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玉石鉴赏标准范文

宝玉石鉴赏标准范文

宝玉石鉴赏标准范文第一章宝玉石鉴赏概念一、宝玉石鉴赏定义鉴赏,顾名思义分为鉴定和赏析两个方面。

“鉴”即鉴别真伪优劣,主要是知性活动,“赏”即观赏、品味,主要是感性、心理活动。

两者相互渗透与验证,共同构成鉴赏的过程。

鉴赏与直觉力、视觉记忆力等天赋条件有关,但主要是后天培养的。

二、宝玉石鉴赏的重要性1、培养和提供珠宝的鉴定和欣赏水平。

对评估珠宝价值,对销售、购买和收藏珠宝有重要的意义。

2、通过鉴赏珠宝,使人获得历史和科学知识,提供审美水平,了解珠宝的真谛,获得美的享受,培养高雅的情操。

3、通过鉴赏珠宝,能开发人们的智力,增加智慧,拓宽认识;它是一种积极的娱乐方式,能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宝玉石鉴赏的基本任务1、鉴定珠宝的品种、质地、颜色、质量等自然属性。

2、分析珠宝作品的款式、加工技术、表现意境。

3、根据珠宝作品的历史年代,评估其历史价值。

4、在鉴赏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珠宝市场和发展趋势,对鉴赏的作品作出科学的评价。

第二章珠宝玉石的基本知识一、宝玉石的分类及定义宝玉石分为:天然珠宝玉石与人工珠宝玉石天然珠宝玉石:自然界产出,达到一定工艺标准,可加工成装饰品的材料。

人工珠宝玉石: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用作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统称为人工宝玉石。

二、人工珠宝玉石的分类及定义人工珠宝玉石分为: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再造宝石。

合成宝石:完全或部分由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有已知对应物的晶质或非晶质体,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所对应的天然珠宝玉石基本相同。

例:合成红宝石、合成祖母绿、合成钻石、合成欧泊等。

人造宝石:由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无已知对应物的晶质或非晶质体称为人造宝石。

例:玻璃、塑料、人造钇铝榴石等。

拼合宝石: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材料经人工拼合而成,且给人以整体印象的珠宝玉石称拼合宝石,简称拼合石。

例:拼合欧泊、蓝宝石合成蓝宝石拼合石等。

再造宝石:通过人工手段将天然珠宝玉石的碎块或碎屑熔接或压结成具整体的珠宝玉石。

例: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等。

三、宝玉石命名原则1、以矿物、岩石名称作为天然宝石材料的基本名称。

这一原则简洁、科学,已被国际珠宝界普遍接受。

如:尖晶石、橄榄石、石榴石、水晶、绿松石、青金石等。

2、部分名称采用珠宝首饰行业传统名称。

如:祖母绿、猫眼、翡翠等。

3、为了突出宝石的星光效应、猫眼效应,直接将其置于宝石种属名称前后。

如:星光红宝石;碧玺猫眼。

4、人工宝石定名时,在相应的宝石材料前冠以(合成)、(人造)、(再造)。

以示与天然宝石的区别。

但塑料、玻璃除外。

如合成红宝石、人造钇铝榴石、再造琥珀、玻璃。

5、拼合宝石命名时应突出“拼合石”三字,同时在拼合石前将材料名称逐一写出来。

如玻璃、石榴石拼合石。

6、经处理的珠宝玉石应在其基本名称后用括号标出(处理)二字。

如蓝宝石(处理)、翡翠(处理)。

四、列出宝玉石的常用计量单位1Kg =1000g1ct(克拉)=0.2g=100p(分、潘特)1磅 =0.373Kg1盎司 =31.1035g1珍珠格令=0.25g五、列出宝玉石的摩氏硬度。

摩氏硬度计: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7.石英 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第三章珠宝玉石鉴赏的概论一、宝石的颜色成因有几种。

按照经典矿物学颜色理论,将矿物颜色的成因分为三类,即自色、他色和假色。

自色:由矿物自身的化学组成这一固有的因素引起的颜色,叫做自色。

这种宝石称自色宝石,这时宝石矿物所具有的颜色是固定不变的,常可用作宝石矿物的鉴定特征。

他色:是宝石矿物的非固有因素引起的颜色,但不包括物理光学效应引起的颜色。

一般而言,他色是由于外来的杂质包括机械混入物等引起的。

假色:所有由物理光学效应引起的颜色,一律归入假色。

如某些宝石的变彩(欧泊)、火彩(钻石)、晕彩、游彩等等二、宝石颜色测试的三种方法。

对宝石颜色的观测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表征方式。

1.直接目测法正常人眼的视网膜上,含有红、绿、蓝三种不同感光色素的视锥细胞,具有辨别不同颜色的功能。

所以,可按照人的视觉感来描述宝石的颜色。

2.对比目测法将各种颜色印制成标准系列的色度图册,将宝石与图册上的颜色比较,找到相同颜色,即为宝石所属的标准颜色,直接使用图册中的颜色名称描述宝石。

这种方法快速简便,还能减少目测法带来的人为视觉差别。

3.仪器测定法将磨好的宝石样品放入分光光度计中,在390?700nm的可见光范围内,按一定的波长间隔测定,计算出红光、绿光和蓝光的含量值,称为三刺激值。

三、宝玉石颜色评价的环境。

产生光线所需要的温度叫色温,一般用凯尔文度(K)表示。

色温5000-5500K时,发出的光是洁白的,其中三种颜色(红、绿、蓝光)含量接近相当。

色温低的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的红光(700-630)成分偏多,光线发黄。

色温高的光线中,波长短,能量教高的蓝光(450-480)成分较多,光线白而明亮。

钻石颜色观察,北半球应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上午北窗前,将钻石放在折成V形的洁白的纸上,反复观察。

国际上多采用美国珠宝学院(GIA)比色法,即在标准光源(5000-5500)的钻石灯下,对照标准色级的标样进行对比确定色级,一般认为在阳光直射下评估钻石会提高1-2个色级。

有色宝玉石的戒面,应放在黑、白背景纸及手上观察其颜色是否纯正,色力是否足,要从不同的角度特别是侧面看颜色是,否均匀,房间、地毯、墙壁及上衣的颜色,有时会贬低你手中宝石的色彩,在苹果绿色地毯为背景看翡翠,黄色桌面上看钻石都是大忌。

用分光镜鉴定宝石时,光源要强烈,亮度要集中在宝石上,而不能烤热宝石,否则会使谱线模糊,甚至出现某些谱线不出现的现象,因此,多采用冷光源的光导纤维灯。

观察宝玉石原料的颜色,一般采用湿水法观察,以避免其磨蚀、切割面的折射、反射光线干扰。

不能用透射光观察宝石的颜色,色深明度低的蓝宝石、石榴石及色深翡翠在透射光下颜色很美,但磨成戒面后则阴暗。

应当用侧光照面,看反向的颜色是否鲜亮,评价宝石的颜色深浅,一定要考虑切割成戒面后,颜色是否浓艳。

四、珠宝颜色评价标准1、无色宝石的颜色评价标准无色宝石的颜色一般越白越好,这里的白色和物理意思上的白色不同,在物理意义上,指白色光没有被反射全部被吸收,而对于无色透明的宝石来说,白指白光没有被吸收和反射,而是全部透过。

2、有色宝石的颜色评价标准有色宝石的色彩,以色泽鲜艳,光彩夺目为好。

一般说鲜红、天蓝、翠绿色的价值高,紫、黄、褐价值次之;灰、黑、白则差。

通常宝石的颜色可分为A(纯)、B(浓)、C(淡)、D(杂)四级。

有色宝石的色彩评价常用浓、阳、正、和来表示。

3、多色宝石:以颜色鲜艳、色相反差大、变色截然明晰为好。

如红绿、蓝黄双色蓝宝石,红绿、红绿蓝色绿柱石,端色碧玺及西瓜碧玺等。

在玉石中,利用玉石中颜色的不同,进行雕刻,称为“俏色”。

如翡翠中的“福寿禄”,和田玉的“山玉子”等,都是利用玉料中多种颜色的天然分布,进行创意和雕刻的。

往往寓意更为丰富,有很强的欣赏性。

五、如何正确评价珠宝的质地宝玉石鉴赏作业509030XXXX 张XX一、钻石的鉴赏。

钻石的4个分级标准根据英文定义为“4 C”:Cut切工 - Carat 质量 - Clarity净度 - Color颜色。

? Cut切工:切工涉及到一颗钻石的切割角度与切割比率,好的切工将有助于钻石光芒的绽放,即我们所说的钻石“火彩”。

当一颗钻石被切割得过扁或过厚时,光线将不能被理想的反射,钻石的光芒也会因此而逊色下来。

评价级别如下:Excellent(极好)Very Good(很好)Good(好)Fair(一般)Poor(不好)? Carat质量:人们使用克拉来表达钻石的质量:1克拉等于0.20克。

1克拉又可再分为100分。

? Clarity净度:很少或没有瑕疵的钻石是非常稀有的,它们的价格也因此而极为昂贵。

鉴定专家在10倍的放大率下观察钻石,把净度等级分为:Flawless与Internally Flawless(纯净)VVS1与VVS2 (非常非常小的瑕疵)VS1与VS2 (非常小的瑕疵)SI1、 SI2与SI3 (小瑕疵)P1,P2与P3 (重瑕疵)? Color颜色:钻石的颜色是其价值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颜色级别被定义为从D到Z,即从没有颜色(无色)到浅黄色。

D级:完全无色。

最高色级,极其稀有。

E级:无色。

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

是非常稀有的钻石 F级:无色。

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但是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

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

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

但是这种色级的钻石仍然拥有很高的价值。

I—J级:接近无色。

可检测到轻微的颜色。

价值较高。

K-M级:颜色较深,火彩不佳。

N—Z级:颜色深,火彩差。

二、翡翠的鉴赏1、翡翠的定义(1)传统的定义具有工艺价值的、以硬玉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多晶集合体。

(2)广义的翡翠定义具有工艺价值的,以硬玉、或者钠铬辉石、或者绿辉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多晶集合体。

2、翡翠的组成矿物特征翡翠除了主要矿物(硬玉或者绿辉石和钠铬辉石)外,还可以含有次要矿物成分,按照这些次要矿物的常见性依次为:角闪石、绿辉石、铬铁矿、钠铬辉石、钠长石和沸石等。

其中钠铬辉石、钠长石和沸石比较少见,并且不易识别。

3.翡翠的物理性质(1)折射率:1.66(点测法)。

(2)光泽:油脂光泽-玻璃光泽。

(3)硬度:摩氏硬度 6.5-7。

(4)相对密度:3.28-3.40,平均 3.32。

(5)紫外荧光:一般没有荧光。

(6)吸收光谱:白色-浅绿色翡翠常见437nm吸收窄带,绿色翡翠具有Cr3+的吸收光谱。

3、翡翠的外观特征(1)颜色:各种色调的绿色、墨绿色、浅紫色、白色、褐黄-褐红色。

(2)颜色分布特征:不规则条带状、浸染状和均匀状(3)透明度翡翠的透明度变化很大,从近于透明到不透明。

透明:透过翡翠能够看较清楚的字迹;亚透明:模糊的字迹;半透明以下:极为模糊的字迹。

传统上用水头大小来衡量翡翠的透明度。

(4)粒状结构翡翠由细粒至粗粒的硬玉晶体组成,具有粒状结构,粗粒的硬玉颗粒很容易识别,与很难看出颗粒的白玉有很大的区别,传统上称之为“豆”,或者“豆性”。

粒状结构是识别翡翠的重要特征。

4、翡翠的鉴别按真假为等级来划分,主要有以下4类:A货: 商品既是天然质地,也是天然色泽。

其中秧苗绿、波菜绿、翡色或紫罗兰飘花的品种较常见,灯光下肉眼观察,质地细腻、颜色柔和、石纹明显;轻微撞击,声音清脆悦耳;手掂有沉重感,明显区别于其余石质。

B货: 是将有黑斑的翡翠,用强酸浸泡、腐蚀、去掉杂质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压将环氧树脂或替代充填物注入用强酸腐蚀而产生的微裂中。

B货初看颜色不错,仔细观察,颜色发呆,灯下观察,色泽透明度减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