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学期 模块一 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八年级上学期 模块一 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模块一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第一节图像的获取[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XP的“画图”窗口。

(2)认识Windows XP“画图”窗口的组成。

(3)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

[教学重点与难点]Windows XP“画图”窗口特有的组成。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本课首先以小明参加庆“六一”计算机绘图比赛,在Windows XP“画图”中创作的一张计算机图画,引入Windows XP“画图”窗口,并指出Windows XP“画图”是最基本的一种画图软件。

教学中,教师可以再选择一些在Windows XP“画图”窗口中制作的优秀绘图作品调人计算机让学生欣赏,从感性上来认识计算机作图,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兴趣。

接着课文介绍了打开Windows XP“画图”程序的步骤,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教学中教师只须稍作演示,学生即能掌握。

关于Windows XP“画图”窗口的组成,主要应让学生了解Windows XP“画图”窗口特有的组成部分,像画图工具箱、工具状态选择器、颜料盒、画图区等,至于标题栏、菜单栏、滚动条、最大化按钮、最小化按钮等与其他窗口共有的组成部分只要简单提一下。

教学重点可以放在了解及初步认识工具箱上,工具名称可以要求学生熟记。

工具箱中工具的选定,教材中以小明选定“直线”工具为例进行简单介绍,教学中可以结合“试一试”让学生选定不同的工具。

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急于要学生掌握工具箱中的工具,而是要让学生了解工具箱,熟悉工具箱,至于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后面的课文将会详细介绍。

工具状态选择器、颜料盒的介绍同样也是这样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先有一个了解、熟悉。

如何正常退出Windows XP“画图”窗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讲清什么时候会出现对话框,什么时候不会出现对话框,出现对话框后应怎样选择处理,一般学生均能掌握。

课文的最后以“读一读”的形式,指出了计算机画图的多样性以及如何使用计算机作好图。

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画图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在Windows XP“画图”窗口作图只是计算机绘图的一种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简单地举几个例子演示给学生看,例如以前用得比较多的LOGO语言作图以及使用一些专用的作图平台作图等方法,让学生明确Windows XP“画图”窗口作图不是惟一的方法。

关于如何使用计算机作好图,教师可以结合美术知识向学生作一些介绍,提出一些要求。

本课的“练一练”比较简单,题(1)让学生简单回答一下就可以了,题(2)可以让学生进行工具名称的默写,教师也可以把它改变成“找朋友”的形式进行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掌握工具箱中各工具的名称。

[参考教案][课题] 第9课认识“画图”[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 XP的“画图”窗口。

(2)认识Windows XP“画图”窗口的组成。

(3)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

[教学重点与难点]Windows XP“画图”窗口特有的组成。

[教学准备]计算机图画。

[教学过程]一、引入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举办了计算机绘画比赛,小明参加了这次比赛。

瞧!下面就是小明画的一幅图画。

(演示图画)图上画了些什么呀?用计算机画图的软件有很多,小明使用的是Windows XP里的“画图”程序。

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个“画图”程序。

出示课题:认识“画图”(板书)二、新授你们知道怎样来启动这个程序吗?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样操作的?1.启动“画图”程序步骤:在启动Windows XP后,单击“开始”按钮,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附件”,单击“画图”命令。

(师演示)这时屏幕上就出现了“画图”程序的窗口。

学生操作:启动“画图”程序(师巡视)2.认识“画图”窗口“画图”窗口除了有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外,还有一些特有的组成部分。

(1)画图区在这个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画图区”。

(2)工具箱画画当然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图区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橡皮、铅笔、喷枪、直线等16种绘图工具,这么多工具怎样来记呢?不要着急,把鼠标移到其中一个工具按钮上,停留几秒钟,你会发现什么?(出现此按钮的提示)而且形象化的按钮本身也能帮助记忆。

那么我们怎样来选择这些工具呢?下面老师就以“直线”工具为例。

方法: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按钮,“直线”工具按钮立即凹下去,这表示已经选定了“直线”工具,使用它就可以到画图区去画直线了。

[试一试]认识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并试着分别选定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喷枪”、“矩形”工具。

(学生操作)(3)工具状态选择器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选定不同的工具时,在工具箱的底部分别出现了不同的选择,我们把它叫做“工具状态选择器”。

它是用来确定所选定的工具的类型、大小、范围的。

(师演示)(4)颜料盒一幅好的图画当然少不了色彩,你们知道选择颜色的地方吗?(在画图区的下面)我们把它称为颜料盒。

使用时只需把鼠标指针移到你要选用的颜色上,单击就可以了。

3.退出“画图”程序如果我不想画画了,那怎样来退出这个“画图”程序呢?方法:单击“文件(F)”菜单,出现下拉菜单后,找到“退出(X)”命令,单击它。

(师演示)如果还没有保存画好或修改过的图形,则在退出“画图”程序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

这时,如果单击“是(Y)”按钮,则保存图形后再退出;如果单击“否(N)”按钮,则不保存图形就退出;如果单击“取消”按钮,则不退出“画图”程序。

[练一练]练习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

教师巡视。

[读一读]请同学们把书上的“读一读”看一下,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4.练习(1)说说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2)说说工具箱中有些什么工具。

三、小结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画图”程序,学会了怎样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 XP的“画图”窗口,以后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画图”程序的使用。

第二节图像的处理[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综合运用画图工具箱中的工具创作图画。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本课是学习Windows XP的“画图”程序的综合练习。

安排这个综合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画图工具箱中的工具与美术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创作出图画。

课文以画雪景为例。

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着这张图,请学生观察、分析,并请学生回答:如果是你画这张图,你将会用到哪些画图工具?在画房子主体时用到“矩形”工具,里面的窗户用到了“圆角矩形”和“矩形”工具;在画房顶时用到了“多边形”和“矩形”工具;画树的时候用到了“曲线”和“直线”工具;画雪人的时候用到了“圆”和“矩形”工具;画雪地时用到了“曲线”和“喷枪”工具;添加文字时,使用了“文字”工具;着色时使用了“涂色”工具。

当画好一棵树后可以使用“图形的剪贴”来剪贴、复制出另外两棵树,在画图过程中必定还要对图形进行修改,修改时要使用到“橡皮”、“放大镜”等工具,因此这张图画的创作几乎用到了Windows XP的“画图”窗口的所有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要画好图必须很好地运用己经学过的美术知识。

例如如何构图、如何配色等。

教师也可以课前翻阅资料或请教美术教师,然后向学生复习讲解简单的美术知识。

课文后面的“试一试”有两个内容,题(1)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将第9课“认识画图”中小明参加比赛的那张图画试着画出;题(2)是画“交通岗亭”。

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上机画出,画好后再由学生自己来说说都用到了哪些画图工具。

对课文最后的“练一练”,题(1)可以让学生结合美术课上的创作画,用计算机画出。

题(2)是要求学生能够创作出一些命题画,其要求比较高一些,但是如果能够做到多练,则学生对Windows XP的“画图”窗口必将会掌握得相当熟练。

[参考教案][课题] 第18课活用“画图”[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综合运用画图工具箱中的工具创作图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1)出示图例《雪景》。

(2)学生谈谈画这幅图时用到了“画图”工具箱里的哪些画画工具,还用到了哪些菜单命令?(3)师生共同讨论这幅图的整体构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成功创作一幅图画时,应该做到的方面。

学生看书,齐读课文第二段。

(4)师生继续讨论这幅图的色彩处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在画图中考虑颜色的感觉和对比的重要性,注意美术知识的运用。

学生看书,齐读课文第三段。

二、练习完成书上的“试一试”中画图操作,任选一题。

三、小结学生作品交流。

由学生自己来点评展示的作品(工具的使用、构图、颜色等)。

第二课时一、引入作品欣赏:出示图画《春天》、《爱劳动》。

学生讨论这二幅图。

师结合图画,强调创作一幅图画要明确主题,整体设计、合理布局,中心突出,色彩鲜明。

二、创作图画(1)请几个学生谈谈准备创作的图画的主题和构思。

(2)完成书上“练一练”(1)或(2)。

三、作品交流评选出佳作五幅,供同学们交流。

第三节声音的获取与处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使用“录音机”播放与录制声音。

(2)学会查找声音文件。

(3)初步了解“录音机”的“效果”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播放与录制声音文件“.wav”。

(2)难点:查找声音文件。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1)Windows XP录音机主要是播放和录制“.wav”声音文件,操作简单。

本课还要学会查找声音文件。

录音机的其它功能,主要介绍“效果(S)”命令,添加回音、减速等。

学生很容易掌握。

(2)“录音机”录放的声音文件是“.wav”类型的。

使用“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对话框中“文件类型”栏中的“声音(*.wav)”。

(3)用“录音机”录制同学们的讲话和唱歌,学生兴趣大,有条件的学校每个学生自己制作1~2个声音文件,再简单编辑,作品展示时一定很热闹。

[参考教案][课题] 第23课声音的播放与录制[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使用“录音机”播放与录制声音。

(2)学会查找声音文件。

(3)初步了解“录音机”的“效果”功能。

[教学重难点]重点:播放与录制声音文件“.WAV”。

难点:查找声音文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计算机的功能很多,不但可以打字,画画,还可以用来录音呢!许多同学想使用Windows XP中的“录音机”程序播放和录制声音。

二、新授(板书:声音的播放与录制)1.播放声音(师边讲解边演示)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附件”“娱乐”,单击“录音机”命令,打开“录音机”窗口。

(板书:打开录音机:“开始”—“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师边讲解边操作)在该窗口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打开(O)”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

我们打开的文件类型是声音文件,它的扩展名是“.wav”,在“搜寻(I)”框右侧的小箭头,再依次打开C盘、“Windows”和“Media”文件夹;单击“Media”文件夹中的声音文件“Logoff.wav”,再单击“打开(O)”按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