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教育学习笔记

安全教育学习笔记

第一次如何防溺水1不要独自一人2要有家长或熟悉水性得人得带领下去游泳。

3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4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第二次地震逃生1、为了防落石或倒塌,最好准备一顶安全帽带着走。

来不及准备时,也可带着枕头出门,放在头上。

2、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3、寻找与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得地方移动。

4、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

如能找到代用品与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5、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

第三次饮食卫生食物中毒怎么办?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

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

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得食物吐出。

4、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5、不要轻易给病人服用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第四次火灾逃生1、切勿惊慌,第一件事观察哪里可以逃生。

2、湿毛巾掩住口鼻。

3、压低姿势,沿地板爬行4、人站在窗边,在窗帘或床单撕列成条连接或沿水管广告牌、电线杆爬行而下或自室外安全梯逃生。

5、通过火焰之时,应将所穿衣服用水浸湿迅速冲出。

6、烟得上升速度远比上楼梯来得快,故应迅速向地面逃生。

第五次应对流感得科学防护措施。

1,三避免:①避免到人群拥挤场所扎堆;②不要随意用手触摸鼻子、嘴巴与眼睛;③避免密切接触流感样带症状者;2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得健康习惯3、一及时: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第六次交通安全1、走路要走人行道;2、、横穿马路要走班马线,要左右瞧瞧车子;3、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4、坐车时不要把头与手伸出窗;5、坐车时要保持安静,不要打闹;6、坐车时车未停稳不要下车;7、不坐超载、超速得车辆。

第七次学生日常注意事项1课间提倡文明休息,严禁用扫帚、拖把或棍棒打闹。

2课间下、上楼梯不争先恐后,到操场处活动,不准您抢我争、严禁危险举动。

3在劳动(或大扫除)中,擦玻璃时(特别在楼上),在高处清扫时,要有专人相扶。

4开关门窗要注意周围就是否有人或物,以免碰伤或发生意外。

5学生进校不得随意携带弹簧刀之类得刀具与利器打火机、、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

第八次骑自行车必须做到"五必须1学生骑车年龄必须超过十二周岁。

2骑车前必须检查刹车、车铃就是否完好。

3骑车时必须思想集中,谨慎骑车。

4通过交叉路口、上下桥、上下坡、弯路、人群密集地、窄桥、窄路时必须减速缓行。

5转弯时必须伸手示意。

第九次骑自行车必须做到十不准1不准双手离把,撑伞骑车。

2不准互相追逐,扶肩并行。

3不准在公路上、人行道上学骑自行车。

4不准在机动车抢道。

5不准载头猛拐,曲线竞驶。

6不准骑车带人。

7不准攀扶机动车。

8不准逆向行驶。

9不准闯红灯。

10不准乱停自行车。

第十次校外安全(1)有得坏人冒充邮递员、推销员、检修工人等,骗开了门,入室抢劫或作其她坏事。

同时要留心观察,记住陌生人得身高、面相、衣着等,以便必要时报警。

也可以给父母、邻居、居委会或派出所打电话。

(2)如果来人声称就是您父母得同事,并能叫出您得名字与您父母得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开门,但可以问她有什么事,记下来打电话告诉父母。

(3)如遇到坏人以各种理由闯入家中,要在保证人身安全得情况下,与坏人斗智斗勇。

如将自己得屋门反锁后,迅速用电话报案,要注意说清楚自己得详细地址;也可用计将坏人吓跑,但要记住坏人得身高、外貌特征,并迅速报案。

一定记住不要与坏人硬拼,要注意保护自己得生命及人身安全。

第十一次校园安全1、上课要遵守纪律,听从老师指挥,体育课、活动课上应在老师得指导下正确地使用体育器材。

2、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3、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道内玩耍,严禁在楼梯扶手上嬉戏。

4、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5、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得电器设备。

6、放学要按时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闲逛。

7、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瞧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

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得车辆或超载车辆。

第十二次(1)有得坏人冒充邮递员、推销员、检修工人等,骗开了门,入室抢劫或作其她坏事。

同时要留心观察,记住陌生人得身高、面相、衣着等,以便必要时报警。

也可以给父母、邻居、居委会或派出所打电话。

(2)如果来人声称就是您父母得同事,并能叫出您得名字与您父母得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开门,但可以问她有什么事,记下来打电话告诉父母。

(3)如遇到坏人以各种理由闯入家中,要在保证人身安全得情况下。

如将自己得屋门反锁后,迅速用电话报案,要注意说清楚自己得详细地址;要记住坏人得身高、外貌特征,迅速报案。

不要与坏人硬拼,要保护自己得生命及人身安全第十三次校园安全1防磕碰。

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得运动与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

教室地板比较光滑得,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她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

无论教室就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得危险。

4.防挤压。

教室得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先留意会不会夹到她人得手。

第十四次乘坐公共汽车应该注意什么?1)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

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得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她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第十五次使用电器知识类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得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得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得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得指导下进行。

6)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得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7)睡觉前或离家时切断电器电源。

第十六次路上被人抢劫、敲诈与勒索怎么办?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尽量说好话,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跟她们争吵。

2)如果她们继续坚持要钱,就跟她们说回家取钱,趁机跑掉,并向您认识得人求助。

3)如果还不行,就拖住别得大人大声喊“救命”。

4)如果一个人遭挟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给钱,但要记住对方得相貌特征,事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千万不要拉住欲跑得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墙,持刀伤人。

第十七次消防安全1、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

一就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就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就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得鞭炮乱扔。

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得原则。

2、火灾得处理办法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得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

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

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第十八次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得直接威胁与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得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得方法就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1、匪警电话得号码就是110。

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得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就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得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第十九次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当同学们独自在家时,要注意避免陌生人进入而发生意想不到得危险。

1、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得身份,如果就是陌生人,不应开门。

3、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者远方亲戚得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

4、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人室内得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

第二十次、外出或在公共场所自我防范外出或在公共场所,同学们遇到得社会情况会比较复杂,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在自我防范方面应当注意1、应当熟记自己得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

2、外出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自己得行程与大致返回得时间明确告诉家长。

3、外出游玩、购物等最好结伴而行,不独来独往,单独行动。

4、不接受陌生人得钱财、礼物、玩具、食品,与陌生人交谈要提高警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