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2010~2014年河道采砂规划2010-5-11 来源:作者:被阅读458次目录前言1、概要1.1河道概况1.2河道采砂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3河道采砂规划的原则与任务1.4河道采砂规划1.5河道采砂影响分析1.6环境影响评价1.7结语与建议2、河道基本情况2.1河道概况2.2水文、泥沙特性及床沙质2.3地质概况2.4已建涉水工程与拟建涉水工程规划概况2.5航运现状与航运规划概况2.6生态环境现状3、河道演变分析3.1历史河道演变3.2近期河道演变及趋势3.3河道泥沙补给分析4、规划的必要性4.1河道采砂基本情况4.2河道采砂存在的问题4.3制订规划的必要性5、规划原则与规划任务5.1规划原则5.2规划任务6、采砂规划6.1禁采区划定6.1.1禁采区划定原则6.1.2禁采区划定6.2保留区划定6.2.1保留区划定原则6.2.2保留区划定6.3可采区划定6.3.1可采区划定原则6.3.2可采区规划6.3.3年度控制开采量的确定6.3.4堆砂场、弃料的堆放和处理6.3.5禁采期6.3.6采砂机具型式和数量及采砂作业方式7、规划方案采砂影响分析7.1对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7.2对通航安全的影响分析7.3对涉水工程正常运用的影响分析8、环境影响评价8.1规划采区采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8.2环境影响评价结语9、采砂管理9.1体制和主管部门职责9.2管理机构与管理设施9.3动态监测管理10、结语与建议10.1结语10.2建议附表:表1、河道砂石资源总量登记表表2、河道砂石资源可采区总体规划表3、2010-2014年黟县河道采砂实施方案表4、河道禁采区总体规划附图:1、黟县水系图2、黟县河道砂石资源储量分布图3、2010-2014年黟县河道采砂规划分年分布图及规划采砂平面图前言黟县位于安徽省南端,黄山西南。
东北与黄山区交界,西北与石台县毗邻,东南与休宁且接壤,西与祁门县连接,南北长47.8KM,东西长44KM。
全县辖4镇4乡,总人口9.5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9万人。
境内地貌构成南部山少,平缓浅丘,北部多山,山间盆地,地形基本由低山丘陵和沉积盆地组成,雪峰运动时期,形成东北向的山体,岩石受区域变质成为千枚岩和板岩等。
境内群峰连绵,诸峰海拔在700M以上。
千米以上山峰有52座,与黄山区交界的兴岭末盘尖最高,海拔1432M。
我县国土面积为857.8KM,境风峰峦重叠,丘陵起伏,山地面积占81%,黄山余脉自东北至西南宛延而入,成为新安江和青弋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境内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境内长10KM以上河流有12条,流入横江属新安江水系的有漳水、龙江、丰溪、考川、霭山河、虞山溪和甲溪,流域面积443.1KM2;流入太平湖属青弋江水系的有清溪、漩溪、石云河、竹溪和章溪,流域面积414.7KM2。
两个流域面积大体相等。
近些年来,我县河道砂石资源随着城镇、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加,河道采砂也日益俱增,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河道砂石资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确保河道防洪安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河道采砂管理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黄山市水利局黄水政[2009]22号文件《关于编制2010~2014年河道采砂规划的通知》要求,编制了《黟县2010~2014年河道采砂规划》,以便指导我县河道采砂管理。
2010~2014年黟县河道采砂规划1、概要1.1河道概况黟县境内河流分属新安江、青弋江两大水系。
境内主要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岭,由于河流受山区地形影响,河谷强烈下切,山地坡度陡峻,因此河床比降较大。
境内河流129条,10KM以上河流12条,所称河流众多,水系纵横。
属新安江水系的有漳水、龙川、丰溪、考川、霭山河、虞山溪、甲溪、控制面积443.1KM2;属青弋江水系的有清溪、漩溪、石云河、漳溪、竹溪、牛泉、控制面积414.7KM2。
我县河道受区域地貌及地质构造控制,属冲积山区河道,河道有顺直、弯曲、蜿蜒和分叉等河型。
随着人类活动和经济的发展,自古以来,人们陆续在主要河道两岸修建了大量的河堤和护岸,结构有砌石的、有土质的,这些河堤和护岸构成了河道防洪的重要屏障。
1.2河道采砂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2.1河道采砂状况2006年以前我县河道砂石资源较为丰富,城镇建设、交通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建筑市场需求的砂石量较少,主要的城镇、公路及农村房屋等建设是南部的新安江水系范围。
漳水、龙川河、西武河(丰溪)、虞山溪等干、支流河道砂石储量较多,且砂石质量好,不但本县建筑市场供应保证,连祁门县建筑市场都到黟县来购运砂石。
当时砂石开采方式,主要是以人力挖采为主,个体户拖拉机、马车零西、分散自采,供应市场。
县水利部门作为河道管理的主管单位,依照《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先批准了5座拉砂机,分布在漳河石山桥上游4处、横岗桥下1处采砂点。
后批准了5条采砂船,分布在漳河下坦采砂点、团结桥下采砂点,龙川河古溪采砂点、西武河田川采砂点、卢碣采砂点。
而对三五成群的个休、马车及个体拖拉机零散采砂石的无法进行集中管理,还有少数人乘夜晚开着挖掘机、运输车擅自到河道内偷采砂石行为。
北部青弋江水系的主要河道清溪河及部份河道河段的沙石主要是本区域的山区公路和农村公路及部份镇村房屋建设所用,能满足市场需求,河道无滥采乱挖现象。
1.2.2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河道采砂,获取许可开采的采砂户和无证采砂户的法律意识淡薄和受经济利益驱动,超规定范围开采和滥采乱挖河道现象总难免的,造成的危害也较大的。
目前河道采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残渣弃料随意堆放,严重危及河道行洪安全和河岸(堤)安全,有造成毁坏农田的后果,损害群众利益。
2、非法采砂引起的水事纠纷多,群众反映及举报事件相应也多,影响社会稳定。
3、监督管理不严,执法难度大,受经济利益驱动,无证无序偷采、乱采活动屡禁不止。
4、采砂点分散、线路长、监管人员少,工作开展深度不够。
1.3河道采砂规划的原则与任务1.3.1河道采砂规划的原则根据我县的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坚持河道采砂与河道治理、河道防洪安全相结合;坚持河道采砂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土地治理规划相统一;坚持河道采砂与我县旅游开发相结合;坚持宏观控制与微观调节相结合,保障市场供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河道砂石资源相结合为原则。
1.3.2河道采砂规划的任务1、按照河道砂石资源量,划定河道可采区和禁采区,确定开采期和禁采期。
2、建立健全河道采砂许可制度。
申请在河道采砂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向县水利部门提出申请,提供有关材料,按河道采砂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3、加强对河道采砂许可证的管理和检查验审。
河道采砂单位和个人要按照审批和采砂许可证规定要求进行采砂作业。
禁止无证采砂和违章作业。
1.4河道采砂规划我县的河道砂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新安江水系的漳水碧阳镇林董村至渔亭界首段盆地河道及西武河、龙江河盆地河段;虞山溪潭口村河道至休宁县小溪交界处河段,青弋江水系清溪及其它主要分支流的山涧盆地河道段砂资源相对较少,河道的河床主要是以砾石为主,主要分布在清溪河美溪乡兰湖村至大河口段河道及漳溪河的宏潭乡石栏杆至刘下村河道段。
根据各河道的沙石储存量及市场对沙石资源的需求,考虑到河道断面的宽窄及河道防洪安全,保护水环境和旅游景区线路的视线划定河道可采区和禁采区。
1.4.1可采区划定全县大小河道129条,可采砂石的河道仅有7条,分别在漳水的渔亭铁路桥100M以下至休宁县交界处河段;虞山溪的西递镇潭口至休宁县小溪交界处河段;漳水碧阳镇西武光村至钟山村查碣堨坝上游100M河段;宏村镇朱村大桥至碧阳镇东山碣坝上游100M河段;美溪乡兰湖村河段至美溪大桥河段;漳溪宏潭乡石栏杆至刘下村河段。
其它河道砂石资源量较少,加上河道断面较小且窄,不宜进行开采砂石。
1.4.2禁采区划定禁采区河道内严禁一切经营性采砂活动。
划定河道采砂禁采区范围为:西武河的碧阳镇钟山村查碣堨坝100M以下至渔亭镇大桥上游100M河断;漳水的碧阳镇碧山下新屋段至横岗桥上游100M处河段;虞山溪的宏村镇宏村段至大同村氵邕村口段河道及羊栈河段河道。
禁采区河道禁采期为5年。
1.5河道采砂影响分析1.5.1水污染现状我县沿河两岸(主要是新安江水系)工业废水基本上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河道,生活污水、建筑施工用水及部份垃圾也排放、倒入河道,是河道主要水污染源。
1.5.2采砂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影响按照批准许可的范围采砂,既可以扩大河道的排洪断面,加大河道的行洪能力,有利于防洪安全,又有利于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因此,采砂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影响不大。
特别是对我县旅游景区的沿线河道,要做好禁采期的安排,保证旅游高峰期河道是碧水蓝天。
但是,对无证无序乱采滥采以及偷采河道砂石,残渣弃料随意堆放,就会防碍河道行洪,影响河堤或护岸安全,甚至损毁沿岸农田,破坏水工程及其他工程,对当地会造成经济损失,对水体也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
1.6环境影响评价1.6.1河道采砂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我县属新安江和青弋江两大水系的源头之一,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的问题,加上河道防洪体系不完善,防洪标准低,洪涝灾害频繁。
流域内的沿河城镇防洪标准多数只有3-5年一遇。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黟县中心城区河道防洪规划按20年一遇设防,增建加高防洪护岸,清淤疏通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增强城区中心的防洪能力。
部份主要河道及农田、村庄、公共设施和公路的重要河段、水利、公路部门都修建了防洪护岸。
但大部份河道仍是原始河堤或护岸,甚至受历次洪水冲毁的护岸,至今仍未修复。
防洪标准低,河床抬高,砂石淤积严重,影响行洪能力。
因此,对大部份河床抬高,淤积严重的河道段规划合理采砂,疏通河道,加大河道断面,扩大行洪能力,是河道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同时可以改善水环境,保持青山绿水相衬映。
1.6.2河道采砂是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举措河床抬高,淤积严重,对河道行洪是一大障碍,但这些砂石资源趟在河道里,不进行充分利用,其实就是废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对砂石材料迫切需求,规划好河道采砂方案,充分变废为利,一方面使砂石资源得到利用,为社会服务,一方面又为国家创造财富。
1.7结语与建议1.7.1结语我县是洪涝灾害较重的山区,现状防洪治涝标准低,频繁发生的水患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威胁,此外,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目前,大部份主要河道的河堤、护岸没有得到整治和恢复、解决河道行洪能力,只有通过对河道的淤积河床进行治理。
疏通河道与合理采砂相结合,编制河道采砂规划,分期实施,可以加大河道断面,扩大行洪能力,以达到河道防洪安全。
1.7.2建议河道整治是一项频及到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及社会稳定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