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说阅读2题目环境

小说阅读2题目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等; ②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④推动情节发展; ⑤暗示社会环境; ⑥深化作品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展示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②揭示产生人物性格的社会基础; ③揭示决定人物行动的因素; ④预示人物或悲或喜的命运;⑤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凸显小说主题。
小说的环境描写
考情分析
1、环境的特点、环境描写的手法、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环境命题的三个重 点内容。 2、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是近几年山 东卷中的一个高频考点。 3、题型为主观题,分值一般四分。
分析景物描写技巧 (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 行描绘。 (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 (5)白描和工笔。
二、高考真题展示
1. (09浙江卷) 《魔 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
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 谈谈你的看法。(5分) 2. (10年安徽卷)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 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3. (10年陕西卷)《保护人》 (4)这篇小说以 “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 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 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4. (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16.请结合全 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⑤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 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 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 天衬托下的阿伊· 偑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 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 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 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 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 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 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 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 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乌米》 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 景物描写的作用。 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 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 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2014重庆)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 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 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 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 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 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 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 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 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靜和自 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 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 (1)突出了古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丰厚的历史 底蘊。 (2)为陈皮匠鲜明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提供了环境依 据。
2.以物象为题,比如:《古渡头》《尺子》 《鞋》《亲爱的土地》……
作用: ①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象征,寄托某种情感) ②线索,贯穿全文; ③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 ④中心,突出文章主题。
3. 以事件为题,比如:《走眼》 《报复》《活着》《卖琴》……
作用:①突出主要故事情节;
②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开头)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 刚来到……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 了自己 (结尾)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 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 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 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 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活着》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点出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 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 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 构完整。

环境的特点概括方法 1、根据题干分清环境描写的种类。是自然环境 还是社会环境。 2、找出环境描写的句段。社会环境语句需要关 注人物活动的场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人 物的身份,人物的对话,写作时间等。 3、具体分析所写环境的特点,用几个形容词或 名词概括环境特点。

还乡 (路遥)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 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庄稼和青草的绿叶上,闪 耀着亮晶晶的露珠。脚下的土路潮润润的,不起 一点黄尘。 请简要概括第三段环线部分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及其寓意 参考答案: ①特点:斑斓,鲜亮,干净。 ②寓意:预示新的一天开始,生活总要向前
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比如:《谎言 之境》《圣诞夜的歌声》《雪夜的故事》 《一朵午荷》 小说的标题作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 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②主题、人物、情节; 线索、悬念; ④象征、双关。
5、以问题为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的标题作用:
①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②引人思考。

标题作用: 1、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2、线索作用; 3、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引人思考回味; 4、概括主要情节; 5、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 6、紧扣(揭示)主题。 7、象征意味、寓意。
解题步骤:
理解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题目要注意从以下几 个方面解题: (1)思维模式: ①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②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③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 ④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⑤标题是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 转折; ⑥标题是否一语双关,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 睛的作用;
三、解题基本思路
(一)标题的含义类
在理解标题本义的基础上,首先要 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义、象 征义,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 双关义或文章主旨意义。
(二)标题的作用
1.以人物为题,比如:《未婚妻》《东 坛井的陈皮匠》《喂自己影子吃饭的 人》《仁慈的小偷》《六指猴》…… 作用:①突出人物形象; ②展开故事情节; ③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高考小说标题类试题
一、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
(1)标题含义类考题 1.小说以××为标题,寓意何在? 2. “××”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侧重内容的意蕴 探究)
(2)标题作用类考题: 1.这篇小说的题目“××”改为“××”, 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侧重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 2. 小说以“××”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 塑造、情节结构、题材选择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 观点并作分析。(侧重拟标题的意图探究)
(2010安徽)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 作用简要分析。(6分) 【原文重现】⑦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 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 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 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 【评分答案】 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 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温馨提示
思考全面、抓住要点 紧扣文本、具体分析 语言规范,表述鲜明



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①“活着”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②让读者 体味“活着”的滋味;③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④ 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回味。(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主题的分析探究 能力。解答时要思考小说审视了哪些方面的“丑”,作 者批判了什么。可以从艺术、社会(人们)、小臭儿 (追逐金钱)、曾大爷(追逐面子)、自我各个层面进 行挖掘。 参考答案:①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②“审丑”是 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等), 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③老人外貌丑陋,做人 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深藏着为 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④小臭儿不孝(或“忘恩负 义”),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二、高考真题展示
5. (11山东卷)《 审丑》22.“审丑”作为小说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6. (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 》(4)小说 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 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 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7. (12年.辽宁卷) 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 题,意蕴何在? 8. (13年山东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 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