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修订状况
序号 修订说明 版次 修订日期 修订人 批准人 备注
文控中心
评审部门
是否评审 □生产部 口品质部 □研发部 □财务部 口销售部
口要;口不要;
制订部门 口资材部 □采购部 口综合管理部 □工程部
制订
审核 批准
1 .目的:
为使公司产品符合客户及法律法规之环保需求,通过有效的环保管制,确保产品按预定的环保流程作业,特制定此程序。
2 .范围: 本公司所有使用的原料、辅料以及生产制程,包装,储存,运输等过程均须执行本程序。
3 .权责:
环保管理小组架构图
主要职责:
3.1 组长:
1)负责整个环保管理体系的策划、建立、实施、维持和持续改进;
2)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环保例会,督导运作的进度和解决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组织环保要求和相关知识的培训;
4)负责协调和解决组员之间或部门之间的分歧;
5)遇到缺乏资源等重大问题向上级领导反应并寻求解决.
3.2 副组长:
1)协助及配合环保组长的各项工作;
2)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环保例会,解决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拟定运作计划和跟进计划的执行状况;
4)负责与客户(或其他外部组织)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5)协助成员和各部门解决运作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
3.3 生产部:
防止产品和生产设备遭到环境限制物质污染、工艺流程的维护与改进、原材料及工艺的变更进行认定;
3.4 销售部:
顾客信息的收集与传达发货产品的跟踪管理;
3.5 5品质部:
1)法律法规信息的获取与传达;
2)内部人员教育及培训;
3)进出货检查判定及成品送报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
4)供应商环境限制物质的监察;
5)发生异常时,负责不合格品的区分、标识管理与纠预对策;
6)环保工作的推动,倡导全员参与环保工作的实施;
7)协助采购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与管理;
8)环境限制物质标准及环保要求的制定;
3.6 采购部:
1)供应商信息收集、环保信息传达、环境限制物质的管理等;
2)合格供应商的评定与环保材料的采购;
3)仓库物料先进先出的管理; 4)环保材料的接收与发放;
3.7 综合管理部:
负责对公司员工安排关于环境限制物质控制的国际/国内的指令法规及客户要求的培训;
3・8工程部:
识别客户的ROHS符合性要求,在设计时主要从物料、技术、工艺、标识、检测报告,包装标识及法律法规要求等进行评估分析。依据评估结果指定物料,并对原材料及工程的变更进行管理;
4 .定义:
3.1 环保检测报告:为确保生产的产品环境管理物质含量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向权威认证机构提交样品进行环境限制物质检测的一个测试结果;
3.2 环保协议书:由公司领导层的决策,为达到环保的目的,由品质部拟定,采购主导的一种与供应商达成来料环保协议书证明。
3.3 RoHS:电器、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环境限制物质的指令。
3.4 REACH:一般指REACH指令。REACH指令是“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英文简称。
3.5无卤素:产品材料不包含有这些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包括氟、氯、溟、碘、磷等元素。
3.6环境限制物质:指根据RoHS和其他国际国内法律法规,检测出原材料,成品、包装材料中含有明显损害人类健康,危害生态环境的物质。
5.参考文件:
1.1 1最新最新、REACH指令;
1.2 2《进料检验规范》;
1.3 《制程检验规范》;
1.4 《成品检验规范》;
1.5 《不合格品管制程序》;
1.6 《供应商管理程序》;
5. 7客户环境限制物质限制标准;
5.8 《文件控制程序》;
5.9 《记录控制程序》;
5.10 本公司环境限制物质限制标准;
6.管控指标:
6.1根据ROHS指令20U/65/EU对6种环境限制物质的要求,对我司产品管控要求如下:
铅(Pb) 小于 1000PPM
镉(Cd) 小于 100ppm
汞(Hg) 小于 1000PPM
六价格(Cr6+) 小于1000PPM
多澳联苯(PBB) 小于1000PPM
多漠二苯酸(PBDE) 小于1000PPM
注:针对包装材料,4项重金属含量总和不可超过lOOppm。
6.2对卤素管控指标:
澳 小于900PPM
氯 小于900PPM
澳+氯 小于1500PPM 6.3对REACH的管控根据欧盟最新公布的物质清单进行管控(参考有害化学物质限制使用标准);
7.作业内容:
7.1 环保管制导入:
本公司已全面导入环保管制,要求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工治具均需符合环保要求。不允许有非环保存在。
7.2环保管制运作:
7.2.1客户环保要求确定:
销售部接到顾客要求的环保订购单,需对顾客要求予以评审,确认顾客的环境限制物质限值、环保资料提供要求、产品环保包装及标示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等详细环保信息,并在公司内部达成统一沟通。
7.2.2环保供应商管理:
7.2.2.1品质部与国际接轨,依据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及客户环保要求制作环保协议书,规定公司禁用环境限制物质,并对公司及供应商所负责任作明确划分:
7.2.2.2制作好的环保协议书,经总经理审阅批准后,分发并递交给采购部门。
7.2.2.3采购依《供应商管理程序》评估、选择并承认环保供应商,要求合格供应商签署环保协议书,作为相关法律依据;
7.2.2.4依客户需求向已承认的环保合格供应商采购环保物料,提供充分的环保信息,环保物料标示需符合我司要求(最小包装需有环保标示);
7.2.2.4采购部须根据环保协议书中要求并跟踪供应商须完成的部分,即供应商至少一年1次向权威认证机构做环保检测,并向本司提供环保检测报告;
7.2.2.5依《供应商管理程序》对合格供应商做定期评鉴,采购、品质部需对合格供应商做作环保管制方面的培训和辅导,要求供应商尽可能实施文件化的环保管制措施,已提而其持续稳定的提供符合我司环保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7.2.2.6当我司环保要求发生变更时,应及时将变更内容或有效文件提供给供方。
7.2.3仓库收货及IQC检验:
7.2.3.1仓库:本公司已全面导入环保管理体系,所采购物料全为环保材料,仓库应严格核对订购单、送货单与物料标签。所有物料外包装、最小包装均需有环保标示;
7.2.3.2供应商送货至仓库,仓库依据送货单上的描述向IQC送检;
7.2.3.3品质:1QC查验供应商是否已登陆公司《合格供应商一览表》、所送物料是否有登陆公司《环境管理合格物质总览表》,有无有效环保检测报告。不符合以上条件一律作环保不合格处理。
7.2.3.4检验外包装、最小包装是否有环保标示,无环保标示一律作环保不合格,其它依《进料检验规范〉作业;
7.2.4环保生产管控:
7.2.4.1PMC需将客户环保要求注明于生产制令单上。
7.2.4.2生产部按订单要求领取环保物料(领料单需注明供应商以供查询追溯),将领取的物料定位放置于指定区域(生产领料及制程过程应执行自检动作,发现物料外包装、最小包装无环保标签一律不得生产,立即隔离并知会品质部处理力作业时全程需有环保监控,作好环保标示及设备、工治具的环保维护工作,避免造成制程污染,并按客户之环保要求包装送检。
7.2.5制程检验:
制程中制作首件时,品质需确认物料是否有环保标示,管控生产制程不受到非环保物质的污染(依《制程检验规范》作业);
7.2.6成品检验:
确认环保包装、标示、报告是否符合顾客要求(依《成品检验规范》作业);
7.2.7搬运、储存、防护与交付:
在搬运、储存、防护与交付过程需确保环保标示得到有效防护。
7.2.8工程图纸:
工程图纸需明确标明环保要求。
7.2.9环保标示及追溯: 7.2.9.1标示要求:公司范围内所有环保物料、成品外箱、最小包装需有绿色“RoHS”标签,如客户有特殊要求则按客户要求标示,所有环保区域、环保设备、工治具均需有适当环保标示;
7.2.9.2追溯: a.当顾客有环保不合格的投诉/退货时,销售部需要求顾客提供不合格品的订单号、出货日期,并反馈给环保管理小组及品质部。
b.品质部负责环保异常的追溯,环保小组负责异常确认和追溯结果的跟踪处理。
C.品质部依据订单号、出货日期,追溯出货检验记录和生产日期,依生产部领料单上的记录追踪供应商和来料日期;
d.环保管理小组横向追溯到同一供应商材料生产的其它产品,将可疑物料、半成品、成品全部隔离,如有出货到其它客户端的成品,亦需知会客户隔离。
e.品质部开具〈品质异常处理单〉,要求供应商分析改善并对改善结果进行验证;
f.追溯流程:
提供订单号、出货日期
追溯出货检验记录
异常确认、追踪处理结果
提供领料单、首件检验记录
供应商、进料日期追踪
原因分析、纠正预防
供应商改善验证
结案、回复客户、预防再发
7.2.10环保异常管制:依《不合格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7.2.11环保资料管理规定:
7.2.11.1供应商提供之环保检测报告需要求供应商定期更新(一年有效),并保存更新记录。
7.2.11.2所有供应商、公司内部的环保检测报告保存部门(工程、品质)需做有效标示及防护。
7. 2.IL3各项环保报告、环保产品检验记录、环保协议、环保文件等相关环保资料至少需保存三年。
8. 2.IL4法规要求保存10年。
9. 2.12成品送检:
1)成品物料由OQC送检;量产原材料来料由IQC送检;
2)由品质部将公司产品送检第三方检测机构,频率为每年一次,以下情况除外:
a,客户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