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26个不良行为讲义1.不注重仪容仪表。
有的同学留长发(男生)、染发、烫发、留怪发型奇装异服,戴饰品饰物,化妆(浓)等,与中学生身份极不相符,这也是我们校规校纪所严厉禁止的,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还没有参加社会工作社会动,更不是社会闲杂人员,所以,同们要自尊自重,注重仪容仪表,否则你就会受到校规处分,或者,你有可被社会不良分子盯上,从而拉上你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违规带手机。
几乎全国所有的中学都禁止学生带手机,我们学校也是三五申明确禁止同学们带手机,但极少同学总是置校规校纪于不顾,或心存侥幸,违规带手机,有的同学利用手机络社会闲杂人员,吃喝玩乐、打架斗殴,有的同学利用手机上网,聊天传播不良信息、下载不健康视频,有的学上课时间接听手机,影响课堂秩人有的同学午晚休时间接听电话,影响他人休息,可以说,同学们带手机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家中有急事,家长会亲自来校或给班主任打电话,如果同学有急事,可借用任何一个老师的手机,所以同学们何苦顶风而上,冒被学校查处,回家反省的风险。
3.乱起哄。
乱起哄是非常不文明、不道德和非常危险的不良行为,有的同学在课堂、考场、餐厅、宿舍等人员聚集场所乱起哄,有的同学见到男女生一起说话乱起哄,有的同学见到其他同学发生争执乱起哄,有的同学见到其他同学出丑乱起哄,有的同学见到老师查处违纪学生就乱起哄等,乱起哄,一方面体现个人的素质修养,另一方面极易引发严重事件,如打架斗殴等,这样的例子很多,本来两个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争执几句就没事了,但由于个别同学的乱起哄,致使矛盾升级,引发打架,至打群架等事件。
两个发生口角的同学本不想事态扩大,但此时已无法控制局势,罪魁祸首就在于乱起哄的同学望同学们高度重视,引以为戒。
4.拉帮结伙。
这是极易引发打架斗殴,甚而引发违法犯罪的不良行为,有些同学因臭味相投,拉帮拉伙,有些同学因同学关系拉帮结伙,有些同学因老乡、亲戚关系拉帮结伙,有些同学因寻求保护拉帮拉伙,有些同学因有“同是涯沦落人”的不当同感而拉帮结伙,也有的同学被迫而临时加入团伙等等,同学们讲究团体协作,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是正当的,也是大力提倡的,但是,与上面所说的拉帮结伙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团伙内部互相激励,互相影响,胆大妄为,不计后果,什么样的坏事也敢做。
团伙打架,团伙盗抢,团伙吃喝等等,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甚至滑入犯罪的深渊,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就是团伙犯罪,学校重点查处的现象之一也是拉帮拉伙,希望同学们深刻认识拉帮结伙的危害,不要出于任何动机入伙,否则,你将会后悔莫及。
5.吸烟喝酒。
吸烟、喝酒对中学生而言,危害身体健康,浪费钱财,且极易引发其他严重后果,学校对此明令禁止,严肃查处,但有的同学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在厕所等僻静处抽烟,并互相分烟。
自己违纪也拉上别人违纪,自己沾染不良行为,也谋害别人沾染不良行为,害人害已。
有的同学和社会闲杂人员交往吸烟喝酒,有的同学以过生日聚会等理由吸烟喝酒,有的同学在宿舍里吸烟,引起公愤等,同学们花的一分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同学们的生命健康不仅为了自己而且也为了父母,特别是个别同学吸烟喝酒上瘾后,无钱购买便心生邪念,产生盗抢勒索等犯罪念头,类似的案例很多,希望同学们引起重视,杜绝吸烟喝酒这一不良行为。
6.破坏公物。
破坏公物轻者属违纪行为,重者构成破坏公私财物罪,同学们也看到了我们的门窗玻璃、门牌、宣传牌、水龙头、桌凳、树木、操场护网等,经常遭到破坏,当然不排除自然损坏因素,但确有个别同学思想有问题手脚有毛病,破坏公私财物,给学校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多不便,这样的同学确实应该反思反思,如果自家的财物被人随意损坏能行吗?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被人随意破坏能行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希望同学们洁身自好,免得既受学校严肃处理,又要赔偿损失,甚至被公安机关处理,被法院定罪判刑。
7.索要他人钱财。
有的同学花钱无度,经常手头紧张,有的同学以大欺发夷小,倚强凌弱,为满足个人不正当地私欲,以“借钱”为名,向他人索要钱财有的直接以威胁、殴打的方式强索他人钱财,引起了受害者家长的极大愤慨影响了学校的良好声誉,有的引起了受害者的激烈反抗造成伤亡后果等,这类不良行为极易由违纪演化成违法犯罪学校对此也给予最严厉的处分:开除或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希望同学们切勿有此类不良行为。
8.小偷小摸。
这是一个人人痛恨的不良行为,这种行为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有的同学爬墙入室,有的同学顺手牵羊,有的同学破门撬锁等偷钱、偷衣物,甚至连食物、洗刷用品也偷,其实学校已在重要部位安置了监控,值班人员不停巡逻,个别同学的小偷小摸行为在镜头里暴露无遗,巡逻人员也抓获过几个小偷小摸的同学,部分同学也举报查处过小偷小摸行为,这些同学均被处以开除处分,父母为此也无脸见人,若被送到公安局,这类同学定会受到法律惩罚。
希望同学们洁身自好,千万不要有小偷小摸的行为。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望同学们千万不要因小恶习酿成大错9.说脏话。
说脏话是一个缺乏教养又十分讨人厌恶的不良行为,有的同学说话带“嘴口”,有的同学满口脏话,有的同学爱讲不健康笑话等,这类不良行为常常引发同学纠纷,甚而打架斗殴,类似的例子很多。
说脏话,侮辱人格,贬低尊严。
说者痛快,听者比挨打还难以接受,望爱说脏话、出言不逊的同学深刻认识到这一恶习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尽快改正,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好学生。
10.借东西不还。
这也是在同学们发生很多的不良行为,有的同学借用别人的钱物,拖着不还,有的根本就不想归还,同学向其索要时,找各种理由推拖,甚至谩骂、威胁人家,由此而引发的打架斗殴、同学争执的例子很多。
这类不良行为一旦形成习惯,也许一时好像沾了便宜,久而久之,就再没有人会帮助这类同学了。
你定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同学们想想,这是十分可怕的,谁没有求人的时候,谁没有陷入困境的时候,如果谁也不想伸出援手,那就十分可怜,也是罪有应得的。
11.起绰号。
这是不尊重他人,甚至侮辱人格的行为,给人乱起外号,乱叫外号,极易引起同学反感,导致同学矛盾,打架斗殴。
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有一个同学在叫本班一个同学的外号时引起了在旁边经过的另一个班同学的不满,双方发生争执并打架,经查问,两个同学的外号一样。
这就是乱起乱叫外号引起的恶性事件,希望同学们自尊自重,也要尊重他人,杜绝这一不良习惯12.说谎。
诚实守信是人的美德,但有的同学爱说谎、编瞎话,也许能骗过一时,但最终会水落石出,在查处违纪现象时,个别同学胡编一套,以求蒙混过关,但经不住几次盘查,就露了马脚说谎者被从重处理。
这一不良行为,轻者按违纪从重处理,重者,从法律上属于作伪证,会被定罪判刑,有个“狼来了”的故事,同学们十分清楚,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没人相信没人救援的处境试想,谁愿意和一个爱说谎的同学交往呢?13.不服从管理。
对同学们而言,不服从管理就是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的个人主义行为,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一些集体单位的集合体,家庭、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家听父母的话,服从父母管教,在学校就要听老师的话,就要服从老师、班千部的管理。
即使在管理过程中有不当的地方,作为一名学生也要首先服从大局,再和老师慢慢解释情况,最好不要当面和老师或班干部发生争执和冲突,当然,无论是老师还是班干部,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艺术,尽量在管理中不出现失误,同时,同学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规校纪,在学校查处违纪行为或问话时,要服从管理,不要顶撞,不要态度蛮横,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14.不礼让、不宽容。
同学之间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纠纷。
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理这些矛盾纠纷,就极可能引发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
如有的同学在餐厅打饭时或下楼梯时因发生碰撞,就互不相让,大打出手,甚至打群架,给打架双方家长、学校带来极大的危害,有的住院治疗,有的送交公安机关处理,有的被开除或留校察看。
这是何苦呢?如果双方能互相理解、互相谦让、互相宽容,就不会发生这类严重事件了。
礼让、宽容是一个素质的体现、修养的体现、处事能力、办事能力的体现。
“鞠个躬风平浪静,道个谦海阔天空”望同学们高度重视15.乱猜疑。
同学们谁也不愿受到他人的猜疑。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更不要乱猜疑别人。
有的同学东西找不到了,就乱猜疑,有的同学和另一同学关系不好了,就乱猜疑别人挑剥离间。
有的同学不理解别人的言行,就乱猜疑等,由此引发打架斗殴等事件。
有个历史典故:有个人家的斧子找不到了,就怀疑邻居偷的,就天天观察邻居的言行,越观察越感觉就是邻居偷了斧子弄的两家子很别扭,结果丢斧子的人家最终在自家找到了斧子,他为自己的猜疑行为懊悔不已。
乱猜疑容易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请同学们高度重视,切勿有乱猜疑行为。
16.携带刀具等违禁品。
有的同学出于好奇有的同学出于炫耀,有的同学出于所谓的防身,还有的同学为他人提供刀具等违禁品,这种不良行为为学校所禁止,也为国家法律所禁止,违者,学校予以开除,公安部门予以治安处罚同学们想一下,两个同学一旦发生冲突,拳脚相加,可能后果不太严重,但一旦打过火,用上刀具,那就后果不堪设想了。
有时,不但防不了身,反而被对方利用反害了自己。
希望同学们认识到携带刀具等违禁品的严重性。
17.顶撞、威胁老师。
有的同学犯了错,老师对其批评教育,或学校依规给予处分,有的同学不虚心接受批评、认识错误,反而,顶撞威胁老师。
同学们犯错犹如小树长权,若无人管理,那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
同学犯了错,没人管理,你就会一错再错,最终酿成大错,无可挽回,所以学校对顶撞威胁老师这类不良行为是给予严厉处分的。
18.夜不归宿。
有的同学夜间爬墙外出(上网),有的同学请假后不回家,有的同学谎称家中有事,请假离校而不回家,有的同学找人冒充父母骗取老师信任离校而不回家,有的同学利用开学或放假之际不回家,有的同学受其他同学、朋友的“好言相劝”不回家等,同学们年龄还小,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还很多,社会治安状况还不容乐观,父母老师对有这类不良行为的同学是非常担心的,并且学校为禁止此类不良行为也作了严格规定。
希望同学们珍惜自己,为个人负责,为父母负责,为学校负责,坚决杜绝这一不良行为19.讽刺、挖苦、丑化他人。
这是一种缺乏修养、不道德,而且也十分危险的不良行为。
有的同学为报复他人,在背后说人坏话,丑化他人,有的同学嫉妒他人人缘好、学习好、品德好,便在背后散布谣言,丑化、贬低他人,有的同学抓住他人的缺陷不放,进行丑化、挖苦等。
这类同学在讽刺、挖苦、贬低他人的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品行和修养,特别是这种不良行为,伤害他人尊严,损害他人名誉,轻则违纪,重则违法犯罪。
许多中学生打架斗殴事件,就是由于讽刺、挖苦、丑化他人而引起希望每位同学能端正心态,加强自身修养,公正评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