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科技工业园浦项制钢项目测量工程技术设计书广东海地测绘工程有限公司二○○九年十一月报告名称:顺德科技工业园浦项制钢项目测量工程技术设计书审核:审查:编写:批准:(甲方)编写单位:广东海地测绘工程有限公司目录1概述 (1)1.1任务来源 (1)1.2 测区概况 (1)2测绘原则 (1)3测绘技术要求 (1)3.1采用的技术依据 (1)3.2控制测量 (2)3.3地形测量 (5)3.4土方测量 (8)3.5 仪器检定 (9)4上交资料 (10)5组织措施 (12)5.1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12)5.2组织机构工作职能 (12)5.3拟投入本合同工作的主要人员表 (12)5.4拟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 (13)6进度计划 (13)7质量保证措施 (15)7.1测绘各工序、环节的检查制度 (15)7.2检查验收制度 (16)1概述1.1任务来源根据顺德科技工业园浦项制钢项目的需要,顺德科技工业园开发中心通过招标,由我公司承担顺德科技园浦项制钢项目测量工程。
该项目包括1500亩(约1平方公里)1:500数字化地形测绘和土方测量,土方测量含平面、鱼塘底、沟底高程、极坐标测量及土方量的计算。
1.2 测区概况顺德科技工业园浦项制钢项目位于顺德区杏坛镇东海水道以北、百安路以东,建设中的高富路由测区南部边缘经过。
测区平均经度113 º13′、平均纬度北纬22 º45′,占地面积约1500亩,地势平坦,以鱼塘为主,房屋稀少,交通较为便利,但高富路的施工对测区南部的交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测绘原则2.1测图控制网布设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既要满足当前测量需要,又要兼顾今后使用方便,因地制宜地选用布网方法,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
2.2 地形测图应遵循“看不清不绘”的原则,各种注记和说明应在现场测量和调查了解。
2.3严格按有关国家规范和顺德地方国土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执行。
2.4在满足有关国家规范和顺德地方国土部门规定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测绘高新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测绘效率和产品质量。
2.5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所用的各类仪器应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并提交相应的仪器检定资料。
3测绘技术要求3.1采用的技术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6)《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AUG-97);(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 20257.1-2007);(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9)《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8);(10)《佛山市国土资源地理数据规范》;(11)《顺德区1:500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要求》;(12)本测区《技术设计书》。
3.2控制测量(1) 平面控制测量a)基本平面控制测量:已知起算点资料由甲方提供,首级网拟布设一级GPS网,其布点方案以能够满足加密下一级平面控制为原则。
一级GPS网布网方案应经甲方审核通过后实施。
一级GPS网的观测方法、限差和技术要求按《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执行。
其主要观测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GPS网的观测技术指标b)二级导线测量:不具备GPS观测条件的地方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网布设,其观测方法、精度和技术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执行。
二级导线按网状布设。
能够进行GPS观测的地方采用GPS静态测量的方式布设,按《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规程》(CJJ 73-97)中二级GPS网技术要求执行。
二级导线点和二级GPS网点相对于起算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为±5cm。
c)图根控制:具备GPS观测条件的地方可采用GPS RTK施测,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布设图根导线。
图根导线起闭于一、二级导线点,或一、二级GPS网点,图根导线不能超过12条边。
图根导线技术要求按规范执行,因地形限制可做不超过四条边的支导线,图根导线按一级图根布设,按规范《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的第4.2.10条执行。
图根点相对于起算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5cm,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5cm。
每幅图一般地区不少于5个控制点,复杂地区不少于10个控制点。
(2) 高程控制测量根据项目对土方测量的需要,所有等级的控制点高程全部采用水准测量的方式。
其中四等水准按照《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2009)的精度要求,等外水准和图根水准分别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对五等水准及图根水准的精度要求,施测等级和精度指标分别如下:a)一级GPS网点的高程用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联测,二级导线和二级GPS点的高程用等外水准测定。
上述高程测量均布设成网进行平差,平差前首先对已知点标点的稳定性进行检核。
b)图根点的高程用图根水准测定。
c)四等水准高程闭合差限差为±20R mm,等外水准的高程闭合差限差为±30R mm,图根水准高程闭合差限差为±40R mm,R为水准路线长公里数。
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则分别小于2cm、3cm、5cm。
d)水准测量应进行i角检测,检校记录和仪器检定资料一同提供。
(3)坐标系统本项目一级GPS网、二级导线网、二级GPS网坐标系统:a)平面系统:二级及以上控制点提供两套成果。
一套是佛山统一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3º;另一套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4º。
根据甲方实际需要,由1954北京坐标系的成果作为起算数据计算一套北京54座标系成果,再转换一套佛山统一座标系的成果。
图根控制及碎部测量只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b)高程系统:佛山统一坐标系平面成果对应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1954年北京坐标系平面成果对应高程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统。
(4)标石埋设要求a)一级GPS网点均埋石,应成对埋设且相互通视,每平方公里不少于8点,二级导线和二级GPS点视测区情况根据测图要求加密。
b)标石可预制后运到现场埋设,也可在现场浇灌,一级GPS网点埋石规格和埋设按规范CJJ73-97的有关要求执行。
其标石面刻字形式如下图所示:c )所有一级GPS 网点均填绘点之记,点之记按规范要求绘制。
点位略图要实地绘出,有与主要地物的相关方位和距离,点位说明简洁明确。
d )埋石点的规格:①控制点尽量做在地面,无法避免要做在楼顶时,其楼顶的混凝土标石如下图所示:20cm15cm25cm中心标志为不锈钢标志,在标石和楼板之间应有铁钉固定。
② 一级GPS 点、二级导线点、二级GPS 点选在水泥路面上时,凿成25cm ×25cm 的方框,以直径为12~16mm ,长约8~10cm 的不锈钢螺钉做中心标志。
中心标志上刻十字丝以便定位。
一级图根点则凿成15×15cm 的方框,中心打入直径10~12mm 的不锈钢螺钉。
水泥路面标志规格如图:一级图根点一级GPS 点25X25cm8 I A XXX 8 I I B XXX 8 N C XXX 15X15cm 25X25cm 2 0 0 9 . 11 2 0 0 9 . 11 2 0 0 9 . 11二级GPS 点③其它地方埋设的混凝土标石规格如下:I级:上底为12×12cm,下底为20×20cm,高为60cm。
II级和图根:上底为12×12cm,下底为15×15cm,高为40cm。
标石面与水泥路面凿刻内容及控制点编号规则如下:其中:8为杏坛镇的编号,I代表一级GPS点,II代表二级GPS点、二级导线点,N代表一级图根点,上数字为点号,下面数字为年、月份。
对于非埋石点的点号,I、II级点点号前分别冠A和B,一、二级图根点点号前冠C和D。
④每幅图必须有三个互相通视的埋石点,且一级GPS埋石点要绘制点之记。
e)标石埋设时的注意事项:①点位基础应坚实稳定,便于长期保存;②点位应便于安置仪器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度,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得小于2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③一、二级点均应埋设永久性标石,埋设时坑底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④利用混凝土路面时现场凿孔浇注混凝土埋设标志。
(5)平差计算基线处理和平差计算采用中海达测绘仪器公司研发的GPS数据处理软件包HDS2003计算。
水准平差计算和导线平差计算采用《控制网观测数据预处理软件系统》和《电磁波测距导线数据预处理与平差处理软件系统》。
原始数据和中间计算数据200%校核,并由不同的技术人员独立完成校核计算。
3.3地形测量地形测量使用全站仪采用全野外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法测绘1:5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严格按《顺德区1:500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要求》执行,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为0.5米。
为满足土方计算精度的需求,对地物点的密度要求有所提高。
除满足反应地形地貌必须的点外,还应加测高程点,所有点位平均间距应不大于10米,且要均匀合理分布。
对于水下部分,鱼塘中采点应按照10米× 10米呈格网分布,河涌等采点则按照横断面分布,断面方向与岸线(或主流方向)垂直。
对于岸边为陡坎时,坎下必须采点;如为斜坡,则坡顶及坡脚均应采点。
对野外采集数据,当天应马上电脑上展点检查,如有高程点密度不足的情况,应立即安排第二天补测,以达到土方计算的要求。
(1)陆上地物点及高程注记点的平面及高程精度,执行下表:a)平面精度:b)高程注记点的高程中误差:(2)水下高程注记点施测方法及高程精度精度要求:水下高程点由测量人员坐船在水面上通过棱镜直接测定。
当棱镜杆接触到鱼塘底时,测定一个高程,作为水下高程;再将棱镜杆用力插入淤泥底,再次测定一个高程值,用前面的水下高程减去淤泥底高程,得到该点的淤泥厚度。
采点时要满足前面对高程点密度的要求。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测点深度中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由于测区内水面均为鱼塘和河涌,水深较小,水面平静,故测深点深度中误差应为±0.10米。
上述所有高程注记点均要求为实测点,不采取插求点。
中误差的两倍视为最大误差,接近最大误差的个数应是少量的。
(5)成图规格及图名、图号的选取地形图的测图比例尺为1:500,图幅尺寸为40cm×50cm的矩形分幅,每平方公里等分为20幅,每幅图实地东西长为250米,南北宽为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