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站点: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心理学研究的四个研究目的分别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2、目前,最流行定性的研究方法包括个案分析法和文献综合法。
3、自变量可分为作业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
4、因变量选择不当会出现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5、被试间设计克服个体差异的方法是匹配和随机化分组。
6、自变量有两个以上的实验设计称为因子式实验设计(或多因素实验设计、复杂的实验设计)。
7、被试内设计分为完全被试内设计、不完全被试内设计。
1、因果关系满足的三个条件是共变关系、时间顺序关系和排除掉其他可能的原因。
2、研究结果主要是统计分析而来的研究方法是定量的研究方法。
3、不考虑其他自变量,只考虑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效应称为主效应_。
4、没有运用随机化程序进行被试选择和实验处理的实验方法称为准实验。
5、常用的心理测验形式有一般智力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标准成就测验、个性测验(或情感和态度的测量)和兴趣测验。
6、干预观察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7、研究者通过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与行为的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称为访谈法。
8、定性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_文献综合法、个案分析法。
9、被试内设计存在的主要缺陷,是存在实验处理的污染10、自变量有两个以上的实验设计称为多因素实验设计。
二、单项选择题(12分,每题1分)1、下述哪个实验最适合采用被试内设计( b )。
A.服用药物能否提高老鼠的学习成绩B.对不同类型的面孔(愉快、悲伤、愤怒)的辨别反应时C.性格会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D.学习动机高低不同会影响学业成绩2、研究者设计实验考察女性和男性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上的性别差异,此实验属于( b )。
A.被试内设计B.自然组设计C.不完全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3、当你的实验结果出现下述现象时,你的实验基本上算失败( b )。
A.针对某一变量,错误率的变化没什么规律 B. 没有发现自变量的效应C.错误率增加,反应时也增加了D.错误率增加,反应时缩短了4、下面哪种情况是随机化的一个实例( d)。
A.号码为奇数的被试参加自变量的一个水平,号码为偶数的参加另一个水平B.被试上午接受自变量的一个处理,下午接受另一个处理C.两组被试在各个特征上完全匹配D.被试能加入哪一组由抛硬币决定5、皮亚杰进行的数量守恒实验属于( d )方法。
A.实验法 B.无参与观察C. 自然观察D.结构化观察6、超女选秀中,采用手机投票的方式来调查某位选手的支持率,这犯了(c)的错误。
A.简单取样 B.系统取样 C. 便捷取样 D.要求者特征7、案例研究法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b)的问题。
A.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C.信度D.观察者一致性信度8、下列哪种方法要求主试,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c)。
A.实验法B.观察法C.访谈法D.问卷法9、准实验与真实验相比,在前者中:(b)。
A.实验者可以对所操纵的变量进行更大的控制B.实验者检查的是因自然因素而形成的组别C.研究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D.研究不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11、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希望考察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一个最关键的无关变量是( c)。
A.民族B.运动技能C.智商D.性格12、下列关于平均数回归的叙述哪一项是恰当的(c)。
A.当重测时,那些第一次获得极端分数的人会获得更为极端的分数。
B.当重测时,那些第一次分数在均值附近的人会获得极端的分数。
C.当重测时,那些第一次获得极端分数的人会获得一个靠近均数的分数。
D.当重测时,人们的分数会朝第一次分数相反的方向变化。
1、一般说来,智商可以属于(D )。
A.称名量表B.比率量表 C.顺序量表 D.等距量表2、测验总分呈现负偏态,说明测验整体难度(B)。
A.偏难B.偏易C.适中D.不确定3、下述哪一个不是操作定义的一个实例( d )?A.祖父制作月饼的菜谱B.当一个演员能无错误的重复其台词两遍时就算已经记住台词了C.反应时是指刺激呈现和被试作出反应之间的间隔D.合作是指对别人的活动给予支持,并直接参与活动,成为其中一员4、下列哪个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 b )。
A.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关系B.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C.单词颜色对单词命名反应时的影响 D. 幼儿期家庭暴力对攻击性的影响5、每天在10:am~12:am期间观察行为两小时,连续观察一周,这属于观察法对行为取样中的(d)。
A.事件取样B.情境取样C.便捷取样D.时间取样6、研究人员取若干名学生参加某次数学竞赛,计算竞赛成绩与性别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 c )。
A.皮尔逊积差相关 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点二列相关 D.菲相关7、神经心理学家研究脑损伤患者一般采用( a )方法。
A.案例分析法 B.访谈法 C. 实验法D.观察法8、问卷法中,因为( c )的影响,可能使被试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A.统计回归 B.问卷表述不当 C. 社会期望 D.实验者效应9、下述哪个实验最适合采用被试内设计( b )。
A.研究老鼠服用蔗糖或糖精对学习成绩的影响B.训练老鼠走一个迷津是否对走另一个迷津有帮助C.研究摄取酒精是否会对含酒精或不含酒精饮料的偏好产生影响D.研究是否特定区域的脑损伤会损伤老鼠对甜味的偏好10、准实验不同于真实验表现为准实验涉及( c )。
A.自然发生的自变量B.自然发生的因变量C.变量控制不严密D.实验研究与相关研究如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11、在不完全被试内设计中,自变量水平比较多时,为了平衡顺序效应,采用什么( a )方法。
A.拉丁方法 B.旋转法 C.ABBA法 D. Block随机化12、被试间设计的最大缺点是( c)。
A.一个处理的效应会影响后续处理的效应B.实验中所能容许的自变量数目较少,因而不经济C.被试差异会干扰处理效应D.被试只能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因而很不经济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8分)1、预测效度:预测效度是指测验结果能够预测人们将来行为的程度。
实际上是测验结果与一段时间以后的行为表现(预测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
2、社会期望:在问卷调查方法中,被试会意识到自己的反应可能会促进某些社会、政治行为。
因此,这种压力导致他们按照“应该的行为”去反应,而不是按照实际的行为去反应。
3、间歇时间序列设计:是一种准实验设计。
这种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在实施实验处理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对研究对象做出多次重复观察或测定,并通过对整个时间序列的测定结果的比较,确定实验处理的效果。
最基本的间歇时间序列设计包括一个实验组合实验处理前后的多次观察。
4、大样本研究范式: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被试,对他们进行较少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检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
其基本思想是:一项研究所采用的被试越多,统计检验就越有效。
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之一。
5、事件取样观察:观察可以按照对行为的不同取样方式,分成“事件取样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
事件取样观察只对某种与研究目的直接有关的预先确定了的行为进行观察与记录。
6、常模参照测验:是指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说明某一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将学生分类排队。
常模参照测验目的是为了测得学生在所处团体中的相对水平。
常模实际上即是该团体在测验中的平均成绩,学生成绩便是以常模为参照标准来确定的。
这一测验衡量的是学生的相对水平,故其评分属相对评价。
7、统计回归:也称为平均数回归,是指在进行重复测量时,初测时获高、低极端分数者的成绩会出现向平均数运动的趋势。
即高分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绩下降;即低分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绩上升。
2、交互效应: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的效应取决于第二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一个自变量的效应随着另一自变量的水平而变化)。
3、变量的操作定义:心理学研究中,对一个变量根据测定它的程序所下的具体的、明确的定义,称为操作定义。
4、不完全被试内设计:在心理学实验设计中,分配被试的方式是,把相同的被试分配到不同的条件或水平,称为被试内设计。
不完全被试内设计,是每个被试接受自变量每个水平一次的处理。
5、总体效度:是外部效度的一种,指研究结果能够适用于被试所来自的总体的程度和能力。
6、分层随机抽样:是先把总体分成若干层次或子总体,然后独立、随机地从每一层次选取样本。
所谓层次,是指不同类型的个体。
分层随机取样的优点:样本更具有代表性,参数估算更为准确,取样更为灵活。
7、在心理学实验设计中,因子式实验设计是比较复杂的实验类型。
这种实验包含多个因子和因子的多种水平,因而适合研究复杂情景下因子的交互作用。
所谓“因子”,是指构成实验设计的基础变量。
因子主要有两种类型:顺序型和称名型(非顺序型),称名型因子可以是能够操纵的变量(例如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不能操纵的类别变量(例如性别)。
2、Q技术:用等级顺序程序对Q分类材料进行分析,以收集若干被试活单个被试的有关心理、行为资料,探讨团体中成员的类别或个体心理、行为的变化的一种方法。
4、要求特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的。
很有可能,被试会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我们把这种称为要求特征1、双盲实验:这种实验方法用于防止研究结果被安慰剂效应( placebo effect)或者观察者偏爱(observerbias)影响。
在实验中主度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目的和实验者的意图。
4、间歇时间序列设计:在实施实验处理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对研究对象作出多次重复观察或测定,并通过对整个时间序列的测定结果的比较,确定实验处理的效果。
5、无干扰观察:研究者为了避免被试由于知晓正在被观察,产生非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而采取的一种无干扰观察技术。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3、简述被试间设计克服个体差异的方法?被试间设计克服个体差异的方法:让被试之间尽可能相似。
方法:随机分配被试:保证总体中的每个被试都有同样的可能性进入实验中的每一个处理组中。
(适用在样本较大时)匹配:对被试在关键特征上测试,得分相似的被试被分入不同的实验组中去4、简述问卷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步骤?P1801根据研究母的与假设,收集所需要的资料2确定问卷形式,可以从研究者的时间、研究范围、对象、分析方法和解释方法等方面考虑 3列出标题和各部分项目 4征求意见,修订项目5试测,以30-50人为试测样本,求出信度、效度 6进行项目分析,重新修订 7正式测试1、简述三种常见的取样方法。
答案:(1)简单随机取样方法。
是最简单的取样方法,在随机取样中,总体中的每一个体被抽选的机会是均等的。