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始末背景介绍:企业信息:优尼科:有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之称,在纽约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UCL)。
优尼科公司在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国等地都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资产和项目。
近年来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连年亏损,并申请破产,挂牌出售。
资料显示,优尼科公司目前已探明石油及天然气储量中约70%位于亚洲和里海地区,优尼科60%的储量是天然气,绝大部分位于亚洲.该公司还向泰国提供天然气进行发电,并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泰国拥有热电厂。
中海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公司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949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有员工5。
7万人。
中海油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纯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综合服务与新能源等六大良性互动的产业板块。
近年来,通过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战略的成功实施,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树立起精干高效的国际石油公司形象。
2005年全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88.8亿元,利润总额387。
7亿元,纳税174亿元,分别较去年增长25。
3%、60.1%和43。
9%。
总资产达到1914。
4亿元,净资产1054。
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4。
9%、27。
0%。
雪佛龙:雪佛龙原名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Standard Oil of California,简称Socal),是1911年标准石油由于反托拉斯案分裂的结果.雪佛龙曾是20世纪初期统治世界石油工业的“七姊妹"之一。
2001年10月,雪佛龙以390亿美元兼并了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德士古,并以雪佛龙—德士古(ChevronTexaco)作为公司的名称.2005年5月9日雪佛龙德士古宣布,更名为“雪佛龙公司”。
美国雪佛龙公司,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业务遍及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
2001年10月,雪佛龙以390亿美元兼并了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德士古,并以雪佛龙—德士古(ChevronTexaco)作为公司的名称。
2005年5月9日雪佛龙德士古宣布,更名为“雪佛龙公司”。
雪佛龙是当今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全球能源公司之一,其总部设在美国,200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位列第5名中海石油收购优尼科:日程表2005年01月10日据英国《金融时报》1月7日报道,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下称“中海油")正考虑对美国同业对手优尼科公司(Unocal)发出逾1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这起交易将是中国企业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宗海外收购。
优尼科公司当日股价飙涨7。
7%,报收44.34美元,创下1999年4月以来最大涨幅.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月7日下午16点,优尼科股价报收45.46美元,当日涨幅2.99%。
2005年01月11日就外电大肆报道接受本报专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相关人士今天在此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旗下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事宜不予置评。
壳牌可能狙击中海油2005年04月05日雪佛龙德士古、意大利埃尼集团和法国道达尔均有意加入竞购行列.2005年04月06日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德士古公司4月4日宣布,计划以16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公司(即加利福尼亚联合石油公司),从而使中海油竞购该公司的计划彻底失败. 2005年05月14日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一事又有最新进展:近期有传闻说,中海油本月可能针对雪佛龙德士古Chevron Texaco 184亿美元收购优尼科的报价提出还盘,从而第一次正面反击其在海外并购过程中的竞争对手.2005年05月30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已聘请独立顾问,评估管理层可能以逾160亿美元竞购美国优尼科(Unocal)的计划。
2005年06月7日6月7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的一份澄清公告表明,该公司否认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Unocal,又称加州联合石油公司)的计划夭折,实现中国企业迄今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案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此举也意味着,中海油将继续挑战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Chevron),雪佛龙早先提出了180亿美元收购优尼科的方案。
2005年6月8日中海油正式公布收购优尼科意向2005年6月10日优尼科10日发布的公告称,美国联邦贸易会批准了雪佛龙德士古对公司的收购,接下来需要等待优尼科的股东做出决定2005年06月23日中海油提出全现金并购优尼科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每股出价67美元.此要约价相当于优尼科公司股本总价值约185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长斯诺23日说,如果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成功,美国政府将从国家安全考虑,对这一收购案进行审查。
2005年06月24日优尼科收到中海油收购要约称将进行审阅评估2005年06月27日中海油185亿美元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一事已获得后者友好回应,尤尼科公司表示,愿意随时与中海油进行谈判。
2005年06月28日据美联社27日报道,中海油公司正在展开一场公关战,把购并优尼科的焦点集中在提高股东的股价上,排除有些人把这一并购政治化。
报道说,中海油雇佣了有权威的美国公关和游说公司,以劝说优尼科的股东、管理机构、国会议员和媒体不要相信那样的说法,即这样一个拟议中的交易是中国政府试图夺取美国至关重要的能源。
2005年06月30日美国雪佛龙公司29日说,该公司并购优尼科公司的计划已经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批准.这意味着雪佛龙对优尼科的并购计划已经完成最后一道法律监管程序。
2005年06月30日据美国多家媒体今天的即时新闻报道,优尼科石油公司已宣布,将于八月十日召开股东大会对中海油与雪佛龙公司收购报价投票表决。
2005年07月03日中海油(资讯行情论坛)在得知美国众议院高票通过两项议案,反对其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后,迅速做出了回应。
昨天,记者从中海油获悉,该公司已经向美国政府发出通知,申请对其出价185亿美元现金收购优尼科一事进行监管审查。
2005年07月07日优尼科(Unocal)已告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它将考虑撤回对雪佛龙(Chevron)165亿美元收购提议的支持,转而支持中海油185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前提是中海油要承诺满足一系列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资产剥离要求和美国监管机构的其它要求。
2005年07月21日北京时间7月20日13时,优尼科董事会决定接受雪佛龙公司加价之后的报价,并推荐给股东大会.中海油对此深表遗憾。
2005年08月03日在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2日宣布退出收购优尼科的竞争后,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胜出的几率大幅提高中海油退出收购的消息传出后,纽约证券交易所中海油股票价格2日终盘上涨4.15美元,升至每股73.49美元;雪佛龙公司股价上扬1。
13美元,至每股59.56美元;优尼科公司股价上涨16美分,达到每股64.53美元。
国际收购的具体流程并购案中的各种纠葛:独立董事风波:05月2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牗CNOOC牘的非执行董事已聘请独立顾问,评估管理层可能以逾160亿美元竞购美国优尼科牗Unocal牘的计划。
这一举措突出表明,他们对竞购行动越来越担忧。
非执行董事的行动十分不同寻常。
它表明这些独立董事对这一计划不满,而且对于计划是否符合股东利益,他们没有把握.06月08日独立董事们最近反对收购,因为收购将令公司负债。
据悉,这一立场阻止了中海油在4月竞购优尼科。
数日后,在雪佛龙发起收购.自那以后一位董事已辞职而中海油方面则因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不同意见未能参与此次竞购报价。
值得注意的是,在谢夫隆提出竞购报价后不久,中海油的资深独立董事舒爱文便辞职,离开了董事会,辞职原因对外宣称是“身体健康问题”。
舒爱文曾经历任瑞士驻中国、朝鲜、蒙古、伊拉克等国大使,并且为多家欧洲跨国公司、美国团体及慈善组织担任独立商业顾问,2001年就担任中海油国际顾问,2002年晋为中海油独立非执行董事。
他在这一关键时刻的辞职让人捕捉到中海油内部关于收购的纷争信息。
舒爱文离职后,中海油在6月7日发布公告,任命毕马威前中国非执行主席及毕马威中国事务委员会委员谢孝衍为新的独立非执行董事。
2005年06月22日中海油的最新出价是向每股优尼科股票支付71.5美元,比谢夫隆今年4月的出价高出10%,也比前一个交易日优尼科公司的股价高8%。
据接近中海油的人士透露,中海油有望在今明两天召开董事会,以说服公司的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支持收购优尼科。
23日清晨尽管仍有一名独董坚持“收购会影响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并放弃投票,但这并没能阻止收购尤尼科进程的再次启动。
2005年06月21日美国两名议员近日给美国总统布什的一封信,可能再次给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带来麻烦.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出于战略安全的考虑,美国政府极有可能出面阻挠中海油收购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
两名共和党议员上周五致信布什,要求布什从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关注对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的竞购,并敦促布什授权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对中海油的收购计划展开彻底调查。
据悉,调查结束后,布什有权下令制止中海油收购优尼科。
美国国会共和党议员理查德-庞勃和邓肯—亨特上周五致信布什,要求海外投资委员会对中海油的收购进行彻底调查,声称美国在处理牵涉中国的能源事务时,应综合外交政策、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进行考虑。
6月23日中新网6月23日电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宣布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时表示,中海油有信心该项交易可以获得埃克松—弗洛里奥修正案的批准。
埃克松—弗洛里奥修正案(Exon—Florio)是《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的修正案,它授权美国总统对外国在美国进行的企业购并或控股的“国家安全"影响进行调查。
具体调查由美国财政部外国直接投资委员会(CFIUS)进行,一旦该委员会对某项交易做出对国家安全,有“潜在威胁”的判断,总统有权中止该项交易,而外方不能寻求司法复审,由此带来的损失可能无法得到补偿。
1。
有可信的证据表明该行为导致的外资实体进行的控制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2。
除了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案,没有其他联邦法规提供有效与恰当的典据来保护国家安全。
总统可以终止或禁止类似的收购、并购或接管,或者在交易完成的情况下要求撤销投资.既然中海油的收购计划已被提升到“外交政策、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高度,所以,尽管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首席执行官雷蒙德周二批评美国国会干预中海油收购计划是“一大错误",但这类批评未能阻止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周三证实:中海油的竞购计划将引发美国政府“复杂的”审议,参与审议的政府部门将包括国务院、财政部、商业部和国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