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护理
股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适用于短期置管患者,置管长度为20~25cm。

1、滴速:
液体经中心静脉导管的重力滴速可达80滴∕m1n以上,如果发现重力滴速很慢应仔细检查导管固定是否恰当,有无打折或移动。

如经导管不能顺利抽得回血,可能导管自静脉内脱出,或导管有血凝块,此时应考虑在对侧重新置管。

2、液体泄漏:
当导管老化,折断或自静脉内脱出时,都可造成液体自导管的破损处或进皮点外漏。

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更换导管。

因导管一旦破裂,整个输液系统的严密性就遭到破坏,如不及时将导管拔除,容易造成微生物的侵入而导致导管败血症。

空气栓塞
立即取头低足高左侧卧位。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立即通知医生。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给予对症处理。

给予心理支持。

误穿动脉
立即退出穿刺针,手指按压穿刺部位至少5—10分钟,然后检查出血情况。

如患者凝血困难,延长按压时间。

出血、血肿
气胸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取半卧位。

协助予X线检查。

肺压缩>25%,应立即准备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心律失常
放入导丝或导管时注意深度,一般右侧不超过15cm,左侧不超过17cm,发生心律失常立即将导丝或导管往外退出少许。

临床表现:
穿刺局部皮肤发红,有渗出物;病人发热、寒战、甚至休克;导管细菌培养结果阳性。

处理:
局限于出口部位的感染可用局部处理,如温热湿敷,增加
局部护理次数。

严重者立即拔管。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导管相关性感染重在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
一般留置时间为15-30d,最长不能超过3个月。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

原因
(1)静脉导管内血液凝固
(2)静脉导管扭曲或受压
(3)输液系统内出现异物阻塞
(4)留置导管的静脉血栓形成
分类
部分堵塞:能通过导管输液而不能抽回血。

完全堵塞:既不能输液也不能抽回血
处理
(1)正确封管及导管肝素化预防。

(2)用内含尿激酶20000U∕2m1.的注射器反复抽推,待导管内血块溶解后抽出血块。

(3)更换导管。

原因
(1)由于颈部活动度大,出汗易使贴膜失去黏性,穿衣和睡眠中不慎易将导管拉出。

(2)病人烦躁不配合,自行拔出。

处理
(1)加强宣教,适当镇静、制动预防
(2)妥善固定,保持导管通畅,观察输液速度,避免管路打折及脱落。

(3)应每班检查导管的深度,避免导管脱出或推入。

(4)如脱出严禁回插导管。

原因分析:
穿刺针头较粗,局部损伤较大;患者凝血功能欠佳,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有出血倾向;穿刺后局部按压、止血不足;穿刺术肢活动剧烈等
观察护理:
局部延时按压、正确按压方法、加压敷料固定、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避免过度活动,必要时使用止血剂。

1.导管放置期间避免淋浴,以防止水渗入敷料引起感染;
2.患者翻身移位时,注意保护,以防导管滑出;
3•穿刺点有疼痛、发痒等不适,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4,不可随意调节输液滴注速度;
1、敷料更换
2、冲管与封管
(1)每次静脉输液、给药前必须确定导管在血管内。

(2)输住血液或血制品以及TPN、脂肪乳剂、甘露醇前后用20m1.脉冲式冲管;
(3)输全血或成分血时,在每袋血之间用生理盐水20m1.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持续输注全血成分血或脂肪乳剂超过4
小时,每4小时用生理盐水20m1.脉冲式冲洗导管,以保持导管通畅;
(4)输液结束,用正压封管。

正压封管:稀释肝素溶液边注射边向后退针,推注大于退针速度。

3、肝素帽消毒及更换
(1)每次输液前,应消毒肝素帽。

(2)常规每隔7天更换一次;
(3)如输血、抽血、输注脂肪乳剂后及时更换;
(4)如肝素帽有回血时或任何原因将肝素帽从导管上取下,就应立即换上新的肝素帽。

(5)肝素帽疑有裂纹损坏时,应立即更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