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穿聚合物网络概要

互穿聚合物网络概要


3.4.1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种类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可以克服用本体法合成的IPN、 SIN难于加工成型的缺点。 (4)互穿网络弹性体(IEN) 由两种线型弹性体胶乳混合在一起,再进行凝聚, 交联,如此制得的IPN称为互穿网络弹性体,简称为 IEN。 之所以称为互穿网络弹性体,是因为两组分都是弹 性体的缘故。例如利用交叉渗透交联工艺制备的 PU/PMMA互穿聚合物网络弹性体灌浆材料,具有优良 的水下固结及固结后弹性体要求的延伸率。
3.4.1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种类
图3-15 P(AA-co-MMA ) /PEG
④渐变IPN(Gradient IPN):上述分步PIN都是指单体 2对聚合物1的溶胀已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制得的IPN具 有宏观上均一的组成。如果在溶胀到达平衡之前就使 单体2迅速聚合,则从聚合物1的表面至内部,由于单 体2的浓度逐渐减小,因此产物的宏观组成具有一定的 变化梯度--称为渐变IPN。
表3-20 IPN的分类
分类依据 合成方法 网络形态 网络组分数 网络缠结 网络链组成 实际应用
3.4.1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种类
IPN按制备方法可分为分步IPN、同步IPN(SIN)、 胶乳IPN(LIPN)等。 (1)分步IPN 分步IPN是将已经交联的聚合物(第一网络)置入含 有催化剂、交联剂等的另一单体或预聚物中,使其 溶胀,然后使第二单体或预聚体就地聚合并交联形 成第二网络,得互穿聚合物网络。 分步IPN常简称IPN。常见的IPN有聚苯乙烯/聚丙烯 酸酯IPN,聚氨酯/环氧树脂IPN,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苯乙烯IPN等。

IPN在溶剂中能溶胀不能溶解, 且不能蠕变和流动。 大多数的IPN是两相系统,橡胶 相+塑料相,能产生或者是高抗 冲或者是增强效应,产生哪种效 应依赖于连续相。 图3-14 互穿网络聚合物

3.4 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





IPN的概念可追溯到1951年,而 IPN(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这一名 称是Millar在1960年首先提出的。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聚合物改性的一个新领 域,IPNs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在此研究领域代表性人物有美国的Frisch、 Sperling以及乌克兰的Lipatov等。 除美国、俄罗斯之外,日、法、德等国在此领域的 研究也非常活跃。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工作起步于 20世纪80年代。 近年来,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IPNs的发展都十分 迅速,并已进入工业规模的应用。
互穿聚合物网络
3.4 互穿聚合物网络
互穿聚合物网络(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IPN)是两种聚合物以网络的形式互相 贯穿的聚集态结构,在互穿聚合物网络当中至少有 一种聚合物是合成交联的,另一种聚合物与前一种 聚合物没有共价键结合而是贯穿与前一种聚合物的 网络之中。

3.4.1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种类



①逆IPN(Inverse-IPN),由于最先合成的IPN是以 弹性体为聚合物1,塑料为聚合物2,因此,以硬聚 合物(塑料)为第一网络、弹性聚合物为第二网络 的IPN,生成的互穿网络聚合物就称为逆-IPN。 ②完全IPN:两种聚合物均是交联聚合物并互相贯穿, 则称为完全IPN。 ③半-IPN(Semi-IPN): 在由两种聚合物形成的网络 中,如果有一种是线型分子,该网络称为半互穿聚 合物网络。例如P(AA-co-MMA ) /PEG半互穿聚合物 网络。
图3-17 邻接接枝型AB-交联聚合物
3.4.1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种类

(b)聚合物2的分子链跨越一个或多个聚合物1的分 子链,形成一系列四官能团的接枝交联键,这称为 接枝交联型,如图3-18所示。
3.4.1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种类
(5)其他 还有一些材料,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IPN,但从 结构和制备方法上看,也可归入IPN的范畴。这 主要包括AB-交联聚合物和热塑性IPN。 ① AB-交联聚合物(ABCP)是两种聚合物通过接 枝交联而构成的整体聚合物网络。 (a)聚合物2的两端分别接 枝于聚合物1的两个分子链 上,而形成交联网络,这称 为邻接接枝型,如图3-17所 示。
3.4.1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种类

关于IPN的分类,目前在国际上也不统一,从不同的 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根据IPN的制备 方法和结构形态等进行分类,见表3-20。
类别 分步IPN、同步IPN、胶乳IPN、热塑性IPN 全-IPN、拟-IPN、半-IPN 二组分IPN、三组分IPN 物理缠结IPN、化学交联IPN、接枝型IPN 聚酯型、环氧树脂型、聚氨酯型、聚醚型 阻尼材料、弹性体、涂料、黏合剂、复合材料、功能材料
3.4.1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种类
(2)同步IPN(SIN) 同步法是将两种或多种单体在同一反应器中按各自 聚合和交联历程进行反应,形成同步互穿网络。 当两种聚合物成分是同时生成而不存在先后秩序时, 生成的IPN称为同步IPN,简记为SIN。例如同步互穿 聚合物网络结构的新型化学灌浆材料(PU/EP-IPN)。 (3)胶乳IPN(LIPN) 该技术首先将合物A做为“种子”胶乳,再投入单体 B及引发剂、交联剂,不加乳化剂,先使单体B就地 聚合、交联,生成LIPN,LIPN在组织构构上多具有 核壳结构。
图3-16
EP/PUR的梯度IPN体系,强度与梯度层数的关系
3.4.1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种类


⑤Millar IPN:它是由化学上完全相同的交联聚合物 组成,因此也称为互穿均聚网络聚合物(Homo-IPN)。 在Millar型IPN的形成过程中,形成第二网的单体在 第一网的骨架间聚合,聚合时两层交联网络相互嵌 入 ,这样,除了各网络自身的链段间的相互缠结外, 还有两层网络之间的相互穿入和缠结,从而使IPN的 表观交联度增加,使这类IPN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及 较低的溶胀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