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杭州二中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上学期] 精品

最新-杭州二中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上学期] 精品

2018学年第一学期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2018.1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 S-32 O-16 H-1 Cu-64 P-31 Mg-24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8题,54分)1.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2.下列物质均有杀菌消毒作用,其中杀菌能力强又不会影响水质的是A .液氯B .漂白粉C .臭氧(O 3)D .过氧化钠3.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 .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以分解B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C .CH 4、SiH 4、GeH 4、SnH 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 .常温常压下,32g 氧气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 AB .标准状况下,1L 己烷完全燃烧可得到的CO 2分子数为 6N A /22.4C .3.2g 铜丝在硫蒸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D .31g 白磷中含有N A 个化学键5.对于热化学方程式:SO 3(g)催化剂SO 2(g)+21O 2(g);△H =+98.3kJ/mol 的描述有如下四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y 表示SO 2的含量)6.制备卤磷酸钙萤光粉所用的高纯氯化钙中混有镁离子,除去的方法是把氯化钙的水溶液加热到90~95℃,在不断搅拌下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镁离子生成沉淀过滤除去。

此沉淀剂最好选用A .氢氧化钙乳浆B .碳酸钠溶液C .碳酸氢钠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7.已知一种c (H +)=1×10-3mol ·L -1的酸和一种c (OH —)=1×10-3mol ·L -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碱性,由此所得下列的结论肯定错误的是A .该碱一定是弱碱B .该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该碱的物质的量浓度C .该碱可能是强碱D .该酸可能是弱酸8.现有简易洗气瓶(如右图),正放在桌面上,可分别实现下列实验目的,其中适用于从y 口进入的是:①瓶内盛一定量液体干燥剂,用于干燥气体②瓶内盛一定量液体洗涤剂,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某些杂质③瓶内盛水,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④瓶内贮存难溶于水的气体,加入水使气体排出⑤用于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⑥用于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A .①③B .②④C .③⑤D .③⑥9.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中的方法对A 盐进行鉴定: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A 中一定有Fe 3+B .C 中一定有Fe 3+C .B 为AgI 沉淀D .A 一定为FeBr 2溶液10.下列各组物质中,将前者加入后者时,无论前者是否过量,都能用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A .稀盐酸,Na 2CO 3溶液B .稀H 2SO 4溶液,NaAlO 2溶液C .Cu ,FeCl 3溶液D .浓氨水,AgNO 3溶液11.在烧杯中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的质量为M 1g ;再向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醋酸,充分振荡后剩余的金属质量为M 2g ;则M 1与M 2之间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M 1可能等于M 2B .M 1一定等于M 2C .M 1可能大于M 2D .M 1一定大于M 2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钙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Ca 2++CO 32-=CaCO 3↓B .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 —+2H 2O H 2↑+C12↑+2OH —C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CaCO 3+2H +=Ca 2++CO 2↑+H 2OD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Fe 2++2H ++H 2O 2=Fe 3++2H 2O13.Al(OH)3和Ga(OH)3均为两性氢氧化物,它们的酸性都比碳酸弱,又知Ga(OH)3的酸性强于Al(OH)3,若把过量CO 2气体通入含AlO 2-和GaO 2-的混合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任何明显现象B.生成两种沉淀,后沉淀又逐渐溶解C.先出现Al(OH)3沉淀,后出现Ga(OH)3沉淀,沉淀不溶解D.先出现Ga(OH)3沉淀,后出现Al(OH)3沉淀,沉淀不溶解14.铜和镁的合金a 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b mol的NO2气体和c mol的N2O4气体,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A.a+46b+92c B.a+34b+68cC.不能确定D.a+17b+34c15.向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晶体或加水稀释时,都会引起A.溶液的pH增加B.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C.溶液导电能力减弱D.溶液中c(OH-)减小16.某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H<0,在到达平衡后,若分别单独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能使平衡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是A.通入N2B.通入NO2C.增大压强D.降低温度17.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①Al,②Al2O3,③Al(OH)3,④(NH4)2S,⑤NaHCO3,⑥AgNO3,⑦CH3COONH4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D.全部18.巳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Al3+、CH3COO—、Cl—B.Mg2+、Ba2+、Br—C.Mg2+、Cl—、I—D.Na+、NH4+、Cl—二、填空题(共6题,40分)19.由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g水放出热量a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若40mL 0.1mol·L-1的稀硫酸与60mL 0.15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理论上可以使混合后的液体的温度比反应前液体温度升高℃(假设混合前两溶液温度相同,反应前后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水的比热为bkJ·g-1·℃-1,且热量不扩散)。

在实验室进行中和热测定时,最后得到的数据往往低于理论值,请分析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20.在某化工生产过程中要用到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晶体——铝铵矾。

该晶体是一种复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铵。

向该复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已知NH4+与AlO2-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会发生如下反应:NH4++AlO2-+H2O=Al(OH)3↓+NH3↑试回答:(1)在硫酸铝铵水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原因是。

(2)在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的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有:①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③白色沉淀量逐渐增多;④白色沉淀完全消失;⑤白色沉淀量逐渐减少。

请答出各种现象由先到后出现的顺序(用序号回答): → → → → 。

(3)写出滴入NaOH 溶液的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② ;③ 。

21.氮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中,N 2O 5是一种比较有趣的化合物,它在温度稍高(如夏天)为气态,低温下呈固态且嬗变为离子化合物,其中的阳离子为NO 2+,阴离子为NO 3—。

试写出:(1) N 2O 5与NaF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Na 与N 2O 5(低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与此极为相似的是N 2O 4在液态时也能电离为NO +和NO 3—,试写出Cu 在乙酸乙酯(溶剂)中与N 2O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

22.X 、Y 、Z 、W 为常见的四种单质,常温下X 是固体,Y 是液体,Z 是无色气体,W为黄绿色气体。

其反应关系如下,其中B 的溶液显强酸性。

(1) 根据反应推断X 、Y 、Z 的化学式:X ,Y ,Z 。

(2) 指出X 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3) 写出A 溶于水后加入X 的离子方程式: 。

(4) 写出C 与过量W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3.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中加入或生成的水以及生成J 时其他产物已略去),又知A 、B 、C 、D 在常温下均是气体,且A 能使湿润的红色(1) 该盐是 ,物质C 是 。

(2) 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 。

(3)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24.(1) 某学生用实验室常见的酸、碱、盐和金属为反应物,并利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和一个烧杯组装成如图所示的替代简易气体发生器的即开即停试管,该装置中装有铜丝网隔板,利用该装置可制取哪些气体(写两种)。

若将铜丝网隔板改为铁丝网隔板,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何种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①写出C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某学生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你认为他的判断合理吗?;简要说明理由。

③该同学无法断定SO2和Na2O2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Na2SO3+H2SO4==Na2SO4+H2O+SO2↑)装置B的作用是;D的作用是。

④为确认SO2和Na2O2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请你从中挑选出正确的选项并按操作顺序排列(填序号)。

A.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干燥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B.用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C.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

三.计算题(1题,共6分)25.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生石膏的组成(CaSO4·x H2O),即测定x值,做如下实验:将生石膏放在坩埚中加热,加热前、后都进行称量。

随实验次数增加,加热时间不断延长,最后整理加热前后固体质量数据如下表(下右图为根据数据绘制的图象):(1) 利用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推断生石膏的化学式。

(2) 通过计算解释图象中产生AB段的原因。

(3) 若将所得的固体残渣继续升温灼烧,发现质量还会减轻,简述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2018学年第一学期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化学答卷(2018.12)一.选择题(单选,3×18=54分)二.填空题(共6题,40分)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