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诊医院感染控制制度(诊所)

门诊医院感染控制制度(诊所)

妙承便民诊所
诊所感染控制制度
1、诊所护士应做好预检分诊工作,维持病人就诊秩序,设立卫
生宣传栏,经常向病人进行预防、保健、卫生、消毒、防止感染等知识的教育。

2、传染病流行期间,对每一就诊病人进行预检,可疑者要进行
隔离观察,排泄物、分泌物要按规定处理。

3、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衣帽整洁,接触患者前后洗手。

4、室内保持整洁,一般情况下湿式清洁,每天两次,遇有污染
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检查台、床、桌、椅等。

5、诊室每天开窗通风换气不少于两次,每次≥15分钟。

必要
时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6、普通无菌贮槽中的灭菌物品应再有小包装,各种无菌包一经
打开,使用时不超过24小时。

7、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灭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接触皮肤的
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

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听诊先清洗再用酒精擦拭消毒。

腋下体温表每次用后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75%酒精浸泡10—30分钟,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8、疑似或确定为法定传染病者,应及时填写传染病登记卡。

9、拖把应有明显标记,严格区分使用。

拖把每次使用后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

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污染时,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适量倒在污染地面30min后,用拖把拖干净,再将拖把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10、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分类放置,禁止乱放。

妙承便民诊所
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权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二、诊所发现传染病,应以最快的方式向本辖区卫生防疫
站报告。

发现甲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应在六小时内报告;
发现乙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应在十二小时内报告;发现丙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应在一个月内报告。

发现传染病爆发,食物中毒或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医生须以最快的速度报告上级防疫部门。

三、当确诊或疑似甲、乙、丙类传染病时,必须填写“传
染病报告卡片”或专用报告卡(表),报告单位按规定程序上报,并做好传染病的订正和死亡报告。

瞒报、缓报、谎报的,一经查实,将给予教育、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情节严重的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四、发现甲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必须做好以下紧急处理:
1、对病人或疑似病人必须严密隔离和抢救治疗;
2、对接触者必须进行登记、留验、紧急预防服药和预防接种;
3、对疫点和病人的污物必须进行严密消毒、杀虫和灭鼠。

五、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加强诊所传染病管理与监测工作,杜绝发生交叉感染。

遵守消毒灭菌原则,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除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传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六、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传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

妙承便民诊所
关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切实提高诊所医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形成诊所医生终身学习制度,通过培训,强化诊所医生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职业道德、法治观念,提高预防疾病与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在防治传染病、合理用药、中医药、康复、保健、急诊急救、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不断拓宽临床常用实用技术。

(二)培训对象
我诊所从事医疗、预防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培训方式、时间
1.培训方法
(1)根据各地区培训条件、培训内容,采取培训班、学术讲座、临床进修、学术会议、专项技术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进
行培训。

(2)采取培训基地半脱产相对集中培训。

2.培训时间
岗位培训工作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计划以三年为一个培训周期。

(四)培训内容
1、素质培养
2、业务培训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