐 6.定子 7.后配油盘 8.后盖 9.弹簧 10.管接头 11.柱塞 12.阀杆 13.钢球 14.转子 A.出油口 B.出油腔 C.进油腔 D.油道 H.主量孔
2.常流式:油罐、油泵、控制阀、动力缸等
特点:不转向时系统无压力,转向时系统才提供压力
常压式与常流式的比较
常压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优点:系统一直有油压,响应快。用储能器积蓄能量,可用小油泵 缺点:
容易引起压力漏油; 油泵总要保持压力,会降低油泵寿命;
储能器占用空间,燃油消耗率高。
常流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优点:结构简单;油泵寿命长;泄漏少;消耗功率低。 缺点:转向后才建立压力,响应慢;为提高速度需使用较大油泵
向右转向:
转向油泵
向左转向: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控制阀
滑阀式转向控制阀:
特点:靠阀体的移动控制油液流量,需较大运动空间
靠阀体转动控制油液流量。体积小,加工要求精度高
转阀式转向控制阀
液压式常流转阀
转阀结构: 4个连通的进油通 道A; 4个通道B、C与 动力缸的左右腔相 连; 低压腔D。
当阀体转过 一个角度后,阀 体封闭B和C中的 一个通道,打开 另一个通道。
工作原理 (1)汽车直线行驶时:
汽车直线行驶时,阀芯 处于阀体对中位置,压力 油同时通左、右两腔,并 且与油箱相通,左右动力 缸油压相等,汽车保持直 线行驶
•
(2)汽车左转弯时:
汽车左转向时,阀 芯与阀套的相对位置 发生改变,液压油流 入动力缸右腔,另一 腔通油箱,产生压差 ,促进汽车左转
器作为独立件,而控制阀和动力缸组合成一个部件。
液压动力转向工作原理
直线行驶时
转向控制阀将转向油泵泵出来 的工作液与油罐相通,转向油 泵处于卸荷状态,动力转向器 不起助力作用。 向右转动转向盘,转向控制阀 将转向油泵泵出的工作液与R 腔接通,将L腔与油罐接通,在 油压作用下,活塞向下移动, 通过传动结构使左右轮向右偏 转,从而实现右转向。 转向控制阀 向左转向时,情况与上述相反 油罐
组成
1-转向盘 2-转向轴 3-转向中间轴 4-转向油管 5-转向油泵 6-转向油罐 7-转向节臂 8-转向横拉杆 9-转向摇臂 10-整体式转向器 11-转向直拉杆 12-转向减振器
动力转向系组成与工作原理
组成:由机械转向器、转向动力缸、和转向控制阀等部分组成。 分类: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多是常流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常见的几种常流式转向加力装置结构布置方案
1.整体式动力转向器:机械转向器和转向动力缸
设计成一体,并与转向控制阀组装在一起。
2.半整体式动力转向器 : 将转向控制阀同机械
转向器组合成一个部件,而动力缸则作为独立件。
3.转向加力器(组合式动力转向系):机械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