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收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过程。
2.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
3.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4.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物质5.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6.中量元素:钙、镁、硫7.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氯8.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土壤贫化。
要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就要归还植物带走的养分9.最小养分律:指植物的产量由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支配的定律。
10.矿质营养学说: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原始养分是矿物质(无机物)而不是腐殖质(有机质),因为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后才出现的。
11.腐殖质营养学说:土壤肥力取决于土壤腐殖质的含量,腐殖质是土壤中唯一的植物营养物质,而矿物质只是起间接作用,即它是加速腐殖质的转化和溶解,使其变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物质。
12.必须营养元素:是指所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缺乏它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史。
13.有益元素: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是某种植物种类,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
14.有害元素:这些元素进入植物体内,不仅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同时由于其在植物体内的残留,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或人体内,危害他们的健康。
15.环境五毒:即五种有害元素汞(Hg) 镉(Cd) 铅(Pb) 铬(Cr) 砷(As)16.重金属:一般泛指能够引起环境污染的金属元素17.根际:由于植物根系的影响而使其理化及生物性质与原土体有显著不同的那部分根区土壤。
18.根际效应:在根际中,植物根系不仅影响介质土壤中的无机养分的溶解度,也影响土壤生物的活性,从而构成“根际效应”。
19.根分泌物: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有机质的总称。
20.菌根:是高等植物根系与真菌形成的共生体,分布很广,分外生菌根,内生菌根。
21.截获: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22.质流:是指由于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影响因素23.扩散:是指由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导致根表离子浓度下降从而形成土体——根表之间的浓度梯度,使养分离子从浓度高的土体向浓度低的根表迁移的过程。
24.拮抗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25.协助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
26.营养临界期:由于营养元素的过多、过少,或者不平衡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不良影响的时期。
且这种影响后天无法弥补。
27.养分最大效率期:营养物质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时期。
28.短距离运输:也称横向运输,是指介质中的养分沿根表皮、皮层、内皮层到达中柱(导管)的迁徙过程,由于其迁徙过程的距离短,故称为短距离运输29.长距离运输:也称纵向运输,物质通过植物的维管系统在根部与地上部之间进行运移的过程。
30.根系阳离子交换量:单位根系吸附的阳离子的摩尔数。
.31.根外营养:也称叶片营养,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32.根系构型:指同一根系中不同类型根,或不定根在生长介质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包括立体几何分布和平面几何分布。
33.单盐毒害:将植物培养在单盐溶液中时,即使是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植物仍然要受到毒害以致死亡,这种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有害作用的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34.交换吸附:木质部导管壁上有很多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集团,它们与导管汁液中的阳离子结合,将其吸附在管壁上,所吸附的离子又可被其它阳离子交换下来,继续随汁液向上移动,这种吸附称为交换吸附。
35.维茨效应:营养溶液中钙、镁、铝等二价及三价阳离子,特别是二价钙离子在相当广泛的浓度范围内能促进钾、铷(Rb)等离子的吸收效应。
36.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时,氨或铵离子在土壤中还能进一步经硝化细菌作用,最后转化为硝态氮,这个由铵转化为硝酸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37.反硝化作用:在嫌气条件下,经反硝化细胞从NO3-或NO2-中取得氧气,并使之还原成气态氮(N2O或N2)的过程38.铵态氮:凡氮肥中的氮素以NH3或NH4+形态存在的均属铵态氮肥。
39.硝态氮:凡肥料中的氮素以硝酸根形态存在的均属于硝态氮肥。
40.生理酸性肥:施入土壤后,由于植物选择性吸收导致土壤变酸的肥料。
41.生理碱性肥:施入土壤后,由于植物选择性吸收导致土壤变碱的肥料。
42.忌氯作物: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称这些植物为忌氯植物43.枸溶性磷:凡主要成分能溶于2%柠檬酸,中性柠檬酸或微碱性柠檬铵溶质的磷肥。
44.枸溶率:用2%柠檬酸溶液浸提的有效磷及其占全磷的百分率。
45.闭蓄态磷:土壤中含铁铝氧化物,在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交替变更的条件下,磷酸盐可被氧化铁胶膜所包闭,形成所谓的闭蓄态磷。
46.磷酸退化作用:当过磷酸钙吸湿后,除易结块外,其中的磷酸一钙还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磷酸退化作用。
47.异成分溶解:即在施肥以后,水分向施肥点汇集,使磷酸一钙溶解和水解,形成一种磷酸一钙、磷酸和含水磷酸二钙的饱和溶液问答:1)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生物田间试验法;(2)生物模拟试验法;(3)化学分析法;(4)数理统计法;(5)核素技术法;(6)酶学诊断法(7)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8)调查研究法2)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①积极作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②消极作用:肥料与土壤污染,施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地下水污染,造成大气污染及食品污染3)李比希三大学说的内容及农业意义①矿质营养学说②养分归还学说③最小养分律意义:①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营养学说,指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维持了土壤肥力的手段。
②实质上,促进了化肥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4)确定必须营养元素的标准(1)必要性(2)专一性(3)直接性5)植物根系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关系(1)根的类型与养分吸收(2)根的数量与养分吸收(3)根的构型与养分吸收(4)根的结构特点与养分吸收(5)根系分布合理,有利于提高养分的吸收效率6)必需元素间的相互关系(1)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生产上要求:平衡共给养分(2)不可替代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特殊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生产上要求:全面供给养分。
7)影响根际PH变化的因素有哪些(1)氮素的形态(2)共生固氮作用(3)养分胁迫(4)植物遗传特性(5)根际微生物既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又可合成并分泌某些有机酸而引起根际PH值的改变。
8)影响根系分泌物的因素(1)养分胁迫(2)根际微生物(3)植物种类9)碳、氢、氧的营养功能碳;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氢: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
氧:植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为有氧呼吸所必需,在呼吸链末端,O2是电子和质子的受体。
10)植物体内自由基清除系统有哪些(1)酶系统:超氧化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酶POD或POX(2)抗氧化剂系统:维生素E 谷胱甘肽GSH 抗坏血酶ASA11)养分向根表迁徙的方式有哪些(1)截获(2)质流(3)扩散12)有益元素的生理功能硅:(1)参与细胞壁的组成(2)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钴:(1)参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2)刺激生长(3)稳定绿叶素钠:(1)刺激生长(2)调节渗透压(3)影响植物水分平衡与细胞伸展(4)代替钾行使营养功能的作用铝:(1)刺激植物生长(2)影响植物的颜色(3)激活酶的作用硒:(1)刺激植物生长(2)增强植物体的抗氧化作用13)根系的生理生化特性与养分吸收之间的关系(1)根的阳离子交换量(CEC) (2)根系CEC与养分吸收的关系(3)根际及根际效应(4)根际与养分吸收(5)影响根际养分浓度分布的因素14)根系分泌物及土壤微生物与养分活性间的关系(1)还原作用(2)螯溶作用(3)增加土壤与根系的接触面积(4)增加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改善根际养分的缓冲性能(1)改变根系形态,增加养分吸收面积(2)活化与竞争根际养分(3)改变氧化还原条件15)叶部营养的优缺点有哪些优点:(1)叶部营养是根部营养的辅助,可以调节植物营养(2)可以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和转化(3)对养分的吸收转化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作用需要缺点:受溶液的浓度、溶液的组成的影响;喷施时间比较限制,一般要求在清晨,傍晚或阴天喷施;在喷施比较不易移动的元素时,必须要多次喷施。
16)叶部营养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湿润时间(2)溶液的浓度(3)溶液的反应(4)叶片特性(5)养分种类(6)喷施时间17)影响根系养分吸收的因素有哪些(1)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在因素(2)养分供应情况对根系养分吸收的影响(3)养分吸收速率的调控(4)土壤养分的相对浓度18)根系类型,数量和分布对养分吸收的影响直根系根系数量大于须根系根系数量,直根系养分吸收大于须根系养分吸收,养分吸收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分生区和伸长区,尤其是根毛。
19)影响养分横向运输的因素有哪些(1)养分种类(2)外界养分浓度(3)根毛密度(4)胞间连丝数量(5)菌根侵染20)根际与周围土体之间生理生化指标有什么不同根际pH值、根系分泌物及微生物、酶活性、菌根、养分状况、氧化还原电位21)影响养分在土壤中迁移的因素有哪些(1)与蒸腾作用呈正相关(2)与离子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22)如何确定必需元素(步骤)(1)这种化学元素对所有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是必不可少的,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理周期。
(2)该元素的功能是其它任何一种化学元素均不能替代的。
(3)这种元素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23)养分在迁徙时的途径(分类)(1)在原细胞被同化,参与代谢或物质形成,或积累在液泡中成为贮存物质。
(2)转移到根部相邻的细胞。
(3)通过输导组织转移到地上部各器官。
(4)随分泌物一道排回介质中24)影响质外体和共质体途径的因素养分种类、养分浓度、根毛密度、胞间连丝的数量、表皮细胞木栓化程度。
25)如何提高氮肥的利用率(1)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氮肥(2)根据作物营养特点合理分配(3)根据肥料特性合理分配氮肥(4)改进氮肥施用技术(5)作物不同生育时期施用氮肥的效果不同,在保证苗期营养的基础上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