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与普通话对比研究摘要:粤语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反映岭南风土民情的语言,较多地保存了上古时期的语言特色,和普通话在音韵、词类上都存在许多差异。
在声母和韵母上以及声韵配合和调值上都存在差异。
粤语和普通话在词的先后次序和组成位置上也存在差异关键词:粤语;普通话;音韵;词汇;差异Abstract:Cantonese is an extremely strong vitality reflect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customs language, more preserved the ancient period language features, and Mandarin in phonology,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s in parts of speech. The consonants and vowels and syllables and if there are differences. Cantonese and Mandarin in word order and position also exist differencesKey words: Cantonese Mandarin phonology;;; vocabulary; difference一、绪论(一)选题意义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
地方风俗都截然不同。
地方方言也是这种地域文化的代表。
广东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原因,方言保存了较为完善的地域特色,但由于近年来人口和文化的融合导致此地区内外交流频繁,为了便于交流,语言文化上与外部的差异逐步缩小,粤方言有消失的趋势。
广东地区的方言在很大程度上与普通话存在较多差异,但是却又有一些特点令人疑惑,但长久以来不为学界关注。
尽管有的文章提出过这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因此,研究粤语,了解并掌握粤语的发音特点和发音难易点,研究和普通话的区别,有助于粤语的历史资料留存,有助于普通话的学习和推广。
(二)研究现状粤语的研究可以上溯到两三百年以前。
就我所知,清乾隆壬寅年(1782)流行坊间的《分韵撮要》(虞学圃、温歧石辑录),就是颇有影响的粤音著作,一百多年前陈澄的《广州音说》(1892),更是大家所熟悉的了。
进人二十世纪,出现了詹宪慈的《广州语本字》(1929成稿,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和孔仲南的《广东俗语考》(南方扶轮社1933),但那还谈不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对粤语进行调查研究。
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对粤语进行调查研究,还只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在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王力先生等的带头实践下才开始的。
王力先生的《两粤音说》(《清华学报》5卷1期,1928)和《博白方音实验录》(巴黎大学博士论文,1932)已经把粤语的调查研究纳入到现代语言学的轨道。
赵元任先生早在1929年就对台山粤语进行过调查,只是还没有发表出来。
近期余霭芹教授再对赵先生调查过的那个方言点进行调查,并整理成书付梓(《台山淡村方言研究》,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2005),对于研究广东方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研究思路以往对方言词汇部分的研究大都是对词汇特点和词汇分类的简单罗列,缺乏从理论上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现代词汇语义学为理论指导,立足共时层面,主要通过比较的方法研究粤语和普通话的语义差异,揭示其在语音方面的特色,并与普通话进行相应的对比。
对于两者间不同的地方,笔者尽力寻找其原因所在,对于一些学界尚未定论的问题,作了一些设想,探求方言词汇的特点和语义规律。
通过田野调查,录音等方法进行方言的调查,通过文献资料以及普通话的发音和方言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其发音的薄弱环节,即方言里没有的语音但普通话中包含的,通过国际音标进行准确的标注和分析,并通过与普通话中同样的语句,不同的读法来找出方言区的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难易点,从而探究广东方言的具体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粤语概述粤语是一种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
为中国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五种方言之一,仅次于中国的官方语言普通话。
在中国广东、广西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粤语的重要语言使用区域是广州,发源于北方的中原雅言,起源和发展成熟的年代远在宋代的两广(两粤)初分之前,从秦朝的时候开始和当时的统一语言逐步相融合,保留了大量的雅音,成为上古汉语言保存较为完善的方言之一。
粤语和普通话差异较大,说粤语的人和说普通话的人交流也有较大困难。
但粤语又有其独特之处,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与普通话有不同之处。
粤语与普通话的最大差别主要在语音方面,语法方面不是很明显。
三、粤语和普通话音韵比较(一)声母总体而言,普通话里有的声母在粤语里都有,而且发音都差不多。
像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等发音都有,也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清音和浊音。
但粤语的声母有以下几个特点:1、普通话有翘舌音zh、ch、sh、r,而粤语没有。
普通话里辅音[η]不作声母用,但在粤语里[η ]作声母很常见。
如:"我"在普通话里就读作:[ηo],"爱"读作[ηai],"女"读作[ηǚ]。
2、粤语区分n和l。
如:"泥"读作[ni],"娘"读作[niang],"牛"读作[niong]。
但有一部分字中,[n]读作[l]。
如:"南"读作[lan],"那"读作[la],"难"读作[lan],"内"读作[li]。
3、通常情况下,粤语区分f和h。
如:"哈"读作[ha],"合"读作[he]。
但在普通话里h和u拼的情况下,粤语里h全读作[f]。
如"虎"读作[fu],"胡"读作[fu],"花"读作[fa],"黄"读作[fang],"回"读作[fei]。
其中也有个例外:普通话里读[huo]这个音,在粤语里[h]还是读[h],只是读音变成[ho]。
如:"活"读作[ho],"火"读作[ho]。
14、粤语在通常情况下区分z和zh。
如:"走"读作[zou],"在"读作[zai],"造"读作[zao],"找"读作[zhao],"占"读作[zhan],"只"读作[zhi],"周"读作[zhou]。
但有些普通话里的[zh]音,在粤语里读作[z]。
如:"摘"读作[za],"骤"读作[zou],"增"读作[zen],"装"读作[zang]。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普通话里有的[zhu]这个音,在粤语里有两种读法,一种读作[zhou],如"竹"读作[zhou],"逐"读作[zhou],"祝"读作[zhou];另一种读作[gü],如"朱"读作[gü],"主"读作[gü],"住"读作[gü]。
5、在通常情况下,粤语区分c和ch。
如:"草"读作[cao],"菜"读作[cai],1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版,第34页."从"读作[cong];"冲"读作[chong],"查"读作[cha],"抽"读作[chou]。
但有些时候,普通话里读[ch]的某些音在粤语里读作[c]。
如:"拆"读作[ca] ,"柴"读作[cai],"产"读作[can]。
还有另外的特例,普通话里[chu]这个音,在粤语里读作[kü]。
如:"出"读作[kü],"处"读作[kü]。
6、在通常情况下,粤语区分s和sh。
如:"撒"读作[sa],"丝"读作[si],"三"读作[san];"少"读作[shao],"舍"读作[she],"深"读作[shen]。
但有的情况下,普通话里读[sh]的音在粤语里读作[s]。
如:"山"读作[san],"双"读作[sang],"晒"读作[sai]。
还有另外的特例,普通话里[shu]这个音,在粤语里读作[fü]或[shou]或[sou]或[chou]。
如:"书"读作[fü],"树"读作[fü],"输"读作[fü];"熟"读作[shou],"叔"读作[shou],"属"读作[shou];"梳"读作[sou],"数"读作[sou],"蔬"读作[sou];"束"读作[chou]。
7、普通话里[y]这个音,在粤语里大部分读[y],但有一部分读作[r]。
如:[yong]读作[rong]:"用"读作[rong],"勇"读作[rong];[yuan]读作[ran]:"袁"读作[ran],"元"读作[ran];[yun]读作[ren]:"云"读作[ren],"允"读作[ren];[yue]中一部分读作[yo],一部分读作[ra]:"约"读作[yo],"岳"读作[yo];"月"读作[ra],"越"读作[ra]。
(二)韵母1、普通话里有的韵母,粤语里大部分有,但粤语里缺少üe,ün这几个韵母。
粤语有韵尾为 m 的鼻韵母,还有韵尾为 b、d、g的韵母(即入声韵尾),而普通话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