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下管线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地下管线管理面临的问题
1、现存地下管线信息的收集
2、资金问题
3、投资汇报率
4、地下管线敷设技术的选择
5、管理组织架构相关问题
6、职权/职责
7、维护
8、安全
二、与地下管线相关的各方
1、工程公司
2、联邦政府
3、地方政府部门
4、业主/运营商
5、通信/有线电视公司
6、石油/燃气公司
7、市政当局
8、能源提供企业
9、普通民众
10、设备制造商
三、管线事故统计
美国现有超过3000万英里(4828万公里)的地下管线设施
不包括人员丧生和受伤,仅由事故引起的相关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需要成立专职机构把人员死伤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美国现有管线管理组织的构成
1、联邦机构, 州政府,地方政府,国家公用事业承包商协会, 业主, 服务提
供商联合建立了
2、“一呼通”中心 (地区性)
3、地下管线管理委员会 (全国性)
4、由业主、运营商、设计单位、政府、承包商/开挖公司共同组成的董事会进
行管理
5、服务于特定的区域
6、负责档案管理、公众意识培育、教育和事故预防等工作
7、全国范围可接通、州内免费的统一呼叫电话号码
8、全天候接受定位请求
9、开挖者在对地下管线和设施定位和标识之前,必须提前48或72小时拨打
“一呼通”中心电话进行申报
10、非盈利机构
11、由美国运输部(管线安全办公室)资助,对“一呼通”系统和事故预防的
最佳方法进行研究
12、培养利益各方在地下管线和设施保护方面承担“共同责任
13、公众意识的培育和教育
14、支持各项研究
15、由统计中心进行事故数据收集、分析和分发
五、最有效管理方法的总结
1. 规划和设计
收集信息并识别现有设施
利用标识器标识地下设施
适用的规范, 法令条款及现行标准
符合资质的工程公司
强制性的预投标会议
对投标前,投标和建设期间的持续介入及跟踪
绘制管线图
2. “一呼通”中心
收到设计单位的通知
建立开挖承包商与业主的协调会议
处理定位需求
简化申报流程,提高事件处理效率
前期的公众意识培养及事故预防措施培训
全国范围可接通、州内免费的统一呼叫电话号码
3. 实地定位和标识
开挖前对地下管线和设施的精确定位和标识非常重要
定位人员需要被良好地培训
地下管线和设施需要有足够的标识
全国统一的颜色代码和标识符号
选用最合适的技术
所有和管线定位方面的文档都需要被很好地整理和维护
在各个企业和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
4. 开挖
开挖容许误差范围 (46 厘米 )
开挖前通过“一呼通”系统进行定位请求
开挖前准备会
定位核查
联邦和州立的法律法规
回填
建立文档
5. 绘制管线地图
1)一呼通中心维护和更新美国地下管线和设施的各类信息,包括经纬度、地址,以及其他里程标记信息
2)选用最新的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
–定位方面的新技术(如:地下电子信息标识)
–全球定位系统(GPS)
–正射影像和卫星图像
6. 法律法规
公众和强制教育
激励
惩罚
事故后恢复
联邦和州立法规的强制执行
7. 公众教育
市场/广告计划
付费广告的使用
免费媒体的使用
免费赠品的使用
8. 报告和评估
利益各方报告信息
采用标准的信息收集表
收集的内容包括事故信息、管线中断服务时间和相应的事故损失情况
培训
六、定位技术
1、电磁感应
1)施加电磁定位信号至地下管线
2)用定位仪在地面接收辐射信号
3)工作频率 1 赫兹 to 480 K赫兹
4)需要地下管线有能够施加电磁信号的传导媒质
2、探地雷达100002886896
1)向地下发射电磁信号并接收反射能量分布
2)利用各种物质介电常数的不同的原理进行探测
3)通常工作频率范围 100M赫兹-2G赫兹
4)优势: 不需要对地下管线进行信号接入
5)劣势: 在导电性好的土壤中,或者对小尺寸和深埋物体工作性能差
3、磁感应探测
4、声学定位/震动定位
基于音频能量的地下传播原理,分为主动和被动模式,通常只适用于有接入点的管道;震动探测器接收震动能量相当于探地雷达接收电磁波能量
5、被动标识器与电子信息标识器 (iD marker)
可定位最深达3米的地下管线或设施,不需要对地下管线进行信号接入,能被用来作为路由定位,施工前放置最为理想,拥有多种频率以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
七、管线地图绘制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
1、业主开始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地下资产管理,在电子地图上对地下管线和
设计进行标注用于定位的信号接入点,普遍建立数据库以供决策
2、多种有效的软件应用于管线地图的自动绘制和地下管线设施管理
八、未来发展
1、美国地下管线委员亚提出全国统一呼叫号码 811
2、美国地下管线委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处理事故信息的报告事宜 (DIRT)
3、报告提交日期不迟于2005年12月
4、亚利桑那州和科罗拉多州最新立法
5、“一呼通”中心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采用
6、在中国建立“一呼通”系统
7、建立与美国地下管线委员会相类似的机构
8、借鉴和学习美国地下管线委员会已有的基于实践经验而形成地有效管理手
段,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更新
9、充分利用最新科技, 尤其在地下电子标识和管线地图的绘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