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与高效能组织
管理决策学派(西蒙)
主要观点和内容 提出了理性人基于‚令人满意‛而 不是‚最优‛的决策模型 借助心理学研究成果,概括出决策 过程理论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全过 程 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 策
系统管理学派
主要观点和内容 系统观点:是由两个以上的有机联 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具 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系统分析: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 问题,用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方 法,在确定条件和不确定条件下, 找出各种可行的方案。 系统管理:有四个特点 以目标为中心 以整个系统为中心 以责任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 简评 组织是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 共同运作的系统 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 系统或系统的变化 系统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与外部 沟通的特性 从系统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 于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
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注2):
10个保健因素:导致员工产生工作不满意感的因素。 6个激励因素:能够真正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因素。
这些因素都是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方面的。
这些因素都是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方面的。 简评
它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采取了某种激励机制的措施 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
以后并不能一定就带来满意。
X理论认为雇员: 天生懒惰 工作是为了生活 回避责任 没有抱负 寻求安全 简评
Y理论认为雇员 天生勤奋 自我约束 勇于承担责任 具有创造能力 有高层次的需求
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用一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 的积极性。
赫兹伯格认为,满意和生产率的提高有必然的联系, 赫兹伯格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截然分开是不妥的。
组织存在的条件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与管理
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 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监督)。以达到既 定目标的过程。 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 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管理工作的效果是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检验
而实际上满意并不等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X理论的人性假设是静止地看人,相应的管理方式是 胡萝卜加大棒,一方面靠金钱收买和刺激,一方面严 密控制、监督、和惩罚迫使人为组织做出贡献 麦克雷戈发现现实组织的结构、政策、制度均以X理 论为依据 Y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 因此,X-Y理论是对人性认识的两个极端
组织发展演变的过程也是管理思想、手段和技术变革的过程。
8
组织理论的演进
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 后工业时代 信息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当代理论阶段 定量理论阶段 现代理论阶段
古典理论阶段
行为理论阶段
科学管理 一般管理
霍桑试验 人际关系
管理科学 管理决策
权变理论
系统方法 经验主义 管理过程
‚正心‛ • 责任 • 卓越 • 创新
前瞻思维
核心价值观 人员领导 管理执行
人员 领导
激发员工 变革领导
‚合众‛ • 自我领导 • 变革领导 • 激发员工
‚优术‛ • 战略执行 • 运营管理 • 资源整合
战略执行 管理 执行 运营管理 资源整合
1
序
正心
中国某公司领导力培养发展模型(2011版)
明道
人际关系理论仅研究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 若要组织运转有效,必然涉及到人与组织之间的协 社会系统理论以研究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为主导
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随机制宜 核心观点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一成不变,最好
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的‛管理理论或方法。
调
简评
简评
组织良好运行以获得和付出的平衡为基础,个人对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人的需要分为五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 未满足的需要影响人的行为 需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求决定的
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简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一次揭示了人类行为动
简评 人际关系学说修正了古典管理理论的缺陷,开辟了管 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为现代行为科学奠定了基础 发现了霍桑效应:即由‚受注意‛所引起的效应 人 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有效沟通是管理中的艺术方法 企业文化是寻求效率逻辑和感情逻辑动态平衡的途径
提出协作效力(成员总体满足)与协作效率(成员 权威来自组织成员,不能自封
两者权衡后做出选择
权变理论的核心是在变化的环境中灵活运用管理的 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在大系统或大环境中考虑组织的发展 强调管理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但否认绝对的‚应变‛
理论和方法
个体满足)二分法观念
核心思想是用协作统领组织
协作效力取决于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三
要素
14
现代管理理论
经验主义理论
主要观点和内容
管理过程理论
主要观点和内容
代表人物:德鲁克等
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强调实用 以大公司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学习管理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之后历史最久、影响 法约尔是这一学派的开山鼻祖 主要研究管理职能及其执行过程和原则 认为管理就是与他人共同完成工作的过程 五种管理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计划、组
明道
优术
要求领导者以成就为导向,对行 为结果负责,丰富的专业知识与 技能,善于目标管理,追求业绩 的不断改善。
正心 合众 优术
全面体检你的组织
为什么在团体中,每个成员智商在120以上,而整体智商只有62? 为什么1970年财富500强到80年代有1/3已销声匿迹? 为什么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发展瓶颈? 为什么事业成功者内心依然苦闷? 为什么许多人永远无法正视自己的缺陷? 为什么你的下属总是达不到你的要求? ……
管理创新
人本管理 学习型组织 知识管理
行政管理
行为科学
系统管理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9
古典管理理论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和内容 管理的根本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效率的手段—运用科学方法。 科学管理的实质—劳资双方的一 次完全的思想革命。 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 求挑选和培训工人 实行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 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韦伯对组织理论的贡献:明确系 统地指出有效维系组织连续和目标 达成的基础是合法权力 创新之处:挖掘出官僚体制的连 续性、纪律性、验证性和可靠性 强调制度、能力、知识的行政组 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 理性的管理体制
简评 泰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性管 理理论的人 使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 提高了生产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 工资制度等主张沿用至今 把人看作‚经济人‛ 局限于现场的管理
5
追求卓越,建设高效能组织
6
组织的基本概念
组织理论的演进
组织效能的概念
高效能组织的特征
组织效能的影响因素 组织效能的评估方法 定义
是一群人的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 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 相互合作而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 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相加所不能比拟 的整体力量。
主要观点和内容
‚霍桑实验‛的结论: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 济人‛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新型领导通过增加员工‚满意度‛来提高‚士气‛, 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人际关系学说提出的管理模式: 让职工参与决策 改变监督方式(从纪律强制—>转为引导与沟通) 建立面谈制度 注意掌握非正式组织的头头 提高职工的心理的满意度 设法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简评 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是现代管理理 论的基石之一 西蒙的决策理论是理解人类行为的 钥匙 在今天信息丰富的环境中,过滤信 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是稀 有的资源 在最现代化的组织中,非程序性决 策已进入基层
13
现代管理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
主要观点和内容
权变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和内容
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序
中国某公司中高级领导者的能力素质发展框架模型2008版
‚明道‛ • 宏观把握 • 思维导向 • 知识视野
责任 核心价 值观 卓越 创新 宏观把握 前瞻 思维 思维导向 知识视野 自我领导 工作责任、产业责任、社会责任 谦和包容、精益求精、激情进取 引领、开放、‚聚合‛ 全球思维、产业洞察 政治素质、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 全业务、跨行业、管理哲学 自我反省、以身作则、主动学习 沟通激励、队伍建设、人才发展 树立愿景、协调一致 全业务规划、风险管理 One CM 推进、基层班组建设、质量 管理 产业生态管理、战略联盟、企业影响力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和内容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主要观点和内容
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 明确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 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归纳了管理的一般原则:14项管 理原则 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 教育来获得
理想行政组织模式的特征: 专业分工和技术训练 组织结构是层层控制体系(命令与 服从)职位根据资格(资历或学历), 经公开考试,按自由契约原则予以 使用 按职位发薪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 组织成员应有固定的和正式的职责 成员之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 的关系 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